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果然年代这么久远的书不适合我,故事跟文笔都比较平淡,读到后面的时候想起来之前看的那本《衣更月一族》,但还不如那本
好久没看这么复古口味的推理小说了,有点看松本清张那个时代作品的感觉。看完后查了一下背景,1961年获奖,果然属于差不多的时代。那时的警察破案,没有现在的高科技手段,还是依赖走访、调查等比较原始的刑侦手段,这本书里又弱化了警察形象,而是用上帝视角,把四个看似毫无联系的案件展现在读者眼前。这四件凶案,谋杀方式如出一辙,还都有作为明显证据的红线残留,但案件之间联系却一直困扰着书中的警察和读者。我是在看到第三个案件最后发现端倪,第四个案子的时候恍然大悟的。像书中侦探一样去剥茧抽丝,本格推理的乐趣也在于此。细细的红线,不仅是证据,也像命运的丝线,把本来毫无交集的人们联系在了一起。
“每个被害人各自身上的因缘——那被隐瞒的企图、秘密的感情纠葛、围绕其中的人们的爱憎——这些事情都一点点被查明,但是连接起三起案子的那根线头尚未找到。负责该案的刑警们都觉得,那个线头大概就混在他们已经看到或者听到的事情之中,只是自己没注意到而感到格外焦虑。”当发现这跟红线是公交车车祸而不是开篇被误导的贪腐案件时,谜底就简单起来。
三星半
之前已经看过同类型,再加上本文基本可以说没有推理或诡计的成分,看到一半基本能猜到怎么回事。多件小事叠加到一起促成了事件发生,反向利用的话就是《电脑山庄谋杀案》。与此类似的还有万历十五年,其实英文原名更好,《1587,没啥大事儿毫不起眼的一年》。对小事件的后悔才是最无力也最难受的,不像战争或天灾,会觉得这些小事是可以改变的,但这种后悔也是承认自由意志否认命运所要付出的必然代价。
1961年的作品,看似散乱毫无关系,事实上人生彼此交错,以现在的目光来看,这种写法一点都不新奇,但是在当初的背景下,不失为优秀的作品。
悬念还挺有
故事本身很有趣,几个毫不相关的受害人,但写得平淡
故事推进很快,读起来很顺。
白瞎了这么好听的名字 好无聊
文字中昭和世相娓娓道来 戛然而止的日常生活背后是对命运苦难深重的复仇
已经很不错了!一定要看好孩子!
三星半,相当古早的推理伏线设置。一开头光从人物叙述就感觉这本书至少是和清张是一个时代的,四起孤立的凶杀案被一条细红线所连接,这种情节或许从现在的眼光来看不算新颖,不过小说结尾颇有早期社会派推理特有的朴拙和人文关怀。
平铺直叙,异常枯燥
年代感很重,现今来看已经没太多感觉了
寡淡如水 淡如水 如水 水 水 水 水 水 是的,这本书水的确蛮多的 开心就好
上世纪60年代的作品。“无巧不成书”。
几个小故事串联到一处 还可以 只是不很推理 而且那个动力吧 ,,难道不是身为亲属的人责任更大么
这个写法没有想到是有关联的…一看是几十年前的书了,但我喜欢这种小篇幅的
6/10 一起交通事故引发的四起谋杀案,以人与人之间相关性、偶然性作为情节动力的故事。 作为一本1961年的小说,这个构架还是可以的。如果能把一个凶手的逐个复仇,改成几个互不知情的凶手出于不同动机各自行动的乱局,就更好了,会很适合拍成电影。 作者飞鸟高,是满洲国大陆科学院出身,战后回到日本,在他的隔壁邻居江户川乱步的鼓励劝说下,创作了包括本书在内的一些犯罪小说。
> 细红线
5 有用 L卡 2022-03-23 22:21:13
果然年代这么久远的书不适合我,故事跟文笔都比较平淡,读到后面的时候想起来之前看的那本《衣更月一族》,但还不如那本
2 有用 麦麦 2022-03-27 23:34:27
好久没看这么复古口味的推理小说了,有点看松本清张那个时代作品的感觉。看完后查了一下背景,1961年获奖,果然属于差不多的时代。那时的警察破案,没有现在的高科技手段,还是依赖走访、调查等比较原始的刑侦手段,这本书里又弱化了警察形象,而是用上帝视角,把四个看似毫无联系的案件展现在读者眼前。这四件凶案,谋杀方式如出一辙,还都有作为明显证据的红线残留,但案件之间联系却一直困扰着书中的警察和读者。我是在看到第三个案件最后发现端倪,第四个案子的时候恍然大悟的。像书中侦探一样去剥茧抽丝,本格推理的乐趣也在于此。细细的红线,不仅是证据,也像命运的丝线,把本来毫无交集的人们联系在了一起。
