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NEW BOOKS IN CHINESE STUDIES (helenharris)
- 书单|人文万象 (豆瓣读书)
- late imperial china (metamorphosis)
- 书之书 (🌺五月雨永远)
- 购之 (西河君)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82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中华帝国方志的书写、出版与阅读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學古餔啜 2022-09-18 16:01:22 江苏
非常详实细致,很佩服。其中不少问题或许还可说开来去。
0 有用 初明野 2022-03-04 02:41:37
框架清晰,意图明确,案例有趣。但为了对方志做这样框架清晰的整体阐述,其中有些部分显得平淡(或者是我没读出什么意义来吧)。对初学者很友好的一点是,作者对自己参考的其余研究也做了简单的综述,顺藤摸瓜可以找到很多相关的东西。
7 有用 半山 2022-03-26 17:29:38
外国人写中国史,会不会有元人修三史的感觉。。
1 有用 HeliumTrois 2022-01-13 19:10:34
方志的专门研究,了解了很多干货,阅读也很有意思
11 有用 煙雲過眼 2021-12-28 16:45:47
非商业书籍的生命史证明了达恩顿理论十分具有弹性。作者的搜集史料之功完全证明了用地方志进行书籍史研究、历史书写的可操作性。不过每类历史文本都有其特殊性,有些方面史料充足值得讨论,反之有些并不好进行研究。就地方志而言,讨论它的编修刊刻场所甚至是修志向动因对了解这类文本的人来说,本书就过于浅显,甚至是种常识,很多论述有“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的废话文学即视感。又,如果不把心学对地方志编纂的影响纳入进来... 非商业书籍的生命史证明了达恩顿理论十分具有弹性。作者的搜集史料之功完全证明了用地方志进行书籍史研究、历史书写的可操作性。不过每类历史文本都有其特殊性,有些方面史料充足值得讨论,反之有些并不好进行研究。就地方志而言,讨论它的编修刊刻场所甚至是修志向动因对了解这类文本的人来说,本书就过于浅显,甚至是种常识,很多论述有“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的废话文学即视感。又,如果不把心学对地方志编纂的影响纳入进来是很大的缺憾。在阅读和使用部分中,方志编纂与地域社会中权力斗争的个案非常精彩,但森正夫在上世纪末已有相关研究。另外,方志作为一种旅行指南的讨论也很有趣,这其实可以和日用类书的研究作对话。更进一步的提问是,既然日用类书已经包罗万象,那么使用地方志作旅行指南的意义何在? (展开)
0 有用 筹边楼上 2024-09-03 17:18:41 北京
蛮好的,社会史的进路来讨论方志。学到很多。
0 有用 空桃源 2024-08-19 22:39:16 北京
可以一看,但没什么问题意识。时间放得太长,举例十分分散,寻找共性也很艰难,如果能聚焦在1350—1650会更好(本书几乎没有涉及清代)。每个个案的分析都写得好无聊,昏昏欲睡。
0 有用 殷顽民 2024-08-06 12:22:09 湖北
借鉴夏蒂埃、达恩顿的书籍史研究,为中国古代书籍史写作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模板
0 有用 思空 2024-07-03 20:22:24 湖北
于曹野老师处借阅,念。 一本结构清晰,史实详实的方志研究。我读的很匆忙,一些琐碎的方志举隅没有认真看。 结构:方志动因——官方修志/地方修志;方志生产——人员/报酬/场域/资料/筹款/出版;方志变现——阅读(目标受众/传播/二手交易)/使用(旅居/诉讼/收藏)…(详看书评记录) 思考:1.方志是中央政府与地方精英的博弈(包弼德:地方史的兴起反映了文化精英思考自身与国家的方式在基础上的变化、标志着宋... 于曹野老师处借阅,念。 一本结构清晰,史实详实的方志研究。我读的很匆忙,一些琐碎的方志举隅没有认真看。 结构:方志动因——官方修志/地方修志;方志生产——人员/报酬/场域/资料/筹款/出版;方志变现——阅读(目标受众/传播/二手交易)/使用(旅居/诉讼/收藏)…(详看书评记录) 思考:1.方志是中央政府与地方精英的博弈(包弼德:地方史的兴起反映了文化精英思考自身与国家的方式在基础上的变化、标志着宋代士大夫开始在弱帝国化、弱法制化、弱集权化层面重新构建“国家”的概念;提升地方话语权/影响力);2.地方致力于将知识系统化—历史客体化(书面史)—物化历史、合法性(构建想象中帝国的基石);3.在家谱研究/世系重构,(作为“共同体建设的族谱”)地方主义、构建地方身份—本质是社会地位、财产和财富的斗争… (展开)
0 有用 ミナミ 2024-06-17 23:29:43 吉林
中规中矩的书籍史,以“方志”为中心探讨了明清时期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及“方志”作为地方知识的载体,如何通过帝国官僚和地方文化精英的书写,共同参与了大一统国家的知识生成进程,成为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