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起初我感到奇怪,为什么美术作品似乎反而是在到了看起来千头万绪现代派阶段以后,其发展脉络反而变得更加清晰起来。现在我试图用自己不成熟的理解来分析描述一下:在现代以前,美术是沿着“善”“真”“美”这三个不同的维度发展的,而进入现代以后,艺术家们的关注变成了“本”,本质的本,形而上学和意义层面的本。所以这本书看起来比第一层更清晰了,尤其是到了夏加尔、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那里,真是让人尊敬。原作者的跋也能仔细看出他拆分上下册时的心机:马奈以前——和莫奈以后。文字虽然简单,但作者真的是有很棒的洞察力,读者一旦选择了这本书,就请一定从头看到最后。
日本西方美术史论名家、前日本国立西洋美术馆馆长高阶秀尔重印66次的重磅作品,精装“大家小书”,极具阅读和收藏价值。
非常好读的艺术入门书,语言简练,画家所处的环境历史背景个人经历都介绍的比较全面,类似的书看过一点更简单的,但这两本让我有了更全面的认知,国内第一次出版到现在也过去了三十年,但对悠长的艺术发展史来说,三十年什么都不会变。
这本书使我对于如何欣赏近现代的画作有了一定的头绪,也大概了解了创作背景。尽管如此,我还是欣赏不来这一本里讲解的那些名画……总体来说,这是一本语言通俗、趣味性较强的艺术知识普及书。
和第一册一样,毫无疑问的经典之作,第一册选了15幅古典主义的名作,而此册选取印象派,野兽派,立体主义的14位画家的14幅作品,上下两册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绘画史。作者在后记中提到,绘画是精神性的东西,所以好好欣赏,好好阅读。
非常不错,通俗、易懂,从文艺复兴一路讲到现代派艺术,有简单的创作背景介绍,也有名画结构、细节、宗教文化的解读,比起傅雷激情洋溢的讲课风格,高阶秀尔是儒雅的、娓娓道来的,瞬间觉得自己也能欣赏名画了!不过印象派之后,野兽派、抽象派、立体主义……主题、色彩、结构、内在思想都有显著变化,从再现可见的外部世界转变为表现看不见的内心世界,普通人欣赏艺术的水平跟不上艺术的发展了。
绘画让人忧伤,甚至痛苦、颓废,一个故去的瞬间永远不会返归,一具坚实的肉体不知何时消融于晨露之间,高更的画中人。绘画不止需要一双眼睛,也不止一点思想理论,前者浮光掠影,后者无非智力游戏,还有一点精神、情绪,或未可名之物。批评理论无聊而已。所以莫奈的画只是尔尔,另一种尔尔是理论画。外相的风格,内相的风姿,例如卢梭。个人即是自然。颜色即是大宇宙与小宇宙的中介。蓝与红与死气,如今泛滥着大言不惭的自杀谈论。自杀之事属于神。
西方的写实无法达到真正的实,需要结合东方的写意。
一般来说很难用一句话概括讲述西方绘画史的书籍,但本书或许可以总结为:印象派通过色彩分割法将光影写实进行到巅峰,同时引发了画面重量感和实体感的缺失,使三维空间假象在“光的假象”中消失,画面重新趋于平面化。十四路艺术家各显神通走上了争奇斗艳又互为传承的艺术革新之路。 有一段话,特别适合劝告欣赏不了二十世纪艺术特别是抽象主义的群体:绘画不是一种手上的技艺,而是包含感觉和理性的一种精神活动。此话来自列奥那多·达·芬奇。
喜欢卢梭对梦的描摹。 书中对不同画家风格的对比很有意思。
从印象派、野兽派、立体主义、抽象派、新造型主义,看到这么多名作的发展,算入门不错的一本。
关于艺术的点心、小菜。 莫奈、雷诺阿、塞尚、梵高、高更、修拉,之前看印象派画家时,已经有点了解。 劳特累克,石板画与海报。 卢梭,梦幻般的不真实。 蒙克,恐惧与不安的专家。 马蒂斯,单纯化的色块,没有空间、深度。野兽派。 夏加尔,梦幻般的回想。 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看画需要想象力。 蒙德里安,横竖线条也成画。 毕加索,立体主义。
框架还是挺好的,用的画像素也还不错,虽然没有用铜版纸,但是油画印刷的还挺清晰,列举的人和画都还挺有代表的。总结,从文艺复兴开始,逐渐离谱的绘画史。
三星半
很好的艺术鉴赏解读,就像一个朋友拉着你欣赏一幅名画,听作者徐徐道来,一点都不晦涩,十分生动
选择的画家与画作有代表性,文字也通俗。通过对一幅重点画作的解读串起了画家的生涯、美术史的演变。适合入门到初阶。
简单通俗地介绍了一些近代艺术史名作 《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撑阳伞的少女》《我和村庄》这三幅比较欣赏 抽象派还是不太懂
