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线无战事 短评

热门
  • 2 千鹤 2022-03-21 20:04:12

    是小说,非纪实作品,写男主和小伙伴们在军营生活很形象生动,但是一写到战场就开始抒情…包括战场上发生的一些事情,有些过于艺术加工了

  • 4 南小林 2022-03-07 01:40:04

    “一九一八年十月,他阵亡了。那天,整个前线出奇平静,所以当天的军队报告上仅仅用一句话做了概述:西线无战事。”

  • 1 KurokiSachi 2022-11-28 16:17:29 河南

    “他们仍然在写文章、在发表演讲,而我们却看到了伤员和垂死的人。尽管他们依旧在说国家是最重要的,而我们却已经知道,我们对死亡的恐惧与日俱增。我们畏惧死亡,但我们没有成为逃兵、没有叛变,也没有成为胆小鬼——这些词汇他们可以随便使用——我们也和他们一样热爱着我们的祖国,我们英勇地参加一次次的战役,但是我们学会了辨别是非、学会了观察和分析问题。我们认清了他们所指向的世界是虚无的。于是我们对孤独的恐惧日益剧增,但我们必须孤独下去。”

  • 0 宣宁铁骑 2022-11-29 16:38:37 安徽

    没有上过战场,经历过战争时代的年轻人写不出这样的故事。人生的真实——对于走上战场的18岁青年来说,他们与世界还没有建立稳定的联系,死在战场上就会像落叶一样腐烂,侥幸活下来,对那时的他们来说未来也是灰暗绝望的。战场的真实——混混沌沌的走上战场,因为一双靴子,一顿饱餐而快乐,在战壕和医院里看惯生生死死,只有放空大脑麻痹思想才能不发疯的活下去。

  • 0 碎碎念 2022-09-30 16:04:54 湖南

    “不是控诉 也不是告白,更不是一场冒险。对于那些直面死亡的人来说 死亡并不是一场冒险。只是试图简单记叙一代人 尽管他们躲过了炮弹 但还是被战争给毁了”

  • 0 Just Dream 2022-11-04 22:08:07 黑龙江

    战争中有胜利的一方吗。

  • 0 天才大猛 2022-10-15 22:06:58 北京

    相比前面读的《五号屠场》,这本要容易读得多。属于看简介对于会看到的内容有很精准的预期,并且阅读过程也会很符合预期的一本书。触动也都在期待范围内吧。

  • 0 北河二与三 2022-12-13 15:13:25 北京

    我不相信249没有读过《西线无战事》。|评分只针对此译本,看完令人失眠。先把中文语句写通顺,找个高中生帮你们检查一下语病吧,译者、三位责编,shame on you!

  • 1 静影沉璧_J 2022-05-06 23:44:54

    “国家和故乡是两码事” “一九一八年十月,他阵亡了。那天,整个前线出奇平静,所以当天的军队报告上仅仅用一句话做了概述:西线无战事。” - 一位从英雄主义中醒来的年轻男孩

  • 0 pennywise 2024-01-06 00:21:46 上海

    往小了说希望我这辈子别经历战争。战场上的人疲惫不堪,生命的蓬勃只涌现在死亡威胁的时刻,麻木剥夺了一切,只剩下生存本能——这里人一旦开始思考,就几乎离死不远……与母亲分别,还有后面几页看得我好绝望!

  • 0 贝加尔 2024-02-04 13:31:10 陕西

    这本书原版出版于1929年,即在一战结束11年后。看过这本书的人应该都会成为反战主义者。然而,10年后,二战爆发。可见战争自有其逻辑,无论参与战争的个体有多少是反战主义者。

  • 0 萨拉莉芒 2023-06-11 01:04:06 江苏

    希望所有鼓吹xx战争的人能看看这本书。战争太残酷了,太可怕了。这个译本也翻译得非常好,一口气读完。

  • 0 叶隐 2023-09-03 20:37:55 广西

    阅读过程中好几次停下来平息心中汹涌的难受

  • 1 阿山 2024-08-11 14:23:13 广东

    他们才20岁,他们该去过他们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这样死去留下一堆我记不住的名字。 这个版本的翻译很顺畅自然。

  • 0 L.de 2022-12-21 01:05:43 浙江

    战场上,生与死成了“偶然性”事件。从生死边缘逃离,休假回家的保罗看到妈妈不知该说些什么,“因为一切愿望在这一瞬间都实现了”。战争冷漠残酷,士兵们理性讨论,结论是我们根本不需要它。为什么不让决定打仗的人自己去打仗?他们被迫逐渐被训练为首先是士兵,然后才是人,“所具有的内在力量不是做用于发展,而是做用于退化”,到原始状态以此抵挡庞大的恐惧。小说里除了可想象的枪林弹雨、血肉模糊的描写,反差感意外强烈的是对友情、爱情、亲情、战友情的描写,充满了和平年代人性的温暖关怀,这属于人性中无法压抑的部分。

  • 0 龙川白 2023-01-03 23:22:39 甘肃

    战争摧毁了太多。即使偶尔身处在和平年代,心里依然会留存着深深浅浅的弹坑。我们已经用很多方式呈现出战争的残酷性,反思它的存在和伤害,可为什么这个世界上依然存在着如此多的暴力。暴力何时可以消除,暴力的源头又在哪里,是谁在推动着这些暴力事件一次次重演。我想不清楚背后人生而为人的动机,良知和道德在这些人身上是失效的,它是一个好复杂的问题。被迫裹挟进一个宏大叙事里,个体有时候真的太脆弱和微小了。

  • 0 柏拉图斯特拉 2023-03-12 22:44:00 江苏

    没有战争经历的人写不出这么真实的想法,战争没有赢家,鲜活的人最终难免沦为行尸走肉

  • 1 胡很慢 2023-05-27 16:07:02

    最好的战争小说必然是反战的。有几处翻译不顺和错别字的地方。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