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程一直扎心,对于倦怠、懒惰和白日梦者的描述,以及透析背后的心理洞察和社会成因,准确得都有点让我头皮发麻。如果已经洞察到如此地步,那么解法是什么?阅读过程并不轻松,甚至越来越沉重,但抱着这样的想法读毕整本,才发现原来解法早就藏在书名里。这本书的英文书名是Not Working:Why We Have to Stop.出版方和翻译的标题和滑稽的封面,辜负了作者的思考,不过某种程度上也让我收获了一个“理应如此”的反转吧。
本书原名为《Not Working,why we have to stop不工作——我们为什么要停下来》
不工作?我们为什么要停下来?😂😂😂
停下来——培养内心的自由。对很多人来说真的就是何不食肉糜。
各种无聊的翻译腔。我说的是AI写的没准都侮辱了AI,像是一群文字的停尸场。这个名字起的可真好!感谢电子书的免费阅读。为我省了多少没必要的钱啊
居然还有好多人给了4星,真是没法理解,每段文章的后面都附了很多很多的参考来源。
豆瓣儿的评论让我更有自信给他打两星。
他绝对做不到心理按摩,他最多能给你催眠。
20 有用 文心二路 2022-03-31 12:08:57
原版书的名字直译过来是“不工作——我们为什么要停下来”。这个名字显然更精准地概括了书的内容,但不够政治正确,所以编辑改了个奇奇怪怪的名字,还把封面做成了卡通风格。实际上,整本书都是严肃的掉书袋,以四个艺术家为主例,以无数文学人物或哲学思想为论据,描述了四种不工作群体的人生选择,为“停下来”正名。
56 有用 把噗 2022-02-05 18:18:02
书的名字真是配不上书的质量。
12 有用 ytixelpmoc 2022-04-04 12:29:06
题目太吸引人,内容却空洞得看完仿佛什么都没看,作为论文是挺合适
6 有用 塔拉胡 2022-03-20 11:09:07
前半程一直扎心,对于倦怠、懒惰和白日梦者的描述,以及透析背后的心理洞察和社会成因,准确得都有点让我头皮发麻。如果已经洞察到如此地步,那么解法是什么?阅读过程并不轻松,甚至越来越沉重,但抱着这样的想法读毕整本,才发现原来解法早就藏在书名里。这本书的英文书名是Not Working:Why We Have to Stop.出版方和翻译的标题和滑稽的封面,辜负了作者的思考,不过某种程度上也让我收获了一个“理应如此”的反转吧。
4 有用 赫拉扎德 2023-07-19 23:10:51 上海
想浅浅责怪一下为什么出版社给这么优雅的随笔散文挑了一个这么可爱到有点违和的封面。不知道其他人会不会喜欢,但是乔西 科恩引经据典的英式散文风格非常对我的胃口。作者本身是精神分析流派的心理师,超群的自由联想能力,让我很想评价这本书为一本“美味的书”,因为它就像是菜肴变化多样,烹饪怪诞知识的一席长桌盛宴。如果在开始看这本书之前犯了“以封面取书”的老毛病,我可能就不会享受到这本深刻的随笔了。
3 有用 cathy_zkx 2022-03-25 00:08:40
举了很多例子 又好像啥也没说...看了个寂寞
3 有用 gogo 2022-04-01 18:53:13
书名跟内容不符 记录的很意思了,安迪沃霍尔 草间弥生都是精神多少有点问题的艺术家/没有计划的活着,这件事本身也会成为一个计划 鸭长明/不工作的价值几乎总是取决于它在多大程度上为工作效劳。
12 有用 心平气和不吵架 2022-03-22 21:40:09
我大概同时做到了“懒”“倦怠”“白日梦”“游手好闲”
5 有用 路伽维加 2022-03-29 18:52:51
日本有蛰居族,西方有尼特族,现在中国人民也开始躺平了。
10 有用 桃花桃香 2022-03-30 11:52:49
引言都没看完就弃了,太多废话,又不是来看读书笔记的