第二部一样通俗易懂,精彩,好看值得推荐,可以清晰理解到了绘画史是逐步递进互相影响,虽然到了后面的抽象主义已经开始看不太懂了,但也没关系,刚好近期听看理想,袁长庚老师说了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如果大家真的对思想文化感兴趣,首先要做的,是培养一种“亲近感”。首先要读得懂、读得进去。时间久了,你的胃口和吸收能力都会提升,你会很自然地向高阶迈进。而这个系列无疑是非常适合培养“亲切感”的书。
第二部也看完了~总体而言我还是更喜欢古典主义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抽象艺术对我而言门槛太高了。 此外,发现本书两处错误。 1. 38页第二段第五行,“维特生计”应改为“维持生计” 2. 70页第二段第二行,年代错误。“1588年10月”从时间上来看应该是1888年。
推荐。跟着作者在绘画艺术史中畅游了一遍,十分舒畅。科普了一些不同时期的绘画技法,语言通俗,对绘画内容的描述与解读也引人入胜。虽然花在人物作品背景上的笔墨不多,无法深入了解时代背景,但好处就是没有那些冗杂的历史描述,可以让人全身心集中在艺术精神的欣赏之中。“站在这幅画前静静地回味,欣赏,我们甚至会反过来觉得周围的现实世界是空洞无物的。”
> 看名画的眼睛Ⅱ
2 有用 杏汁 2022-11-10 14:50:30 上海
起初我感到奇怪,为什么美术作品似乎反而是在到了看起来千头万绪现代派阶段以后,其发展脉络反而变得更加清晰起来。现在我试图用自己不成熟的理解来分析描述一下:在现代以前,美术是沿着“善”“真”“美”这三个不同的维度发展的,而进入现代以后,艺术家们的关注变成了“本”,本质的本,形而上学和意义层面的本。所以这本书看起来比第一层更清晰了,尤其是到了夏加尔、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那里,真是让人尊敬。原作者的跋也能仔细看出他拆分上下册时的心机:马奈以前——和莫奈以后。文字虽然简单,但作者真的是有很棒的洞察力,读者一旦选择了这本书,就请一定从头看到最后。
0 有用 新星出版社 2022-04-02 10:32:39
日本西方美术史论名家、前日本国立西洋美术馆馆长高阶秀尔重印66次的重磅作品,精装“大家小书”,极具阅读和收藏价值。
0 有用 珩珩 2022-03-31 15:33:56
非常好读的艺术入门书,语言简练,画家所处的环境历史背景个人经历都介绍的比较全面,类似的书看过一点更简单的,但这两本让我有了更全面的认知,国内第一次出版到现在也过去了三十年,但对悠长的艺术发展史来说,三十年什么都不会变。
0 有用 Atropos的游隼 2022-02-18 09:27:59
这本书使我对于如何欣赏近现代的画作有了一定的头绪,也大概了解了创作背景。尽管如此,我还是欣赏不来这一本里讲解的那些名画……总体来说,这是一本语言通俗、趣味性较强的艺术知识普及书。
0 有用 佐治淮海居士 2022-05-01 19:12:40
和第一册一样,毫无疑问的经典之作,第一册选了15幅古典主义的名作,而此册选取印象派,野兽派,立体主义的14位画家的14幅作品,上下两册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绘画史。作者在后记中提到,绘画是精神性的东西,所以好好欣赏,好好阅读。
0 有用 桃桃酱 2022-10-30 10:27:53 江苏
非常不错,通俗、易懂,从文艺复兴一路讲到现代派艺术,有简单的创作背景介绍,也有名画结构、细节、宗教文化的解读,比起傅雷激情洋溢的讲课风格,高阶秀尔是儒雅的、娓娓道来的,瞬间觉得自己也能欣赏名画了!不过印象派之后,野兽派、抽象派、立体主义……主题、色彩、结构、内在思想都有显著变化,从再现可见的外部世界转变为表现看不见的内心世界,普通人欣赏艺术的水平跟不上艺术的发展了。
0 有用 sky liu 2022-10-16 14:12:33 江苏
绘画让人忧伤,甚至痛苦、颓废,一个故去的瞬间永远不会返归,一具坚实的肉体不知何时消融于晨露之间,高更的画中人。绘画不止需要一双眼睛,也不止一点思想理论,前者浮光掠影,后者无非智力游戏,还有一点精神、情绪,或未可名之物。批评理论无聊而已。所以莫奈的画只是尔尔,另一种尔尔是理论画。外相的风格,内相的风姿,例如卢梭。个人即是自然。颜色即是大宇宙与小宇宙的中介。蓝与红与死气,如今泛滥着大言不惭的自杀谈论。自杀之事属于神。
