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豆瓣热门战争图书TOP5,读懂历代王朝兴衰更替的重磅经典!
著名历史军事地理学者宋杰详解中国古代政治格局、国家战略的里程碑巨作!
-----------------------------------------------
战荥阳,楚汉战争中刘邦怎样获得先手?述地理枢纽如何决定战争走向
失汉中,姜维的战略失误导致蜀汉灭亡?揭山川形势何以影响国之兴衰
守襄阳,南宋王朝的存亡系于一城一地?论兵家必争之地具备何种特征
-----------------------------------------------
编辑推荐
★ 历史军事地理学领域经典之作,《中国史研究动态》专文推荐,豆瓣热门战争图书TOP5。断版十余年,二手书炒至近千元。
★ 资料翔实,论证严密,囊括汉中、寿春、襄阳等10余处影响历史进程的战略要地,20余幅手绘地图,60万字精辟阐释,继承...
豆瓣热门战争图书TOP5,读懂历代王朝兴衰更替的重磅经典!
著名历史军事地理学者宋杰详解中国古代政治格局、国家战略的里程碑巨作!
-----------------------------------------------
战荥阳,楚汉战争中刘邦怎样获得先手?述地理枢纽如何决定战争走向
失汉中,姜维的战略失误导致蜀汉灭亡?揭山川形势何以影响国之兴衰
守襄阳,南宋王朝的存亡系于一城一地?论兵家必争之地具备何种特征
-----------------------------------------------
编辑推荐
★ 历史军事地理学领域经典之作,《中国史研究动态》专文推荐,豆瓣热门战争图书TOP5。断版十余年,二手书炒至近千元。
★ 资料翔实,论证严密,囊括汉中、寿春、襄阳等10余处影响历史进程的战略要地,20余幅手绘地图,60万字精辟阐释,继承并发展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理念,以动态的眼光、详尽的考证透视从先秦至宋元千余年间兵家必争之地的沿袭与演变。
★ 宏观与微观研究并重。纵横舆地间,解析军事地理中的帝国文明;洞悉成败事,演绎冷兵器时代的权力游戏。
-----------------------------------------------
媒体推荐
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国古代军事地理枢纽的研究,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取得了不少成果。而近年最突出的,就是宋杰先生集二十年之力所撰成的《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该书洋洋六十万言,除“导言”“附录”“后记”外,共分为十七章,不仅详细论述了从夏商到南宋末年的军事地理枢纽,而且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诚可谓中国古代军事地理研究的一部精品之作。
——《中国史研究动态》
-----------------------------------------------
内容简介
战争,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进行的,其胜负在很大程度上受地理形势的影响。在大规模战争里,某个或某几个地区由于位置的重要,成为交战双方争夺的热点,它的得失对战局常常具有决定性作用,这种战略要地在军事地理学中被称作“枢纽地区”。
本书上起三代,下迄南宋,对三代之甘、管,秦汉之荥阳及敖仓,三国的合肥、濡须和汉中,北朝至唐中叶的河阳三城,南宋末年的襄阳等枢纽地区进行了细致探讨,并由此出发,对战争的策略、部署、路线等做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作者以历史地理学家之卓识洞见,论述历代将领之得失,探究战争胜负背后的成因。同时,书中还探索了枢纽地区的分布和变化问题,以中国历史发展脉络为主线,研讨各个时期兵家要地的转移情况,剖析其中的社会背景与原因。
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的创作者
· · · · · ·
-
宋杰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宋杰,1952年1月生,北京市人。1982年1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留校任教。后师从宁可教授研习秦汉史及古代军事地理,获得博士学位。任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九章算术〉与汉代社会经济》《先秦战略地理研究》《中国货币发展史》《汉代监狱制度研究》《三国兵争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汉代宫廷居住研究》等,并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
