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髓地狱 短评

热门 最新
  • 1 right 2022-11-18 15:45:44 北京

    囫囵吞枣重读。这版比封面画人脑那本感觉好读一些。还是有点絮叨了。虽然感觉是作者有点想炫技,比如使用多种文风文体,还用唐代历史,但是故事内核感觉还是非常日式。最后的时间转接,感觉有点生硬。推理元素被絮叨冲淡了。(可能是由于桥姬玩到一半决定重读吧)(内封是橙色的,很温暖的感觉)(在国图)

  • 0 陆言言 2022-10-28 11:59:11 上海

    看个开头和结尾就行了,中间一大堆自言自语的口语式论文纯属废话。心理变态可以遗传的,所以精神病禁止结婚生孩子啊。九相图不是日本人画的么,套在唐代画师身上真没必要,知道作者懂点中国历史行了吧。

  • 0 obepkgmm 2024-01-21 10:21:20 河北

    就是说在众多文豪的作品里只能占据一个狭小位置的推理小说,是不怎么精彩的。全片冗长,语言缺乏令人沉浸阅读的美感,也不值得思考。最后可以用50个字总结此等神经病言论。

  • 0 多默 2024-03-07 02:50:26 上海

    被刺客信条贴脸抄袭设定(本书介绍设定时也追溯到了古埃及的记录),被罗马假日融梗(是的,女王别低头王冠会掉就是出自本书),剩下的就不用多说了吧

  • 0 内丘神码 2024-03-24 19:37:16 河北

    战前的推理小说,大名鼎鼎,但意外地不是很对如今读者的口味。这版偶有错字,整体而言做的不错。没想到大师有点反同,不过腐女里面疯疯癫癫的那些应该没能力读这书。对精神病学治疗现状(就是没有治疗)的批判很有价值,这个说到底还是得在科研上寻求突破,伦理上是没法解决的。根据遗传中心法则心理遗传是不可能的事,导致我读得很别扭。日本人是真喜欢杨贵妃的故事啊

  • 0 美丽的怪物 2022-09-03 23:21:14 云南

    断断续续地看,故事不错!

  • 0 好多鱼 2023-07-13 16:18:46 浙江

    太啰嗦太自大啦

  • 0 DeviouslyWeird 2023-08-23 13:15:10 北京

    讲了不少跳脱了时代局限性的哲理,但主人公一个个都神神叨叨的,而且输出观点的时候常常形式重于内容。看了一半实在看不下去了,跳着大致看完了。剥离了观点输出之后的故事很平庸,观点输出本身又只不过是伪装成哲学的伪科学和在自负中痉挛的狂躁说教,实在令人作呕……唯一的加分项大概是写作年代。

  • 0 老妖 2023-07-14 21:58:45 湖南

    吴青秀的故事太吸引人了。整个故事而言,在那个年代,梦野久作还是很超前的。

  • 0 灵儿在教书 2023-07-21 14:20:45 福建

    难怪宫崎骏非常喜欢这本推理小说,确实很独特。想不到结尾那么脑洞大开!

  • 0 蒜蒜蒜蒜蒜蒜蒜 2023-02-01 20:20:00 河南

    原来还是吴一郎啊

  • 0 那么那么 2023-02-21 11:57:08 广东

    这是什么原始人文学,点子俗烂,立意幼稚,翻译更是一坨狗屎。

  • 1 歌留 2023-02-28 23:10:37 江苏

    想读脑髓地狱的话,建议不要买这版。一开头就有错译。比如这句话,白い、新しいゴワゴワした木綿の着物が二枚重ねて着せてあって、短かいガーゼの帯が一本、胸高に結んである。杨珍珍版:我穿着两层崭新的粗糙的白色棉布和服,胸前系着一条短短的纱布带子。林敏生版:我身穿洁白、崭新的蓬松双层棉布和服,胸口系着一条短纱布带。刘剑版:我此刻身着崭新的白色双层棉宽松款和服,胸口则系着一条短短的纱带,吕灵芝版:我身上穿着两层洁白崭新、浆得硬挺的棉布和服,一截纱布短腰带高高地系在胸下。詹慕如版:我身上叠穿着两件还硬邦邦的簇新洁白棉衣,一条短纱衣带系在胸口高处。只有这版译成了:只见我身上穿着两件僵硬的白色和服,外罩一件短纱衣。噗。

  • 0 京极堂 2024-04-08 21:40:21 江苏

    战前奇书,发表于1936年。“奇”这个字有褒义有贬义,褒义的是形式新奇,贬义的是不走正道。卷首语和开篇的段落很吸引人,对精神病的研究关乎社会黑暗。但是全书只是隐晦地举出了几个观点,没有实质性论证,这就有点难以服众。似乎雷声大,雨点小,标题写的大,却没有实质内容。至于最后部分,在抖音看过类似解说,提前知道了事情概况,但也很出乎意料,直至最后才讲出完整的故事。总之,很难对本书产生喜欢之情,有点空洞,有点大话了,作者的表达方式,有点不尊重读者,只是自言自语罢了,但毕竟年代久远,那时候可能是真正的奇书。

  • 0 瞎写的读者 2023-07-23 22:38:16 山西

    一般吧……

  • 1 APARTNESS 2022-09-06 23:08:57 广东

    这本书结合其创作背景不得不说是非常前卫,在当年那个精神科学尚未成熟阶段提出了很多有哲思的观点。风格比较鲜明,不管是中间几章非常个人化的论文,抑或是整个推理过程的模糊与反转。我倒觉得这种对凶手对受害者各自身份的模糊非常有意思,可能这也是这本书在日本推理小说界地位比较高的原因。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结尾回到了胎儿之梦上,完成了情节的闭环,也带来了命运与轮回的沉重感。

  • 0 茶子 2023-06-02 14:29:57 浙江

    阅读体验不太好,好多论文式叙述看的人昏昏欲睡,看的自己快成神经病了,结尾篇章故事性还不错。

  • 0 山得利污龙茶 2024-02-29 00:16:26 上海

    建议跳过中间两百页,信息量全在最后一百页,读的脑子都要溶解了,这五星完全是给到最后一百页的。前面看得怀疑人生 我捋一下10月20日是吴一郎醒过来发生整本书对话的时间,他跑出去街上再回来正木看到千世子留言决定自杀,下午就跳海了,再然后11月20号吴一郎又从监狱醒了过来这时候是把10月20号的情景全部投射了一遍,最后清醒过来撞死在监狱里。 正木自杀原因一是吴一郎没完全治好,二是知道是自己的亲儿子了,三是被儿子说的话扎到心了。若林一开始的对话是11.20真实发生的,吴一郎通过明信片意识到若林就是W,而自己也在被若林操控的路上一去不复返了,若林也是坏人,整个事就是这么个悲剧:正若的邪恶实验害惨了吴家人,唯一停手的办法就是吴一郎自尽。

  • 0 Nay Cheung 2023-02-28 23:52:56 福建

    因传说引发的实验令人毛骨悚然。

  • 0 裆下攻击 2022-08-03 11:49:49

    不好看,还是我看的这个版本不对?等我二刷再来改评,看得太快了感觉有点没看懂,尤其中间博士写的几篇文章更是让我读不下去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