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去治愈。小时候与原生家庭的隔阂,却在漫长的人生路程中也无法弥合。就像一条路上的不同分叉路,也许往后还会相交,却永远无法回到原点。生活有万千种样子,错过了最初的缘分,也不用执着于此,也许下个路口可以相会共享更美的风景。
看名字还以为是一本致敬父辈的书呢,毕竟在介绍中作者谈到“一代不如一代”,并且“一度悲观认为超越父辈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其实小说更多写的是父子两代人之间的疏离与隔阂,虽然在书中这种隔膜产生于特定历史背景和家庭条件下,但不可否认其在中国具有一定普适性。中国的亲子关系历来呈现两个极端:未成年时的过分管束与成年以后的距离阻碍,而很多时候,正是因为前者的存在才造成后者的生发(虽然在这部小说中并不是这样)。所以,我不认为这本书讲述的重点是通往父亲的道路是漫长还是无期,我觉得它更多体现的是两代人之间的离合疏近以及这种亲疏关系在代际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和体验。
此路大约是不通的,早年亲缘淡泊,成长后面对一个成就难以企及的父辈,晚年反观自己一生无大成,这种失落贯穿了一生。
1.改变命运的唯一方法还是学习; 2.学术再高明、智商再高、财富再多的父母也不是圣人、完人,要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理解他们;
22074 自幼与父母分离,不知父爱母爱,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一路走来,读着却不觉得苦闷。对父母没什么怨恨,也谈不上和解,片段式的书写,从头到尾充斥着陌生感,了解之路漫长而遥远,今生都已无法抵达。
书法家外公和考古学家父亲
小时候父亲和母亲就离婚各自成家,张左一直跟着外公外婆长大,他始终想要走近父亲,却发现他心目中的父亲都是从别人嘴里听来的,外公说的,外婆说的,后妈说的,父亲的学生说的,外界评价的,哪怕后来一直为父亲的著作当编辑,也无法再多靠近父亲一点点。那个年代的父亲大概就是这样,历经磨难,已然不知道如何回归生活和亲人。
尽管沟通很少,但是不能不承认,那是埋藏在内心最深处的深沉的父爱,就算通往父亲的路是如此的漫长。
一个原本可以写四十万字的故事,叶兆言只用四万多字就呈现了出来。还不错,适合一口气读完。……
通往父亲之路太漫长,况且是此路不通的。
他书中所说的,自己面对父亲的成就自惭形秽,不是自谦。比较一般吧。
阅读体验顺畅,特定时代背景下几代人的故事,也是很多父子之间关系的缩影。是较少的交流,深沉的爱和艰难的通往父亲之路。
笑出猪叫!这是在黑大先生吗?有点毕飞宇路子了。借阅于大众书局之江北虹悦城店。
感觉与父辈的疏离,隔阂和“一代不如一代”没什么联系。。。
太短了,有点意犹未尽~张左父亲的经历可以对标很多大佬,懦弱薄情和不堪也不过是皮袍下的虱子
本来以为是一部传记,但读下来是一本小说。叶先生举重若轻,字词优美,没有一个字一句话是多余。张左被母亲忽略不计,也不受父亲偏爱,常人都会心生怨怼,而张左的怨,作者写得很克制,反而让人读起来很惆怅。
2.5分。感觉就是一个家族生活的流水账,故事也没有多么吸引人,很普通,不过看到最后大家拍全家福还是暖暖的。
有种看故事会的感觉
一本不算厚的小书,行间距很大,看起来很快也轻松。白描的语言读起来很顺,年纪大了,接受不了矫情的文字了。主人公丝丝缕缕的人生轨迹,也是一部浓缩的近代史,让人看到一个个体在历史的大环境中命运不同的变迁。掩卷,字里行间一点点的苍凉浮出来。算是一本有回味的书。
走的越近,离得越远
> 通往父亲之路
0 有用 绿野仙踪 2022-03-30 20:33:03
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去治愈。小时候与原生家庭的隔阂,却在漫长的人生路程中也无法弥合。就像一条路上的不同分叉路,也许往后还会相交,却永远无法回到原点。生活有万千种样子,错过了最初的缘分,也不用执着于此,也许下个路口可以相会共享更美的风景。
0 有用 樱桃小丸子 2022-03-31 19:02:41
