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奶奶的我今天就是要把这分给你neng下来
校对认真,人文版的“内地”是误译,上译统一改为“外省”,指首都巴黎以外的省份。字体偏小,9幅插图偏少。
每次读巴尔扎克都有“熬鹰”体验。百科全书式叙事,故事没发展多久,旁征博引细枝末节先写来个五页,甚至还明目张胆告诉你“下面我要开始一段‘补叙’”。但其对人物的塑造和想象力之广博、洞见之深刻令人叹服震撼。
《长安三万里》: 一个靠捷径,强进长安,出而入道; 一个靠实干,难进长安,苦守边陲。 《幻灭》: 一个靠捷径,展翅文坛,虚荣破碎; 一个靠实干,丛林争技,败守田园。
这本书文字量好大呀,600多页,看了四天才看完。吕锡安就是一个渣男呀,自己好赌,虚荣心强,容易被人骗不说,还毁了一个19岁的花样女子,虽然那个女孩子也有自己作的成分在内吧。还毁了她的妹妹夏娃和她的妹夫大卫,但总算在最后的时候,他算帮了一下他的妹妹和妹夫。算是对自己赎罪的一种表现吧。感觉作者有凑字的嫌疑,鉴于他一生都在为了还债而不停的写书,这点嫌疑就更大了,写的故事剧情还行,就是文笔有点太絮叨,介绍一个人的家里,要从门口的地毯开始介绍,家里的各种摆设,都要讲到。感觉真的好繁复啊,整本书我觉得删一半读起来应该刚刚好。从这本书的影子里能看到他对后代影响还是很大的,像莫言的丰乳肥臀啊,余华写的小说活着呀等等。总的来说,这本书还行吧,脱离了那个时代来看,意思不大,但是值得一看。
超美的一版,收藏
内容上无可挑剔,同样是傅雷先生的译本,相比人文社的版本个人更喜欢上海译文的版本,比如人文社中的“内地”在这里翻译为“省外”。注释会提到作者巴尔扎克的笔误以及前后叙述不一致等细节,可以看出巴尔扎克与福楼拜不同,并不注重自己作品的打磨。不足之处是虽然以插图珍藏本为噱头,但是插图寥寥无几,且价格着实太高,性价比不高。整体四颗星。
大的感触是:人要远离权力和名利的漩涡,一旦陷入就身不由己,被裹挟着去往不可知的不归路,毫无幸福可言。平淡的人生,平淡的生活才可能通向幸福。
#巴尔扎克 1st 上译的精装插图本,装帧很美,皮质封面上有线缝的羽毛花纹,所用胶版纸也很有质感。另外想吐槽下短评里部分恶意评分的,无缘无故的一星,这样的话豆瓣作为公众较为认可的分享、评分平台还有什么意义?
极为少数在我心中能称之为"伟大"的作品。各行各业,各个阶层,各种现状与内幕,法国历史百科全书式的讲述,你要说巴尔扎克式学医的我也信,可能学医也救不了法国。
md,写得这么nb,woc!
《幻灭》让读者幻灭。
半年读完这个大部头,叙事前半部有点纪实,后半部偏向小说,多少有点赶稿的意思。抛开各种从天而降的补叙和众多人物千奇百怪的称呼来看,对于社会世相的描绘极其透彻,丝毫不在揭露铜臭阴沟之处吝惜笔墨,也没有在该展露真善美的时候奉承过头。书上的名利场 众生相 到如今看来还是那么回事。(就是作为睡前读物,见效太快)
职业的商品化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金钱化,是资本主义关系渗透到一切精神领域的恶劣后果。在内容上,这部作品锚定的是一个严肃的,甚至颇为沉重的主题;巴尔扎克曾在巴黎各界奔波碰撞,与各种人物接触交往,亲身领略了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的万能和万恶的力量。他对现实社会有着敏锐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作者举重若轻,细致入微的笔触、个性有趣的谈话、富于哲理的穿插、耐人寻味的故事,让人在浑然不觉间酣然卒读。 《幻灭》虽写的是理想的破灭,却并不给人以悲观的印象。黑暗被揭露,但光明也在前方。“至少人们可以从这部书里理解到:为了获得高尚而纯洁的荣名,恒心与正直可能比才能更为重要。”巴尔扎克在《幻灭》第二部初版序言中曾这样说明他的写作意图。
读过网格本
巴尔扎克对法国早期资本主义如何利用各种商业手段压榨外省的小资产阶级和小地主了解十分透彻。有一类作家只能靠书斋里想象,然后迅速腐朽了,他却得到永恒。
