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黑暗 短评

热门 最新
  • 10 murmur 2022-04-04 23:17:55

    我会再次看到满天繁星…吗?

  • 2 Mr.Craner 2022-02-10 11:40:54

    我们对抑郁症了若指掌,它由神经递质的化学作用引起,随后的应激反应导致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的损耗以及皮质醇的分泌,各种化学物质此消彼长,使大脑产生剧烈的痛苦;然而我们对抑郁症又一无所知,翻遍字典,找不出任何词句可以准确形容那种困倦、麻痹、恐慌与衰竭的混合体,感受从未在人群之间被真正传递。在这个意义上,虽然外界的支持很重要,但对抗抑郁症的过程却永远是私人的。他必须真正明白—— 其实自己很重要!

  • 7 于是 2022-02-25 13:59:58

    对病名的不满深得我心~

  • 3 恰妮斯虫 2022-01-28 20:21:53

    抑郁症患者的自白。尽管抑郁症的具体形态难以描摹,但足够丰富的个人经验说不定可以给无法体悟的人们多一点理解,也或许可以照亮其他同样有着心理疾病的患者的心。

  • 2 匿名用户 2022-03-27 21:53:25

    一本十分主观的关于抑郁症的书

  • 5 金毛玲 2022-03-20 00:17:18

    “但如今,我的想法已决然不同,现在我已经确切地知道,明天,也可能是后天,但绝对不会是太过遥远的未来,当病痛再一次降临,我将被迫对那个哲学的根本问题,给出至少是我自己的答案——我生不如死。”

  • 2 乔小白 2022-02-11 20:22:30

    如果是那么容易可以用言语形容的痛苦 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不了解抑郁症了 他们不是没有同理心 只是这不是健康的人能有的体验

  • 0 LEE WAN 2022-02-08 23:44:24

    太短,觉得意犹未尽。1990年代真诚写出自己的抑郁症经历,应该算是很早去污名化抑郁症了吧。

  • 0 leonreno 2022-02-15 01:46:56

    一个抑郁症患者的自我剖析,从发病到痊愈之间的感悟。精神类疾病不像其他疾病,痛苦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大部分人甚至做不到抱有同理心,但斯泰隆成功的将这份绝望与痛苦告诉世人。

  • 4 杲朹 2022-03-21 09:10:08

    比起《正午之魔》体载量更小的一本书。《正午之魔》更偏向于“治疗过程记录”,这本《看得见的黑暗》更偏向于“个人感受体验思考”。 第九章的一句话:一定得有人让他们相信,等到疾病走完它所有该有的程序,他们就能渡过了难关。让我印象深刻。

  • 1 熊丹毅 2022-02-17 08:34:14

    我们便走了出去,再次看见了满天繁星。

  • 0 简单E 2022-02-27 06:54:20

    很多,我们所谓听说的事,带来的不理解或是轻描淡写,可能,并不是我们缺乏同理心,而是因为无法想象这所谓听说的事本身的痛苦程度。 在我们人生的中途,我发现自己步入的是一片幽暗的森林,因为我已把正确的道路迷失。若,我们走了出去,便,再次看见了满天繁星。

  • 1 鸸好学 2022-02-26 23:46:00

    “一定得有人让他们相信,等到疾病走完它所有该走的程序,他们就能渡过了难关。” “我们便走了出去,再次看见了满天繁星。”

  • 1 到远方去 2022-03-02 17:47:23

    这本书绝对可以列入我的22年度前10,不是因为他写的有多好,而是他真的可以让大家的很直观的走近抑郁症的世界,希望有朝一日,大家可以不带有色眼镜看待抑郁症患者。

  • 0 帅气土豆 2022-03-03 23:18:50

    抑郁症是一种难以想象的痛苦经历,换一个能给人带来安全感、使人平静的环境会有帮助,作为亲友或想要提供帮助的人,热烈而虔诚的支持和鼓励是必不可少的,最后要相信,等到疾病走完它所有该走的程序,就能渡过难关

  • 0 小矮子 2022-02-10 19:04:29

    具有文学性的自白。

  • 4 不知所谓 2022-02-03 14:22:40

    不是懦弱,只是痛苦得无法忍受 | 对自杀的理解那部分很值得一看 | 不能代替治疗,但个体经验是黑暗中的一星火光,这也许能扩展到所有文字记录的意义

  • 5 药罐子的日常 2022-01-27 16:17:51

    曾经在国外求学的时候 也曾有过无限接近看得见黑暗的时光 有那么一段日子 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白天睡不醒 夜里睡不着 书也看不进去 常常泪水洗面 走进黑暗可能很容易 但是远离黑暗要付出太多太多 希望你可以走出黑暗 再次看见满天繁星

  • 4 廃酒. 2022-01-23 17:04:28

    三年前我确诊为抑郁症,事实上在此之前我就隐隐约约觉得自己心理是有问题的,在此前不断挣扎和堕落的求学过程中,我饱受抑郁症的困扰和折磨,它让我痛苦、颤抖、悲伤,甚至想结束自己的生命,我知道自己与生俱来的悲观因子加上原生家庭带来的黑暗,注定让我走上抑郁这条路。两年前医生告诉我我不只有抑郁,还伴随着躁狂,我知道这种类似于精神分裂的解离症完美概括了我,它可以形容我的一生,又不可以。我也会将躁郁的感受记录下来,用诗歌、用小说,用随笔散文等等方式,甚至尝试画画,虽然我的画作不堪入目,难登大雅之堂,但它确是短时间内我的某种发泄方式。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我能彻底摆脱这种情感障碍,我有预感它会伴随我的一生,就像我养的一条大黑狗和金狮子一般。我也不知道推开门后,是否能见到满天繁星,我希望如此。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