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高分书籍是否名实相符(一) (无心恋战)
- 生活中永远保持期待:好书追寻中 (无心恋战)
- 九分以上中国文史哲著作(乱序) (司空宅星)
- book, print, textuality, and media (Agere)
- 书单|人文万象 (豆瓣读书)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63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中国印刷史新论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3.141592653589 2022-03-28 14:38:25
手把手教你看版本
10 有用 文禾斗 2022-01-12 23:04:55
有时候,读着感觉是,他是真的想手把手教你辨析版本、考证印刷。期待艾老师尝试出一本纲要性、系统性的著作。
1 有用 方塘 2022-04-09 22:21:54
一如既往的好,与辛德勇《中国印刷史研究》各有千秋,辛氏长于文献考据,艾氏更注重书证,以书论书,其鉴定方法把物理与人情很好的结合起来,有典范效应。头脑清楚,文字也亮堂。
0 有用 素心 2024-03-15 19:30:36 浙江
讲的很细致,尤其对于版本鉴定,活字印刷本鉴定的讲述浅显易懂且平时可靠,是作者多年经验和学识的凝结,补充了黄永年书中留白部分。对于学界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如印刷术起始时间断限、活字磁版、泥版这些前人略略提及未曾明晰的问题也做了深入细致的考察,纠正了既往的谬误
2 有用 一头文猪 2022-03-22 02:06:32
活字大王
0 有用 悟 劼 2024-08-25 23:22:26 贵州
本书所收诸文不仅明确了印刷史研究的技术史定位问题;还力图对古籍鉴定方法进行科学且系统的总结,从而使其由较为主观、神秘的“观风望气”向更为客观严谨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古籍鉴定原则转变;更通过对在中国古代活字印刷术始终没有取代雕版印刷术的原因进行详细辨析,明确了活字印刷术的技术特点和社会定位,从而揭示了印刷史上不同印刷技术的应用领域分野及其发展规律。E老行文固然雅致温和,读来兴味良多;但成文不在一时,心气... 本书所收诸文不仅明确了印刷史研究的技术史定位问题;还力图对古籍鉴定方法进行科学且系统的总结,从而使其由较为主观、神秘的“观风望气”向更为客观严谨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古籍鉴定原则转变;更通过对在中国古代活字印刷术始终没有取代雕版印刷术的原因进行详细辨析,明确了活字印刷术的技术特点和社会定位,从而揭示了印刷史上不同印刷技术的应用领域分野及其发展规律。E老行文固然雅致温和,读来兴味良多;但成文不在一时,心气因缘难合,部分文章和整体结构难免有散漫之嫌。 (展开)
0 有用 竹元 2024-05-04 16:38:46 上海
评分虚高,遑论称新。
0 有用 十四 2024-04-30 15:02:08 上海
3.5星 书是往期论文结集。时间跨度十多年,用“新论”二字值得商榷。 一以贯之的是作者一分证据一分话,细心观察,合理推断的研究精神。从书叶的版面上“观察比较”出细致的证据得出观点,这一分眼力需要日积月累的经验和广博的学识。部分内容或许在其他地方读过,但几篇关于铜板活字的讨论和严复版权意识及维权的书写是较为有趣的。对于铅印、蜡纸油印和连四纸等也稍有旁及,倒是不错。 整本书是碎... 3.5星 书是往期论文结集。时间跨度十多年,用“新论”二字值得商榷。 一以贯之的是作者一分证据一分话,细心观察,合理推断的研究精神。从书叶的版面上“观察比较”出细致的证据得出观点,这一分眼力需要日积月累的经验和广博的学识。部分内容或许在其他地方读过,但几篇关于铜板活字的讨论和严复版权意识及维权的书写是较为有趣的。对于铅印、蜡纸油印和连四纸等也稍有旁及,倒是不错。 整本书是碎片式的散论,用“中国印刷史散论”或者“中国印刷史偶得”类似的书名,或许更为切合。提及雕版活字工序时,是否用“刷印”更妥帖? 另,书局出版的此书附有清晰配图,是本书一大亮点。然而印刷墨色较淡,字体笔画较细,好在字体较大。 (展开)
0 有用 凝云不流 2024-04-30 14:23:34 上海
手把手教着鉴定活字。
0 有用 光葫芦 2024-04-03 13:42:52 北京
授人以渔,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