人生的转瞬之间,
文学作品就不点评了。装帧太爱了。刺绣的手感太棒了 值得收藏
吕西安靠美貌拿到上流社会的通行证,于是乎想在新闻界,甚至是在文坛呼风唤雨;大卫靠实干赢得了发明家的称号,于是乎潜心钻研制作纸张的原料和技术。一个居“庙堂之上”,却爱慕虚荣;另一个处“江湖之远”,却过分乖张,结果双双“幻灭”。 在物质社会中,没有人为美德喝彩,人们既受腐蚀,又腐蚀人。偶然走在灯红酒绿之间,会有人感叹金钱的虚无,可是却很少人会放弃正在进行的无意义的追求。
对于吕西安来说,我觉得他是幸运的,毕竟还有一个高拉莉是真正爱他的,崇拜他的,他只是被安放在一个不适合他位置的地方,既想做学术当作家,又不甘贫困与积淀;想当记者挣钱又被利所诱惑,向金钱屈服;有了些金钱后又被仕途和虚荣所捕获,最终被人利用完之后四大皆空,多么像大多数普通人的一生。而对于另一个心地善良的男主来说,有天分、勤劳、谦卑最终还是被社会和制度所愚弄,发明是成功了,但却没有如预期改善他的生活,最终还是靠遗产安度晚年,莫不说这可以说是一个丧的结局,但又如此真实。经商从来不是给心慈手软的人准备的成功之路,在任何时代这条规则都适用。
> 幻灭(插图珍藏本)
31 有用 Itsuki_k 2022-08-06 13:38:13
奶奶的我今天就是要把这分给你neng下来
32 有用 进入漫长白天 2022-03-11 09:26:44
校对认真,人文版的“内地”是误译,上译统一改为“外省”,指首都巴黎以外的省份。字体偏小,9幅插图偏少。
43 有用 菟丝子木头 2022-04-17 18:58:15
每次读巴尔扎克都有“熬鹰”体验。百科全书式叙事,故事没发展多久,旁征博引细枝末节先写来个五页,甚至还明目张胆告诉你“下面我要开始一段‘补叙’”。但其对人物的塑造和想象力之广博、洞见之深刻令人叹服震撼。
5 有用 震观之志 2023-12-03 22:54:34 河南
《长安三万里》: 一个靠捷径,强进长安,出而入道; 一个靠实干,难进长安,苦守边陲。 《幻灭》: 一个靠捷径,展翅文坛,虚荣破碎; 一个靠实干,丛林争技,败守田园。
1 有用 时间旅行者 2023-11-29 10:41:53 河北
这本书文字量好大呀,600多页,看了四天才看完。吕锡安就是一个渣男呀,自己好赌,虚荣心强,容易被人骗不说,还毁了一个19岁的花样女子,虽然那个女孩子也有自己作的成分在内吧。还毁了她的妹妹夏娃和她的妹夫大卫,但总算在最后的时候,他算帮了一下他的妹妹和妹夫。算是对自己赎罪的一种表现吧。感觉作者有凑字的嫌疑,鉴于他一生都在为了还债而不停的写书,这点嫌疑就更大了,写的故事剧情还行,就是文笔有点太絮叨,介绍一个人的家里,要从门口的地毯开始介绍,家里的各种摆设,都要讲到。感觉真的好繁复啊,整本书我觉得删一半读起来应该刚刚好。从这本书的影子里能看到他对后代影响还是很大的,像莫言的丰乳肥臀啊,余华写的小说活着呀等等。总的来说,这本书还行吧,脱离了那个时代来看,意思不大,但是值得一看。
9 有用 炎夜夜 2022-03-01 18:57:45
超美的一版,收藏
2 有用 壁炉谷的雪 2023-11-13 13:54:04 北京
内容上无可挑剔,同样是傅雷先生的译本,相比人文社的版本个人更喜欢上海译文的版本,比如人文社中的“内地”在这里翻译为“省外”。注释会提到作者巴尔扎克的笔误以及前后叙述不一致等细节,可以看出巴尔扎克与福楼拜不同,并不注重自己作品的打磨。不足之处是虽然以插图珍藏本为噱头,但是插图寥寥无几,且价格着实太高,性价比不高。整体四颗星。
1 有用 漫歌 2024-09-05 00:11:41 云南
大的感触是:人要远离权力和名利的漩涡,一旦陷入就身不由己,被裹挟着去往不可知的不归路,毫无幸福可言。平淡的人生,平淡的生活才可能通向幸福。
2 有用 Grubby Shinoda 2023-01-26 10:53:03 内蒙古
#巴尔扎克 1st 上译的精装插图本,装帧很美,皮质封面上有线缝的羽毛花纹,所用胶版纸也很有质感。另外想吐槽下短评里部分恶意评分的,无缘无故的一星,这样的话豆瓣作为公众较为认可的分享、评分平台还有什么意义?
