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学院荣誉院士,关于“生育”的探讨。
66位女性的声音实录,触及当代女性关注的核心议题。
一堂写给女人、也写给男人的普及课:关于生育,你应该思考更多。
——-——
◎ 编辑推荐
※ 英国社会学家,安·奥克利 关于“人类生育”的探讨。_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学院荣誉院士,悉数生育中历经的困难与欣喜,探寻生育背后的文化根基。
※ 一堂关于“生育”的普及课,写给女人,也写给男人。_问题诱导,直击生育痛点:从生育动机,到怀孕感受,再到分娩一刻的痛苦与狂喜;从个人生育到家庭政治,再到社会体系…
※ 面向普通读者:1 位社会学家 X 66位女性,畅聊分娩经历。_用女性自己的声音,真实记录生育历程。本书语言口语化,在轻松的对谈中向大众展现生育的全过程,以及意义、历史……
※ 聚焦当代女性关注的核心议题,令你洞察生育冲动之后,为人忽视的真相。
————
◎ ...
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学院荣誉院士,关于“生育”的探讨。
66位女性的声音实录,触及当代女性关注的核心议题。
一堂写给女人、也写给男人的普及课:关于生育,你应该思考更多。
——-——
◎ 编辑推荐
※ 英国社会学家,安·奥克利 关于“人类生育”的探讨。_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学院荣誉院士,悉数生育中历经的困难与欣喜,探寻生育背后的文化根基。
※ 一堂关于“生育”的普及课,写给女人,也写给男人。_问题诱导,直击生育痛点:从生育动机,到怀孕感受,再到分娩一刻的痛苦与狂喜;从个人生育到家庭政治,再到社会体系…
※ 面向普通读者:1 位社会学家 X 66位女性,畅聊分娩经历。_用女性自己的声音,真实记录生育历程。本书语言口语化,在轻松的对谈中向大众展现生育的全过程,以及意义、历史……
※ 聚焦当代女性关注的核心议题,令你洞察生育冲动之后,为人忽视的真相。
————
◎ 内容简介
“将决定是否生育的权力交还女性,将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生育的权力交到女性手中。”
生育,不仅是自然事件,更被我们的文化所定义
*
初为人母,对女性意味着什么?在我们的社会文化中,作为女性和母亲意味着什么?
英国社会学家安·奥克利以犀利的眼光与一个个追问,探讨生育议题。她将被男权政治与专业人士所定义的“生育”的阐释权,交还女性。1970年代,她采访了66位女性,以她们的口述为主,记录初为人母的真实感受。奥克利根据这些女性的真实故事,探讨:怀孕的心路历程、真实的分娩经历、产后抑郁、养育日常、家庭中的劳动分工、经验教训等。
在她与这些女性的对话中,开启了一堂关于生育的普及课,追溯了生育的历史,近距离观察生育现场,畅谈亲子关系、工作、性、家庭政治等话题。
初为人母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安·奥克利 (Ann Oakley ),英国社会学家、作家、伦敦大学学院社会学和社会政策教授。长期从事性和性别、家务、分娩、身体社会学、女权主义研究。代表作有《看不见的女人:家庭事务社会学》《性、性别和社会》等
2011年,英国社会学协会授予其终身成就奖。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学院授予其荣誉院士的称号。
————
◎译者简介
王瀛晨,南开大学管理学学士;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在读硕士,专业方向新兴经济体与国际发展问题。
目录 · · · · · ·
新版前言 ⅰ
旧版前言 ⅰ
1 分娩与女性处境 001
2 生命的开始 023
3 记住,怀孕是一种健康状态 053
4 通向未知的旅途 073
5 痛苦与狂喜 109
6 母亲与婴儿 149
7 学着理解宝宝的咿咿呀呀 189
8 食谱 225
9 家庭政治 271
10 习以为常 321
11 成为母亲的经验教训 349
12 母亲与医者 375
尾注:成为被研究对象 421
参考文献 433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开始注意到,无论女性把家务事和其他工作分得再清,成为母亲之后,她就自然而然也成了家庭主妇。……女性成为母亲的时刻,正是她第一次意识到“在我们目前的社会中作为女性会意味着什么”这一完整现实。 由此,我选择深入研究处于这一人生阶段的女性,借助过来人的经验捕捉、描述,并探索怀孕分娩。我对成为母亲的每个方面都充满了研究热情:生活方式的改变——放弃工作,待业在家,与世隔绝或是结交新朋友;再到婚姻、母子关系、生产时的医疗管理带来的影响等。我想表达的是,成为母亲并不仅仅是某个女人的重要事件,更是全体女性历史上的里程碑。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旧版前言 -
我是女权主义者、社会学者,也是孩子母亲。在有孩子之前,我不算是女权主义者;我成为社会学学者,也是想从生孩子之后面临的种种问题中逃脱出来。我的第一个孩子1967年出生,那时我22岁,已经本科毕业,做过各种小的研究,还写了尚未发表的两篇小说。我当时认为,成为母亲是我作为女人的天职。儿子16个月大时,我的大女儿也出生了。两个孩子都是那么可爱,他俩的到来,我喜悦之情难以言表。但接下来的日子就不可避免地被洗尿布、吃药等烦心事罩上了阴霾,我意识到这不是我梦想的快乐家庭生活。我很沮丧,也很压抑。我常常感觉很疲惫,且与世隔绝,我恨我丈夫如此自由自在,而我的人生仿佛到了头。吃那些药片并没有让我适应母亲角色。20世纪60年代末,人们还不能接受女性公开表达自己的不满。后来我终于醒悟(我都想不起来怎么明白过来的),或许我可以,也应该去做点别的事情。我开始投身于我的博士论文,和家庭主妇研究。几乎同时,我在我的研究领域认识两名女性,她们在建立一个女性自由的组织。加入她们之后,我开始明白,我个人的内心冲突,实际上是工业化现代社会所有女性继承的共有遗产。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旧版前言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初为人母"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初为人母"的人也喜欢 · · · · · ·
