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簡介
岸本美緒
御茶水女子大學名譽教授。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科學研究科博士課程肄業。
1952年生,專長為明清史。
【主要著作】
《清代中國的物價與經濟變動》(研文出版,1997)
《東亞的「近世」》(世界史Libretto 13)(山川出版社,1998)
《明清交界與江南社會──17世紀中國的秩序問題》(東京大學出版會,1999)
《風俗與時代觀──明清史論集1》(研文出版,2012)
《地域社會論再考──明清史論集2》(研文出版,2012)
《中國的歷史》(筑摩書房,2015)
作者簡介
平山篤子
帝塚大學名譽教授。1951年生,專長為西班牙近代海外發展史。
【主要著作、譯作】
《西班牙帝國與中華帝國的邂逅──十六.十七世紀的馬尼拉》(法政大學出版局,2012)
“Convivencia beneficiosa o cohabitacion hostil”Nueva Espana: puerta Americana al Pacifico asiatico(1singlos XVI-XVIII)(Universidad Nacional Autonoma de Mexico, 2019
胡安.希爾.費南德茲(Juan Gil Fernández),《紳士與武士──16.17世紀的西班牙與日本》(叢書.Universita 693)(擔任翻譯,法政大學出版局,2000)
丹尼斯.弗林(Dennis Flynn),《全球化與白銀》(YAMAKAWA LECTURES 7)(合譯,山川出版社,2010)
城地孝
同志社大學文學部助理教授。1978年生,專長為明清史。
【主要著作、論文】
《長城與北京的朝政──明代內閣政治的發展與變遷》(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2012)
〈明末的弓術書《武經射學正宗》及其周邊〉,三木聰編《宋─清代的政治與社會(暫譯)》(汲古書院,2017)
〈咸寧侯仇鸞的周圍──做為十六世紀的商業化時代之明朝政治考察參考〉《史林》第96卷第3號,2013
〈沈雄森再論〉《文化學年報》第66輯,2017
〈《武經射學正宗》的傳入日本.翻譯.散布〉《史朋》第50號,2018
真下裕之
神戶大學大學院人文學研究科副教授。1969年生,專長為南亞史。
【主要著作、譯作、論文】
〈蒙兀兒帝國印度的抄本與繪畫〉,小杉泰.林佳世子編《伊斯蘭 書籍的歷史》(名古屋大學出版會,2014)
〈顧特卜沙希王朝的起源相關諸論及其周邊──印度洋西側海域的人口移動諸面向〉《西南亞研究》86(2017)
〈阿布勒法茲(Abu'l-Fazl ibn Mubarak),《阿克巴治則》(Ain-i-Akbari)譯註(7)〉《紀要》(神戶大學文學部)46(合譯,2019)
堀井優
同志大學文學部教授。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系研究科博士課程畢業(文學)。
1965年生,專長為中世紀及近代中東、歐洲關係史。
【主要論文】
〈16世紀鄂圖曼帝國的條約體制之規範結構──以杜布羅夫尼克、威尼斯、法國為例〉《東洋文化》第91號,2011
〈威尼斯人領事眼中的埃及與其周邊──16世紀的商業與行政〉,鈴木董編著《鄂圖曼帝國史諸面向》(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2012)
〈近世開羅的歐洲人〉《歐洲文化史研究》第15號,2014
〈16世紀後半.17世紀前半的鄂圖曼帝國──與威尼斯的條約規範之結構〉,川分圭子、玉木俊明編著《商業與異文化的接觸──中世紀後期至近代歐洲國際商業的誕生與發展》(吉田書店,2017)
Religious Minorities and Foreigners in Ottoman Cairo, K. Fukasawa, B. J. Kaplan, P.-Y. Beaurepaire (eds.), Religious Interacitions in Europe and the Mediterranean World: Coexistence and Dialogue from the Twelfth to the Twentieth Centuries, London & New York, 2017.