0 有用 舒舒 2024-03-13 21:36:03 上海
西方的写实无法达到真正的实,需要结合东方的写意。
0 有用 Rigel 2024-02-29 21:56:27 江苏
一般来说很难用一句话概括讲述西方绘画史的书籍,但本书或许可以总结为:印象派通过色彩分割法将光影写实进行到巅峰,同时引发了画面重量感和实体感的缺失,使三维空间假象在“光的假象”中消失,画面重新趋于平面化。十四路艺术家各显神通走上了争奇斗艳又互为传承的艺术革新之路。 有一段话,特别适合劝告欣赏不了二十世纪艺术特别是抽象主义的群体:绘画不是一种手上的技艺,而是包含感觉和理性的一种精神活动。此话来自列奥那多·达·芬奇。
0 有用 槛外人 2024-01-04 00:10:56 浙江
喜欢卢梭对梦的描摹。 书中对不同画家风格的对比很有意思。
0 有用 推土螃蟹 2022-08-25 00:13:35 广东
从印象派、野兽派、立体主义、抽象派、新造型主义,看到这么多名作的发展,算入门不错的一本。
0 有用 chucklen 2023-02-24 13:31:03 广东
关于艺术的点心、小菜。 莫奈、雷诺阿、塞尚、梵高、高更、修拉,之前看印象派画家时,已经有点了解。 劳特累克,石板画与海报。 卢梭,梦幻般的不真实。 蒙克,恐惧与不安的专家。 马蒂斯,单纯化的色块,没有空间、深度。野兽派。 夏加尔,梦幻般的回想。 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看画需要想象力。 蒙德里安,横竖线条也成画。 毕加索,立体主义。
0 有用 蓦然 2023-04-17 14:27:58 江苏
框架还是挺好的,用的画像素也还不错,虽然没有用铜版纸,但是油画印刷的还挺清晰,列举的人和画都还挺有代表的。总结,从文艺复兴开始,逐渐离谱的绘画史。
0 有用 蛇山的爱子 2023-11-17 09:03:40 广东
三星半
0 有用 罗蜜疯 2023-10-23 19:37:26 北京
很好的艺术鉴赏解读,就像一个朋友拉着你欣赏一幅名画,听作者徐徐道来,一点都不晦涩,十分生动
0 有用 没有羊皮的羊 2023-10-26 21:19:30 江苏
选择的画家与画作有代表性,文字也通俗。通过对一幅重点画作的解读串起了画家的生涯、美术史的演变。适合入门到初阶。
0 有用 id_tt 2025-01-13 10:16:46 上海
简单通俗地介绍了一些近代艺术史名作 《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撑阳伞的少女》《我和村庄》这三幅比较欣赏 抽象派还是不太懂
0 有用 终不灭清光 2024-04-27 21:27:48 广东
第二部一样通俗易懂,精彩,好看值得推荐,可以清晰理解到了绘画史是逐步递进互相影响,虽然到了后面的抽象主义已经开始看不太懂了,但也没关系,刚好近期听看理想,袁长庚老师说了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如果大家真的对思想文化感兴趣,首先要做的,是培养一种“亲近感”。首先要读得懂、读得进去。时间久了,你的胃口和吸收能力都会提升,你会很自然地向高阶迈进。而这个系列无疑是非常适合培养“亲切感”的书。
0 有用 Stargazer.☆ 2024-06-10 00:26:37 上海
第二部也看完了~总体而言我还是更喜欢古典主义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抽象艺术对我而言门槛太高了。 此外,发现本书两处错误。 1. 38页第二段第五行,“维特生计”应改为“维持生计” 2. 70页第二段第二行,年代错误。“1588年10月”从时间上来看应该是1888年。
0 有用 San junipero 2022-11-07 20:27:12 北京
推荐。跟着作者在绘画艺术史中畅游了一遍,十分舒畅。科普了一些不同时期的绘画技法,语言通俗,对绘画内容的描述与解读也引人入胜。虽然花在人物作品背景上的笔墨不多,无法深入了解时代背景,但好处就是没有那些冗杂的历史描述,可以让人全身心集中在艺术精神的欣赏之中。“站在这幅画前静静地回味,欣赏,我们甚至会反过来觉得周围的现实世界是空洞无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