-
- 乐园之丘 8.3
-
- 亲密的分离 7.9
-
- 步履不止 7.7
-
- 傲慢的堡垒 8.2
-
- 女士接力 8.2
-
- 她们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 7.5
-
- 影子母亲 8.4
-
- 女性卫生用品的社会史 8.0
-
- 看见被污名化的中年女性 8.2
初为人母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9 条 )

准妈妈和新手妈妈,鼓起勇气读它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没有人天生会做妈妈。 当一名女性成为母亲,身体层面自然而然会经历巨变,心理上的适应和成熟却不会自动到来。这个过程还伴随着许多个人层面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注定艰辛。 《初为人母》收录了66位女性对成为母亲这个过程的详细描述。作者安·奥克利是一位女性社会学者,她对1... (展开)> 更多书评 19篇
论坛 · · · · · ·
一本看了书名就想去读的书 | 来自Wendy | 2021-12-16 12:55:51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Policy Press (2019)暂无评分 2人读过
-
Schocken Books Inc (1980)暂无评分 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身体-性别研究 (H.弗)
- 鎮長的新書列 (鎮長)
- 书单|人文万象 (豆瓣读书)
- 女性主义书单 (Carmen🎗️)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68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初为人母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Nelly.L 2022-01-31 13:16:30
和《看不见的女人:家庭事务社会学》相比,《初为人母》因直接引用了大量母亲的亲身经历可读性和震撼程度大为提高。所有还未生育的女性都应该读这本书,充分了解生育如何成为女性生命经验的最大分水岭。正如作者所说,“不是说生完孩子,生活就回到原来的轨迹,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情况是,一个历史性事件发生了。她们对医生、丈夫、母亲,对电视节目、对政治,对过去和未来的态度都发生了变化。生孩子也是自己的重生,也是重新审... 和《看不见的女人:家庭事务社会学》相比,《初为人母》因直接引用了大量母亲的亲身经历可读性和震撼程度大为提高。所有还未生育的女性都应该读这本书,充分了解生育如何成为女性生命经验的最大分水岭。正如作者所说,“不是说生完孩子,生活就回到原来的轨迹,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情况是,一个历史性事件发生了。她们对医生、丈夫、母亲,对电视节目、对政治,对过去和未来的态度都发生了变化。生孩子也是自己的重生,也是重新审视身体、身份、自己在身处其中的社会中的存在方式的过程。母亲们,以一种新的角度认识到男女之间的分工,也更清楚地认识到人类亲属关系的纽带和姐妹的坚固情谊。身为人母,既是一种障碍,也是一种力量;是考验,也会犯错,也是成就和奖励。” (展开)
1 有用 韧勉 2022-02-05 19:02:22
本书为《家庭事务社会学》的奥克利院士的女性社会学新作,作者结合66位英国年轻母亲的访谈,讲述初为人母的人生经历,之后奥克利将之加以提纯总结,她指出初为人母之前,应重视前人经验的价值,有些原理专家诉说虽然正确,但没有前人实践的先例,难以被初为人母者信服且采纳。她们当中大多数表示不是说生完孩子,生活就回到原来的轨迹,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情况是,一个历史性事件发生了。她们对医生、丈夫、母亲,对电视节目,... 本书为《家庭事务社会学》的奥克利院士的女性社会学新作,作者结合66位英国年轻母亲的访谈,讲述初为人母的人生经历,之后奥克利将之加以提纯总结,她指出初为人母之前,应重视前人经验的价值,有些原理专家诉说虽然正确,但没有前人实践的先例,难以被初为人母者信服且采纳。她们当中大多数表示不是说生完孩子,生活就回到原来的轨迹,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情况是,一个历史性事件发生了。她们对医生、丈夫、母亲,对电视节目,对政治,对过去和未来的态度都发生了变化。生孩子也是自己的重生,也是重新审视身体、身份、自己在身处其中的社会中的存在方式的过程。母亲们,以一种新的角度认识到男女之间的分工,也更清楚地意识到人类亲属关系的纽带和姐妹坚固情谊。身为人母,既是一种障碍,也是一种力量。是考验,也会犯错,也是成就和奖励。 (展开)
2 有用 守望者eye 2021-12-21 09:29:30
生育前,我们应该了解什么?生育分娩那一刻,我们在经历什么?生育后,我们应思索的真相及事实是?生育,是自然事件,还是文化事件,它与我们整个文化系统的关系如何?这些问题,在安•奥克利与66位女性的对话中,一一浮现,叩问每位准备或是已经成为父母的读者。关于生育,我们应该思索更多。生育冲动涌现之后,我们应了解更多。
2 有用 羊須 2022-02-20 15:02:28
谈论这样公共而又私人的事件,必须呈现足够多的声部。丈夫或医生只是偶尔会出现在对谈中,却形成极好的参照,毕竟「初为人母」的体验太强烈了,在这个意义上,当事女性只能是孤独的。
8 有用 幻觉灯笼 2022-03-12 19:21:41
翻译中不要出现诸如肥宅、劝退、二刷等时髦词,更不用说“女拳”,耍这种小聪明不仅无聊还影响观感(您不女拳,您是女性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