看名字还以为是一本致敬父辈的书呢,毕竟在介绍中作者谈到“一代不如一代”,并且“一度悲观认为超越父辈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其实小说更多写的是父子两代人之间的疏离与隔阂,虽然在书中这种隔膜产生于特定历史背景和家庭条件下,但不可否认其在中国具有一定普适性。中国的亲子关系历来呈现两个极端:未成年时的过分管束与成年以后的距离阻碍,而很多时候,正是因为前者的存在才造成后者的生发(虽然在这部小说中并不是这样)。所以,我不认为这本书讲述的重点是通往父亲的道路是漫长还是无期,我觉得它更多体现的是两代人之间的离合疏近以及这种亲疏关系在代际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和体验。
1 有用 臭脸怪 2022-03-31 01:08:02
此路大约是不通的,早年亲缘淡泊,成长后面对一个成就难以企及的父辈,晚年反观自己一生无大成,这种失落贯穿了一生。
1 有用 kutozov 2022-03-18 15:08:07
1.改变命运的唯一方法还是学习; 2.学术再高明、智商再高、财富再多的父母也不是圣人、完人,要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理解他们;
1 有用 叶子zz 2022-03-18 21:27:17
22074 自幼与父母分离,不知父爱母爱,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一路走来,读着却不觉得苦闷。对父母没什么怨恨,也谈不上和解,片段式的书写,从头到尾充斥着陌生感,了解之路漫长而遥远,今生都已无法抵达。
1 有用 烟斗客甲 2022-02-13 13:30:20
书法家外公和考古学家父亲
0 有用 总有刁民想害朕 2022-02-15 16:11:10
小时候父亲和母亲就离婚各自成家,张左一直跟着外公外婆长大,他始终想要走近父亲,却发现他心目中的父亲都是从别人嘴里听来的,外公说的,外婆说的,后妈说的,父亲的学生说的,外界评价的,哪怕后来一直为父亲的著作当编辑,也无法再多靠近父亲一点点。那个年代的父亲大概就是这样,历经磨难,已然不知道如何回归生活和亲人。
0 有用 Rainbow🌻 2022-02-20 00:20:26
尽管沟通很少,但是不能不承认,那是埋藏在内心最深处的深沉的父爱,就算通往父亲的路是如此的漫长。
2 有用 老马 2022-02-27 00:00:51
一个原本可以写四十万字的故事,叶兆言只用四万多字就呈现了出来。还不错,适合一口气读完。……
0 有用 NNNut 2022-03-06 11:54:18
通往父亲之路太漫长,况且是此路不通的。
1 有用 粥哈哈 2022-03-12 19:59:21
他书中所说的,自己面对父亲的成就自惭形秽,不是自谦。比较一般吧。
2 有用 wang_th 2022-01-23 01:16:49
阅读体验顺畅,特定时代背景下几代人的故事,也是很多父子之间关系的缩影。是较少的交流,深沉的爱和艰难的通往父亲之路。
0 有用 holly2007 2022-04-28 17:29:37
笑出猪叫!这是在黑大先生吗?有点毕飞宇路子了。借阅于大众书局之江北虹悦城店。
0 有用 Ehdn~ 2022-04-30 21:48:53
感觉与父辈的疏离,隔阂和“一代不如一代”没什么联系。。。
0 有用 蜗牛的记事本 2022-05-06 23:23:55
太短了,有点意犹未尽~张左父亲的经历可以对标很多大佬,懦弱薄情和不堪也不过是皮袍下的虱子
1 有用 水秧王朝珍 2022-04-08 21:04:37
本来以为是一部传记,但读下来是一本小说。叶先生举重若轻,字词优美,没有一个字一句话是多余。张左被母亲忽略不计,也不受父亲偏爱,常人都会心生怨怼,而张左的怨,作者写得很克制,反而让人读起来很惆怅。
1 有用 Rubin 2022-05-22 10:28:20
2.5分。感觉就是一个家族生活的流水账,故事也没有多么吸引人,很普通,不过看到最后大家拍全家福还是暖暖的。
0 有用 王胤 2022-05-12 07:30:11
有种看故事会的感觉
0 有用 木樨 2022-06-04 20:41:15
一本不算厚的小书,行间距很大,看起来很快也轻松。白描的语言读起来很顺,年纪大了,接受不了矫情的文字了。主人公丝丝缕缕的人生轨迹,也是一部浓缩的近代史,让人看到一个个体在历史的大环境中命运不同的变迁。掩卷,字里行间一点点的苍凉浮出来。算是一本有回味的书。
0 有用 润泽孤夜 2022-04-06 16:08:56
走的越近,离得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