目录 · · · · · ·
导 言 001
一、兵学中的“衢地”—枢纽地区 001
二、我国古代战争的地域分类和锁钥地点 003
三、对内地战略枢纽形成原因的分析 008
四、战略枢纽与首都和基本经济区的关系 014
· · · · · · (更多)
导 言 001
一、兵学中的“衢地”—枢纽地区 001
二、我国古代战争的地域分类和锁钥地点 003
三、对内地战略枢纽形成原因的分析 008
四、战略枢纽与首都和基本经济区的关系 014
五、我国古代枢纽区域地位价值的演变 015
第一章 郑州在三代战争中的枢纽地位 021
一、“甘”地与夏初军事冲突的地理背景 022
二、“韦”地对商汤灭夏作战方略的影响 028
三、“阑(管)邑”与武王伐纣的战略部署 032
四、周初洛邑的兴建与枢纽地区的西移 033
第二章 夏、商、西周的经济区划、政治格局与国家战略 036
一、东亚大陆在三代时期的地理形势 036
二、从地理角度来看三代建立、巩固国家的战略活动 045
第三章 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郑 057
一、诸侯争郑的历史演变 057
二、诸侯争郑的原因 062
三、郑国对盟主承担的义务 067
四、列强为争夺、控制郑国而采取的策略与手段 069
五、春秋后期争郑战事的沉寂 074
第四章 春秋地理形势与列强争夺中原地带的战略 076
一、春秋时期中国政治力量的分布态势 076
二、春秋战争之地域分析 094
三、从地理角度所见列强争夺中原地带的战略 100
四、余 论 129
第五章 魏在战国前期的地理特征与作战方略 130
一、三家分晋后的魏国疆域及其主要特征 130
二、从战国前期魏之用兵方向和次序分析其地缘战略 143
三、从地理角度分析魏国的战略失误 158
第六章 战国中叶秦、齐、楚诸强对“天下之枢”韩、魏的争夺 164
一、韩、魏两国的枢纽地位和战略价值 165
二、列强争夺韩、魏的政治、外交斗争 171
三、从地理角度分析齐、秦、楚的进攻战略 176
第七章 秦对六国战争中的函谷关和豫西通道 199
一、战国中叶的地理形势与函谷关、豫西通道的重要军事价值 200
二、范雎献“远交近攻”之策以前,秦在豫西通道沿线的作战方略 207
三、战国后期秦军主攻目标的改变与进兵路线的转移 209
第八章 敖仓在秦汉时代的兴衰 215
一、敖仓出现的历史背景 215
二、敖仓对关中、山东势力军事影响的异同 223
三、东汉敖仓军事意义的削弱 227
四、敖仓在魏晋南北朝废置的原因 230
第九章 合肥与曹魏的御吴战争 234
一、孙吴在合肥—寿春方向的历次进攻战役 235
二、合肥在军事上备受重视的原因 242
三、曹魏防守合肥的兵力部署与战略的演变 249
第十章 孙吴的抗魏重镇—濡须和东关 276
一、吴国所置濡须督将考述 277
二、孙吴在濡须驻军的人数 280
三、濡须守军的兵力部署 283
四、魏、吴在濡须地区的历次攻防作战 295
五、濡须地区在军事上备受重视的原因 304
六、结 语 310
第十一章 孙吴武昌又称“东关”考 312
一、对太和二年孙吴“东关”地理位置的疑问 312
二、三国有三“东关”,贾逵所向之“东关”乃武昌 319
三、“东关(武昌)”名称来历的探讨 327
第十二章 蜀国在汉中的兵力部署与对魏战略之演变 329
一、汉中郡的地理特点及战略影响 331
二、蜀国对魏战略与汉中兵力部署之演变 343
三、汉中对蜀、魏两国作战影响之区别 395
第十三章 东晋南朝战争中的寿春 399
一、寿春战略地位之分析 401
二、寿春的城防与周边要戍 411
三、南北双方在寿春地区的水战 437
四、余 论 456
第十四章 河东与两魏周齐的战争 460
一、“河东”地望及其历史演变 460
二、河东区域的地理特点 463
三、北魏分裂后的军事形势 479
四、西魏弘农、沙苑之战的胜利与军事形势之变化 482
五、西魏巩固河东防务的措施 486
六、沙苑之战后东魏(北齐)对河东、汾北的反攻 498
七、从地域角度分析西魏(北周)进攻战略的演变 510
第十五章 北朝至唐中叶的河阳三城 521
一、河桥的由来 522
二、河阳三城的建立 524
三、河阳三城的修筑原因与战略影响 529
四、西魏(北周)攻取河阳的战略演变 533
五、隋朝的河阳 538
六、隋末唐初战争中的河阳 540
七、唐朝前期的河阳 545
八、安史之乱中的河阳三城 547
九、五代以后河阳战略地位的衰微 559
第十六章 隋末唐初战争中东都洛阳的防御部署 561
一、隋朝政府对洛阳的军事防御部署 561
二、隋王朝以东都为战略防御枢纽的原因 594
三、从地理角度分析隋朝东都防御部署的弱点及失败原因 600
第十七章 蒙古灭宋之役中的襄阳 612
一、襄阳的地理环境与军事价值 612
二、南宋在蒙古灭金之后的防御部署 619
三、窝阔台时期蒙古的南征与襄阳防务之废弛 626
四、蒙哥的征宋之役与襄阳防务之复振 631
五、蒙古南征战略的再次调整与进攻襄阳的谋划成功 637
附一 三代的城市经济与防御战争 648
一、夏、商、西周时期的防御战术 648
二、三代作战不据城防守的原因 651
附二 战国秦汉的“陷陈” 663
一、“陷陈”的含义 663
二、“陷陈”的起源 666