18 有用 tarsan 2022-01-21 12:26:16
酷 这本书并不是心灵按摩 而是反马杀鸡。提示我们生活在一个为了物尽其用而强制进步充满“有用”暴政的世界中。
2 有用 Ku 2022-07-16 06:58:32
本书原名为《Not Working,why we have to stop不工作——我们为什么要停下来》 不工作?我们为什么要停下来?😂😂😂 停下来——培养内心的自由。对很多人来说真的就是何不食肉糜。 各种无聊的翻译腔。我说的是AI写的没准都侮辱了AI,像是一群文字的停尸场。这个名字起的可真好!感谢电子书的免费阅读。为我省了多少没必要的钱啊 居然还有好多人给了4星,真是没法理解,每段文章的后面都附了很多很多的参考来源。 豆瓣儿的评论让我更有自信给他打两星。 他绝对做不到心理按摩,他最多能给你催眠。
3 有用 大大大白菜 2023-03-02 22:04:45 浙江
特别清晰和心安理得的告诉你摆烂无罪请摆烂。
2 有用 呜噜呜噜回 2022-03-14 07:17:26
当然能够理解打工人在奋进的工作态度与厌工的人类本性之间的拉扯挣扎,但作者未免在此花费了太多笔墨,套用的理论却不够新鲜。 本来就弗洛伊德抱有怨念,借着这本书倒是看到了精神分析的缺陷:一方面是叙述者的不可靠,另一方面是倾听者的非全知全能,何况由果溯因肯定是离谱的。
3 有用 索多玛党组书记 2022-02-25 17:30:40
您说的对,虽然有些地方翻译得别扭,但我也大致明白什么意思,我看完了,整体感觉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弗洛伊德真伟大,当代生活好可怕
1 有用 nfhxsgjkv 2022-05-13 22:47:23
2230 本作时刻处于哲学和大白话之间,说了很多似乎很有道理的概念,然后开始写四种类型,自己的经历、一些作者和学者理论的引用、病人的情况,然后是某一艺术家的生平来支撑前面一大堆的话。实际上作者并没有开创性地提出些什么,更像是对多年经验和文学、艺术作品的笔记,更适合当作文素材。不过强调“有用”才是好书,本身也是反本作核心的了。“什么都想做,什么都不想做”的原因即是想象力,当你做出选择,幻想就成了干枯的现实,玫瑰色的卡通世界就会坍缩、离你而去。以精神分析的说法,这种无所不能的幻想似乎和儿童早期经验有关。比较新奇的说法是不假思考地遵循社会价值去工作去消费去一刻不停,本身就是一种倦怠和懒惰,它使人不必思考自己的生命和生活,牢牢扎根泥沼。嘲讽的是,本书的推荐语“打工人的精神按摩”是作者所不支持的。
8 有用 ♬ CaR 2022-03-27 18:08:59
这个主题我太喜欢了,直击我心。社会问题+心理案例+文学评论+人物小传的形式,简直太精彩了,我要是像作者这么博学大概也更能接受自己的懒惰。但是...编辑老师...封面设计得太有误导性了,不知道还以为是治愈系动物漫画。
3 有用 小仙少年多么萌 2022-03-20 22:34:06
确实是给打工人的一场心理按摩 真的就是啥也不干是一种啥状态 很多地方金句频出 也有很多地方 讲那几个艺术家的时候 有点看不懂 呆着吧 谁说躺平不能躺成艺术家呢
4 有用 Luculent 2022-03-18 14:20:22
完美描述出我最近的疲倦状态,我还以为自己通过运动能完成自我救赎呢笑;同时细致描述一名心理医师怎么看待四个创作者,挺有意思的
5 有用 巴甫洛夫想喂狗 2022-03-08 11:06:47
一星加给文笔。书讲的是倦怠,会带给人很多思考,思考得太多以至于不想学习了(什么),因此推荐假期阅读。除此之外很喜欢各种疯批艺术家,精准命中本人x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