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法国]弗洛朗·凯利耶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副标题: 贪吃的历史
译者: 黄荭
出版年: 2022-1
页数: 252
定价: 98.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44788472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副标题: 贪吃的历史
译者: 黄荭
出版年: 2022-1
页数: 252
定价: 98.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44788472
内容简介 · · · · · ·
贪吃,是一种罪吗?
一部饱览贪吃众生相的美食文化史
探讨千百年来人类与吃、吃与文化的无穷魅力
————
大饱眼福!200余幅珍奇油画、讽刺画、珍本插图呈现视觉盛宴
大快朵颐!山珍海味、刀叉盘碟,色香味俱全奏响感官的交响曲
大开眼界!历史趣闻、民间逸事,成为餐桌上最懂吃的文化老饕
————
从希腊神话中由佳肴美酒构筑而成的极乐世界,到中世纪魔鬼引诱人们纵情堕落的嗜酒暴食;从17、18世纪“精致菜肴”的出现,到如今人们对食疗养生和时尚瘦身的狂热追求……本书引领我们踏上一场穿越古今的美食之旅,去探寻极富暧昧色彩的七宗罪之一——贪吃的历史,津津有味,如痴如醉。
馋的创作者
· · · · · ·
-
黄荭 译者
作者简介 · · · · · ·
弗洛朗·凯利耶(Florent Quellier)
法国知名作家、历史学家,法国图尔弗朗索瓦-拉伯雷大学副教授,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近代饮食史讲席教授。《馋:贪吃的历史》于2010年荣获法国让·特雷莫利埃奖(Le Prix Jean Trémolières)。
————
黄荭
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翻译家,作家。著有《玛格丽特·杜拉斯:写作的暗房》《一种文学生活》《杜拉斯的小音乐》等,译有《小王子》《人类的大地》《苏菲的烦恼》《新童话》等。
目录 · · · · · ·
序
引 言
第一章 中世纪的饕餮或口腹之欲
第二章 极乐世界的美食
第三章 天主教徒的逸乐,新教徒的简朴
第四章 饕客和美食家当道的时代
第五章 高谈阔论美食的时代
第六章 贪馋,弱势性别的弱点
第七章 童年的味道,被幼稚化的贪馋
结 语
跋
参考书目
· · · · · · (收起)
引 言
第一章 中世纪的饕餮或口腹之欲
第二章 极乐世界的美食
第三章 天主教徒的逸乐,新教徒的简朴
第四章 饕客和美食家当道的时代
第五章 高谈阔论美食的时代
第六章 贪馋,弱势性别的弱点
第七章 童年的味道,被幼稚化的贪馋
结 语
跋
参考书目
· · · · · · (收起)
喜欢读"馋"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馋"的人也喜欢 · · · · · ·
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7 条 )

美食与名画(印象较深的两幅画)
第一幅是《愚人树》 看到这幅图的时候先是震撼了一下,原来我高中历史课上开小差一直盯着的这幅画叫做《愚人树》,那个时候认为“从天而降”的橘子是持柄者的把戏,为了戏弄船上这群人。今天才知道,原来这就是虚假的“极乐世界”,树上的水果会自动跑到嘴里,路上的肥猪身上插...
(展开)

看看外国人都在吃什么
非常喜欢,知识量满满。 非常喜欢!这本书讲了欧洲(主要是法国、意大利、英国)的饮食文化的历史演变,知识量满满。作者是法国人,你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对法国料理、法国饮食文化的自豪感。本书引用了很多文献、文学作品、画作来佐证,非常扎实,插图印刷的很好,唯一的问...
(展开)
> 更多书评 17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Armand Colin (2010)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馬可孛羅文化 (2015)7.3分 7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24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馋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RR 2022-03-12 14:14:54
在希腊神话中,极乐世界满溢佳肴美酒,这是物质匮乏的中世纪末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向往的美好生活;而后,“贪吃”成了“七宗罪”之一,甚至会导致一些更严重的罪行,比如“贪吃”和“淫欲”就此成了一对历史悠久的老CP;17、18世纪随着物质生活的丰盈和基督教会影响力的下降,“精致菜肴”出现,得体的“贪馋”文化裹上一层文化的外衣;到如今瘦和平坦的腹部成了美的金科玉律,无盐、无糖、无油的饮食模式、轻食、功能食品... 在希腊神话中,极乐世界满溢佳肴美酒,这是物质匮乏的中世纪末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向往的美好生活;而后,“贪吃”成了“七宗罪”之一,甚至会导致一些更严重的罪行,比如“贪吃”和“淫欲”就此成了一对历史悠久的老CP;17、18世纪随着物质生活的丰盈和基督教会影响力的下降,“精致菜肴”出现,得体的“贪馋”文化裹上一层文化的外衣;到如今瘦和平坦的腹部成了美的金科玉律,无盐、无糖、无油的饮食模式、轻食、功能食品大行其道。我又要极端发言了,人类的一切都是自己亲手建构的、或者是由死去的和活着的人类亲手建构的。| 另外在这样一部美食史中依然可以看到厌女段落是真的万万没想到的,厌女真的由来已久、无处不在、防不胜防。 (展开)
1 有用 楚玄卿 2022-03-31 22:12:42
“贪吃”的演变历史,佐以大量的历史知识、文学作品和绘画作品,两小时就能轻松翻完的小书。想起了艾科《布拉格公墓》中对男主祖父的描写中有一半是关于其对于美食热爱程度的,当时觉得不理解,现在想来是一种讽刺吧。果然艾科的书还是需要点知识基础的~
0 有用 valian 2022-03-13 23:05:34
读过《馋:贪吃的历史》:作为近代饮食史讲席教授,弗洛朗·凯利耶利用历史趣闻和民间逸事,搭配各种关于饮食的200多幅油画、插图作品,从神话、政治、宗教、历史等多方面,讲述了西方中世纪以来的饮食文化,将贪吃与文化的变迁历史娓娓道来。西方人们是如何看待吃,还有如何看待食物,以至于如何通过饮食看待人的种种变化。带领你偷窥历史上奇形怪状、奇风异俗的贪吃场景,探讨了千百年来人类与吃、吃与文化的无穷魅力,写得可... 读过《馋:贪吃的历史》:作为近代饮食史讲席教授,弗洛朗·凯利耶利用历史趣闻和民间逸事,搭配各种关于饮食的200多幅油画、插图作品,从神话、政治、宗教、历史等多方面,讲述了西方中世纪以来的饮食文化,将贪吃与文化的变迁历史娓娓道来。西方人们是如何看待吃,还有如何看待食物,以至于如何通过饮食看待人的种种变化。带领你偷窥历史上奇形怪状、奇风异俗的贪吃场景,探讨了千百年来人类与吃、吃与文化的无穷魅力,写得可谓极其细致,通俗易懂,读来非常有趣。 (展开)
0 有用 火柴骨头 2022-10-05 20:05:57 上海
很有趣的一本书。教会们也是双标的不要不要的,大抵还是“吃饱了撑的”。想想小时候看到的外国寓言故事,的确描写食物的挺多的,想起了一个叫“钉子汤”的故事,很简单的情节,描写食材烹饪的部分很详细。对女性的刻版印象不止由来已久,还体现在了饮食。
4 有用 malingcat 2022-02-14 18:49:21
轻读。在暴食—美食的转换间,为甜食留下空间。春膳只讲了牡蛎和莴苣。牟利罗的那幅画从小相对,记得旧时叫《吃甜瓜的人》,这里是《吃糕点的人》,待考。另一幅叫《巧克力女孩》,不一定是卖巧克力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