三、汉代的“陷陈”部队及其战术 676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凡不守者有五,城大人少,一不守也;城小人众,二不守也;人众食寡,三不守也;市去城远,四不守也;蓄积在外,富人在虚,五不守也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26页 -
如李焘所云:“寿春者,淮南之根本,淮北既去,则淮南当守。淮南欲守,则寿春在所先图。譬之常人之家,必有堂奥之居,收货财,聚子弟,以壮一室之望。四隅之地虽有倾败,而堂奥之势不可不壮。寿春在当时,江淮之堂奥也,南引汝颍之利,东连三江之富,北接梁宋,西通陈许,五湖之阻可以扦外,淮淝之固可以蔽内。壤土富饶,兵甲坚利,寿阳安则淮北有收复之望,河南有平荡之期。寿阳一去,画江为守,使敌在吾耳目之前,同吾转盻之隙,则江扬荆襄其势孤矣。故寿阳在敌则吾忧,在我则敌惧,我得亦利,彼得亦利,此两家之所必争。”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一、寿春战略地位之分析 401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的人也喜欢 · · · · · ·
-
- 三国兵争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 9.2
-
- 布局天下 8.9
-
- 红夷大炮与明清战争 9.0
-
- 拓地降敌 8.7
-
- 中国中古政治史论 8.9
-
- 危机与重构 9.1
-
- 清末民初的思想与人物 7.9
-
- 早期中国 8.4
-
- 朝廷、藩镇、土豪 8.1
-
- 地缘看三国 8.8
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0 条 )
论坛 · · · · · ·
【已解决】宋杰《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配套电... | 来自天才樱木 | 3 回应 | 2025-04-15 09:09:46 |
新版本有地图吗? | 来自李觉吾 | 12 回应 | 2023-09-15 08:29:09 |
gmail邮箱或出现无法回复/收到的情况 | 来自记号Mark | 2022-12-12 11:45:59 | |
《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各刷次修订之处 | 来自雙魚尾 | 2022-08-09 15:19:31 | |
啥时上市? | 来自遨游 | 24 回应 | 2022-05-09 13:00:36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8.9分 418人读过
-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4)8.0分 181人读过
-
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2023)暂无评分 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鎮長的新書列 (鎮長)
- 评分可能虚高书籍(一) (无心恋战)
- 人丑就该多读书(Ⅳ) (湖山雨谷)
- 旧书新版 (名字写在水上)
- 中西方大历史 (皇甫杰)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牛酸狗小毛毛 2022-06-04 08:05:17
普及读物
1 有用 刀叢中的小詩 2022-12-09 12:19:51 北京
《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熟读《读史方舆纪要》的结果,还能看出《天下郡国利病书》的一些影子。古代战争中不仅仅是军事地理,亦还有经济地理。隋唐之前,写得十分详备,后面就有些略了。若其间杂以地图,那就更好了。总之,每一朝有每一朝的命脉,每一地有每一地的关钥。
8 有用 letdouman 2022-06-01 22:05:07
文字量已如此之多,再添地图的想法不现实,否则就得将地图集作下册合售,有了负担,这点倒是情有可原。写尽四千年史事也不太可能,具代表性的内地战争几乎都挑了来论述,唐、宋、明等多个时间段会有所忽略,而边境战争不在论述中心,留有未了之憾。三国篇章,内容与《三国兵争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重复,基本上是精华部分。此番修订再版,应能打击那些炒二手天价书的无良之徒的气焰就值得拉满分数!
17 有用 Leekk 2023-05-14 09:06:11 广东
粗翻了一遍,什么时候才能够拥有奢侈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这些啊…时光和精力都像沙一样流逝了
0 有用 无明 2022-10-24 18:31:23 上海
没啥图。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