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重译本)的笔记(9)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奶油起司

    为了摆脱古典学说所导致的荒谬结论,往往偏向于采用全部“浪费式的举债支出的形式,面不是部分浪费式的形式,其原因在于:正是由于部分浪费式的形式并不是完全浪费的,所以,它的采用与否系按照严格的“企业经营”的原则以判别。例如,用借款来筹措资金进行的失业数济要比用借款来筹措资金进行的效益小于现行利息率的设备改良来得容易为人们所接受,与此同时,被称为开采金矿的在地上挖窟窿不但不能增加世界上的真正财富,反而...

    2025-07-06 13:39:15

  • 奶油起司

    此外,如果我们所考虑的是数量相当大的投资变动,那么,我们必须计人随着数量的变动而发生的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动,从而也必须计入乘数的变动。边际消费倾向并不是在一切就业量水平上都保持不变,而且,一般说来,当就业量增加时,边际消费倾向趋向于减少。就是说,当实际收入增加时,社会愿意逐渐减少收人被用于消费的比例。 除了刚才提及的一般原则的作用以外,还存在着其他因素来改变边际消费倾向,从而改变乘数的数值。一般说...

    2025-07-06 13:37:12

  • 奶油起司

    下面的论述不过以一般的语言来总结一下对读者说来现在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东西。除非公众愿意增加以工资单位来衡量的储蓄,以工资单位衡量的投资便不会发生。在通常情况下,除非以工资单位来衡量的总收入有所增加,公众不会增加其储蓄。这样,被公众所消费掉的收入增加的一部分便可以推动产量,一直到收人(及其分配)的新水平所导致的储蓄大到足以等于已经增加了的投资时为止。乘数告诉我们,公众的就业量应该增加多少,以便使实...

    2025-07-06 13:20:52

  • 奶油起司

    消费的改变主要取决于收入(以工资单位来衡量)的多寡,而不取决于在既定收人下的消费倾向的改变。 虽然如此,我们必须避免引起误解。上述的意思是说:利息率的有限的改变对消费倾向的影响通常是微弱的。这并不意味着:利息率的改变对实际的储蓄量和消费量仅仅具有很小的影响。事实恰恰相反。利息率的改变对实际的储蓄量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但其影响的方向却与通常设想的相反。其原因在于:虽然高利息率所带来的较多的将来的收...

    2025-07-05 23:08:56

  • 奶油起司

    总需求函数说明任何既定就业量与该就业量预期能实现的“卖价”之间的关系。卖价由两点构成——当就业量处于既定水平时,社会用于消费的总量和用于投资的总量。 决定消费总量的首先是总收入,其次是消费倾向,而消费倾向相对既定,且与收入总量(以工资单位来衡量,即实际收入而不是货币收入)正相关。资本的意外变动可以改变消费倾向,而利息率和财政政策的相当大的改变可以施加某些长期影响。但在既定的一般经济情况下,以工资...

    2025-07-05 22:14:46

  • 奶油起司

    由于收入的定义不同,供给者的收入=消费+投资,需求者的收入=消费+储蓄。供给者提供的就业量决定收入和产量。当储蓄大于投资时,说明供给者增加产量无法带来最大收益,从而会减少投资,导致就业量下降,总收入下降。所以当预期投资大于储蓄时,说明有效需求大于供给,生产者会增加就业量,增加产量和收入。 根据以上储蓄与投资的相对关系,而储蓄受到货币供应和利息率的影响,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收入。即,通过货币政策降低...

    2025-07-02 23:00:18

  • 奶油起司

    储蓄数量和投资数量的相等来源于交易双方的性质:一方面是生产者,而另一方面则为消费者或资本设备的购买者。被创造出来的收入等于生产者所出售的产量的卖价超过使用者成本的部分;然而,这一产量必然会不是卖给消费者,便是卖给另一些企业家,而每一企业家现期的投资等于他向其他企业家购买的设备超过他自己的使用者成本的部分。因此,从总量上看,被我们称之为储蓄的收入超过消费的部分不可能不等于被我们称之为投资的对资本...

    2025-07-01 22:26:05

  • 奶油起司

    总供给函数Z=φ(N) ,N为就业量 总需求函数D=F(N)。 当N的数值既定时,如果卖价高于总供给价格,那么D大于Z,企业家有积极性把就业量加到大于N,如有必要,企业家还有增加竞争来购买生产要素从而提高成本,直到N的数值是D和Z相等为止。 总需求和总供给函数相交时D的数值被称为有效需求。 在技术,资源和成本均为既定的情况下,收入(包括货币收入和实际收入)取决于就业量N。 社会的收入和社会所愿意消费的数量(D1)之间的关...

    2025-06-29 12:45:45

  • 奶油起司

    当就业量增加时,D1会增加,但D,的增加程度不像D的增加那样大;因为,当我们的收入增加时,我们的消费也会增加,但增加的量不像收入增加的那样大。在这个心理规律中,可以找到存在于我们现实中的问题的关键。因为,根据这一心理规律,就业量越大,与之相对应的产量的总供给价格(Z)与企业家能够从消费者支出那里收回的D,之间的差距也越大。因此,如果消费倾向不变,那么,就业量便不能增加;除非D2也同时增加,以便补偿Z与D...

    2025-04-27 23:02:20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重译本)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重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