0 有用 咕咕怪 2022-12-21 10:50:01 山东
极为少数在我心中能称之为"伟大"的作品。各行各业,各个阶层,各种现状与内幕,法国历史百科全书式的讲述,你要说巴尔扎克式学医的我也信,可能学医也救不了法国。
2 有用 Sleepless 2022-12-26 16:18:00 山东
md,写得这么nb,woc!
0 有用 star.111 2023-05-30 22:13:21 上海
《幻灭》让读者幻灭。
0 有用 鸥 2023-07-09 01:38:18 河北
半年读完这个大部头,叙事前半部有点纪实,后半部偏向小说,多少有点赶稿的意思。抛开各种从天而降的补叙和众多人物千奇百怪的称呼来看,对于社会世相的描绘极其透彻,丝毫不在揭露铜臭阴沟之处吝惜笔墨,也没有在该展露真善美的时候奉承过头。书上的名利场 众生相 到如今看来还是那么回事。(就是作为睡前读物,见效太快)
0 有用 宫胁咲良 2023-05-12 20:20:01 上海
职业的商品化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金钱化,是资本主义关系渗透到一切精神领域的恶劣后果。在内容上,这部作品锚定的是一个严肃的,甚至颇为沉重的主题;巴尔扎克曾在巴黎各界奔波碰撞,与各种人物接触交往,亲身领略了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的万能和万恶的力量。他对现实社会有着敏锐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作者举重若轻,细致入微的笔触、个性有趣的谈话、富于哲理的穿插、耐人寻味的故事,让人在浑然不觉间酣然卒读。 《幻灭》虽写的是理想的破灭,却并不给人以悲观的印象。黑暗被揭露,但光明也在前方。“至少人们可以从这部书里理解到:为了获得高尚而纯洁的荣名,恒心与正直可能比才能更为重要。”巴尔扎克在《幻灭》第二部初版序言中曾这样说明他的写作意图。
0 有用 世界美如斯 2023-05-19 16:59:14 河南
读过网格本
1 有用 夕颜 2023-10-28 10:37:04 江苏
巴尔扎克对法国早期资本主义如何利用各种商业手段压榨外省的小资产阶级和小地主了解十分透彻。有一类作家只能靠书斋里想象,然后迅速腐朽了,他却得到永恒。
0 有用 月出泽陂 2023-12-12 18:27:52 中国香港
人生的转瞬之间,
2 有用 Yi 2022-09-18 23:38:06 四川
文学作品就不点评了。装帧太爱了。刺绣的手感太棒了 值得收藏
13 有用 张大冬 2022-10-04 22:11:46 北京
吕西安靠美貌拿到上流社会的通行证,于是乎想在新闻界,甚至是在文坛呼风唤雨;大卫靠实干赢得了发明家的称号,于是乎潜心钻研制作纸张的原料和技术。一个居“庙堂之上”,却爱慕虚荣;另一个处“江湖之远”,却过分乖张,结果双双“幻灭”。 在物质社会中,没有人为美德喝彩,人们既受腐蚀,又腐蚀人。偶然走在灯红酒绿之间,会有人感叹金钱的虚无,可是却很少人会放弃正在进行的无意义的追求。
0 有用 孤狼追风 2022-10-23 14:18:47 江苏
对于吕西安来说,我觉得他是幸运的,毕竟还有一个高拉莉是真正爱他的,崇拜他的,他只是被安放在一个不适合他位置的地方,既想做学术当作家,又不甘贫困与积淀;想当记者挣钱又被利所诱惑,向金钱屈服;有了些金钱后又被仕途和虚荣所捕获,最终被人利用完之后四大皆空,多么像大多数普通人的一生。而对于另一个心地善良的男主来说,有天分、勤劳、谦卑最终还是被社会和制度所愚弄,发明是成功了,但却没有如预期改善他的生活,最终还是靠遗产安度晚年,莫不说这可以说是一个丧的结局,但又如此真实。经商从来不是给心慈手软的人准备的成功之路,在任何时代这条规则都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