1 有用 爬坑的饭饭 2022-04-02 23:21:41
“每个被害人各自身上的因缘——那被隐瞒的企图、秘密的感情纠葛、围绕其中的人们的爱憎——这些事情都一点点被查明,但是连接起三起案子的那根线头尚未找到。负责该案的刑警们都觉得,那个线头大概就混在他们已经看到或者听到的事情之中,只是自己没注意到而感到格外焦虑。”当发现这跟红线是公交车车祸而不是开篇被误导的贪腐案件时,谜底就简单起来。
1 有用 soYwhat 2022-04-04 13:25:57
三星半
6 有用 佩二三 2022-04-04 17:02:39
之前已经看过同类型,再加上本文基本可以说没有推理或诡计的成分,看到一半基本能猜到怎么回事。多件小事叠加到一起促成了事件发生,反向利用的话就是《电脑山庄谋杀案》。与此类似的还有万历十五年,其实英文原名更好,《1587,没啥大事儿毫不起眼的一年》。对小事件的后悔才是最无力也最难受的,不像战争或天灾,会觉得这些小事是可以改变的,但这种后悔也是承认自由意志否认命运所要付出的必然代价。
4 有用 新雨浮落 2022-03-23 18:10:04
1961年的作品,看似散乱毫无关系,事实上人生彼此交错,以现在的目光来看,这种写法一点都不新奇,但是在当初的背景下,不失为优秀的作品。
0 有用 achen 2022-04-01 11:51:18
悬念还挺有
1 有用 chenrl 2022-04-02 13:02:02
故事本身很有趣,几个毫不相关的受害人,但写得平淡
0 有用 胖植物 2022-03-30 18:02:17
故事推进很快,读起来很顺。
0 有用 海边咖啡馆长 2022-03-29 20:46:57
白瞎了这么好听的名字 好无聊
0 有用 薄暮秋风起 2022-03-29 18:13:32
文字中昭和世相娓娓道来 戛然而止的日常生活背后是对命运苦难深重的复仇
0 有用 猩侦探 2022-03-31 19:31:10
已经很不错了!一定要看好孩子!
0 有用 则天去私 2022-03-31 10:55:17
三星半,相当古早的推理伏线设置。一开头光从人物叙述就感觉这本书至少是和清张是一个时代的,四起孤立的凶杀案被一条细红线所连接,这种情节或许从现在的眼光来看不算新颖,不过小说结尾颇有早期社会派推理特有的朴拙和人文关怀。
1 有用 好事哆摩 2022-03-23 17:14:27
平铺直叙,异常枯燥
2 有用 奇想·民工道长 2022-03-26 12:05:36
年代感很重,现今来看已经没太多感觉了
0 有用 Seraphim 2022-03-24 07:19:10
寡淡如水 淡如水 如水 水 水 水 水 水 是的,这本书水的确蛮多的 开心就好
0 有用 晔子 2022-04-05 09:22:50
上世纪60年代的作品。“无巧不成书”。
0 有用 云洛花开 2022-04-05 14:44:53
几个小故事串联到一处 还可以 只是不很推理 而且那个动力吧 ,,难道不是身为亲属的人责任更大么
0 有用 Potato chips 2022-03-26 07:46:42
这个写法没有想到是有关联的…一看是几十年前的书了,但我喜欢这种小篇幅的
0 有用 恍惚的人 2022-04-05 16:12:08
6/10 一起交通事故引发的四起谋杀案,以人与人之间相关性、偶然性作为情节动力的故事。 作为一本1961年的小说,这个构架还是可以的。如果能把一个凶手的逐个复仇,改成几个互不知情的凶手出于不同动机各自行动的乱局,就更好了,会很适合拍成电影。 作者飞鸟高,是满洲国大陆科学院出身,战后回到日本,在他的隔壁邻居江户川乱步的鼓励劝说下,创作了包括本书在内的一些犯罪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