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语录的笔记(22)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qingfan (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高居翰在前言里写,王季迁推崇笔墨,笔墨即画家的歌声。但是高居翰批评,仅凭笔墨鉴定是危险的。因为(大意)“1不论歌声多么优美,观众需要戏剧性。2 如果笔墨类比歌声成立,那么宋元名作,黄公望王蒙的重要山水画,近似的仿作只要笔墨够好,就可以视为第一流作品。事实上从来就没有类似案例。” 看到这里只能叹口气。画古画只有在结构上能仿效的,哪有在笔墨能仿效并且够好的。笔墨几乎是一个人的长相,性格和天性。高居翰不...   (3回应)

    2022-04-21 20:55:34   14人喜欢

  • qingfan (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王季迁讲,赵孟頫的飞白,来自于郭熙的石头轮廓。最近故宫恰好又在展窠石平远图,看到这句话有点醍醐灌顶。 看得越多越觉得王季迁的判断传神。

    2022-09-26 01:08:29   11人喜欢

  • bookbug (三更有梦书当枕,一夜无眠静读诗)

    徐:现在您可否谈一谈,要辨别一个人的声音和笔墨有哪些标准? 王:首先,你要了解什么是好的笔墨。你不能只拿一张所谓好笔墨的样本,去在其他作品中寻找类似的笔墨(如同对印章一般)。当你听到一个声音的时候,也要了解什么使它好,什么使它坏。我们对歌者的要求包含哪些特质呢?他的腔调圆润、呼吸的方式和乐句的自然舒畅,都是我们所要求的。了解中国画,你必须知道好的标准,而不仅只满足于分辨不同的笔法和皴法。笔画就像...

    2022-04-29 11:07:57   2人喜欢

  • 漆园吏玫 (长途跋涉,返璞归真)

    有趣的是,每次提交手稿到出版社都被拒绝,认为这种问答方式是“非学术性的”。小虎心里笑着反问,《论语》、柏拉图式的问答难道也是非学术性的?难道“问学”非学问乎?

    2024-09-16 20:14:06   1人喜欢

  • 安蕤

    打一个譬喻,中国书画中的笔墨,可比喻之为芭蕾舞。因为芭蕾舞步法一定,只是看舞者的姿势美妙与否。也可比喻一个人的声音、所说的话一样,但各人声音有别。因此,每一位面家,都有他的笔墨性格,可据此而判定真伪。笔墨愈多愈容易看,我们不能单凭一笔而鉴定此画属谁。正如我们不容易在电话里只凭一句“喂”而听出对方是谁。笔墨愈好愈容易看,愈坏愈难看。我平生最佩服的是倪云林( 即倪瓒),他的笔墨简到无可再减,但又极其...   (1回应)

    2022-08-23 15:22:18   1人喜欢

  • 音乐派的小飞 (~~)

    高居翰:用另一种方式观看中国画 本书的诞生,有赖于难得的机缘巧合——结合当代数一数二的中国传统鉴赏巨擘王季迁,以及拥有双重语言文化背景的提问者—诠释者徐小虎,她具备知识、热情与耐心,引导王氏道出他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形诸文字的东西。 透露这么多并不符合传统,之所以如此,是为了回应本身就属非传统或传统上不会提出的问题。徐小虎以灵敏而尊重的态度,引出王氏的看法、怀旧与感知,并加以阐释,一一呈现在读者眼前...

    2022-03-16 07:33:48   1人喜欢

  • 梅May (Add color to your life)

    陈洪绶的山水中,画石和树是头等的。我们现在讨论各画家画石头的皴法,目的就是区别他们各自的笔法,我们可以看出陈洪绶画石和画树的方法,其实都是得自蓝瑛。   (2回应)

    2024-08-21 16:43:51

  • 梅May (Add color to your life)

    《溪山高逸》这幅伪王蒙画中,很明显的在笔墨上刻意学王蒙,但是主题一个接一个,死板板地挤在一块,没有自然的生命力,也没有逻辑,笔墨也比王蒙硬很多;反观《春山读书图》上部,笔墨有湿有干、有直有弯,很活泼很自然,笔墨连贯使整幅画有生命、有逻辑。再比较画的下半部。你看《溪山高逸》反复堆起一些圆的石头,样子呆板;《春山读书图》则每一个元素都不相同,而且很连贯、很有组织地连在一起。王蒙画得很自然,但他的模...

    2024-08-21 16:21:00

  • 梅May (Add color to your life)

    元代弹的是二重奏、三重奏,王原祁则像个小的室内交响乐,声音丰富得多。你说得对,他以抽象笔墨作出纯笔墨之美。

    2024-08-21 16:03:40

  • 梅May (Add color to your life)

    徐:这真是一本壮观的册页,我对董的用色感到吃惊,他用红和绿就像在用黑和白,他以颜色来分开一层层石头的轮廓。 王:是的。我在上海看过一本册页《杜甫秋兴诗册八开》,他一点儿墨也没用,所有构图都是用颜色来完成的。 徐:啊,这是真迹?我不相信。 王:绝对是的。这种画不太寻常,但他偶尔也做没骨画,他说是仿六朝画家张僧繇的笔意,他用青绿仿过一幅张僧繇的。他有时会用大量的红色、赭色和绿色作画,现在这些作品非常难...

    2024-08-21 14:46:27

<前页 1 2 3 后页>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画语录

>画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