和田光司
聖學院大學人文學部教授。1958年生,專長為法國近代史。
【主要著作、論文】
〈17世紀初期法國的國王與新教〉,甚野尚志、踊共二編著《中近世歐洲的宗教與政治》(Minerva書房,2014)
〈喀爾文教派的發展〉,森田安一編《歐洲宗教改革的連續與斷裂》(教文館,2009)
〈現代法國、新教與「寬容」言論〉,深澤克己、高山博編《信仰與他者──寬容與不寬容的歐洲宗教社會史》(東京大學出版會,2006)
〈南特敕令──史料與內容〉(上、下)《聖學院大學綜合研究所紀要》第33號/第37號,2005/2007
〈16、17世紀法國的教派共存〉《歷史學研究》810號,2006
薩摩真介
廣島大學大學院綜合科學研究科副教授。
1976年出生,專長為英國近代史、大西洋史。
【主要著作】
Britain and Colonial Maritime War in the Early Eighteenth Century: Silver, Seapower and the Atlantic(Boydell & Brewer, 2013)
《(海盜的)大英帝國──掠奪與交易的四百年史》(講談社選書métier,2018)
叢書監修者簡介
木村靖二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專長為西洋近現代史、德國史。
岸本美緒
御茶水女子大學名譽教授。專長為明清社會經濟史。
小松久男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專長為中亞史。
譯者簡介
李雨青
臺灣大學學士、首都大學東京碩士,曾旅居日本多年。目前從事出版、翻譯工作。
譯有《義大利.海洋城市的精神》、《大日本.滿洲帝國的遺產》、《素顏的孫文》、《袁世凱》、《中國霸權的論理與現實》、《美味方丈記》、《下山事件.最後的證言》等。
0 有用 秋山雪見🍁 2024-01-02 19:22:36 福建
中世向近世转换的特点是绝对王权的巩固和贸易全球化中的白银流通,原本天南地北、各分东西的区域开始逐步加速互动。本来独自发展而走着不同的历史进程时而同步、有先有后,时而根本没有共同性。随着马尼拉大帆船的航路和东部欧亚海域的互市贸易,世界史开始互动后各自的响应也不一定相同,差别性往往也因地而异。但世界史的共同性在日渐增加,同步性的情况也越来越显著。由此,西欧的历史转换也得以影响东亚与印度洋,近世的世界随... 中世向近世转换的特点是绝对王权的巩固和贸易全球化中的白银流通,原本天南地北、各分东西的区域开始逐步加速互动。本来独自发展而走着不同的历史进程时而同步、有先有后,时而根本没有共同性。随着马尼拉大帆船的航路和东部欧亚海域的互市贸易,世界史开始互动后各自的响应也不一定相同,差别性往往也因地而异。但世界史的共同性在日渐增加,同步性的情况也越来越显著。由此,西欧的历史转换也得以影响东亚与印度洋,近世的世界随着货币的流通在转换期内的共通性质与日俱增。 (展开)
0 有用 夜眼陳 2024-01-05 06:46:16 英国
最有價值的部分是導讀與總論
1 有用 Homulilly 2024-03-18 23:09:44 四川
个人觉得是历史转换期系列最好的一本,真正体现了“转换”这一概念。除了德雷克一篇无甚意思外,其他几篇都质量不错。马尼拉航线的开辟真正链接了大平洋两岸,通过人口、白银、商品的频繁交换实现了“全球化的起点”;俺答封贡一方面稳固了明朝边疆,却也加剧了白银向关外流出,对垄断商业利益的追求也催生了关外部落的自我整合;法泰赫普尔的兴废,标志着莫卧儿国家王权的概念化和表现的范式转变——苏菲派魅力和伊斯兰虔诚塑造的... 个人觉得是历史转换期系列最好的一本,真正体现了“转换”这一概念。除了德雷克一篇无甚意思外,其他几篇都质量不错。马尼拉航线的开辟真正链接了大平洋两岸,通过人口、白银、商品的频繁交换实现了“全球化的起点”;俺答封贡一方面稳固了明朝边疆,却也加剧了白银向关外流出,对垄断商业利益的追求也催生了关外部落的自我整合;法泰赫普尔的兴废,标志着莫卧儿国家王权的概念化和表现的范式转变——苏菲派魅力和伊斯兰虔诚塑造的君主制观念,为更普遍的千禧年理想让路;威尼斯与奥斯曼尽管战争不断,却通过合约以及拜罗-领事制度让威尼斯商人得到了苏丹的庇护,并启发了欧洲各国在东地中海的商业投机;随着宗教战争的结束,法兰西在“反西班牙宣传”下重新凝聚起来,重新回顾了法国君主制的宗教与法律传统,完成了宗教和政治领域的整合 (展开)
0 有用 十点下班像过年 2024-01-20 22:07:14 广西
断断续续看完,印象深刻的地方主要是1571年前后西班牙在马尼拉建城、明朝与蒙古的“马市”互通、奥斯曼帝国治下的多元化商贸体系、法国的宗教战争及与西班牙的斗争。但总体来说不认为这些环节被书名完全概括,整本书看完没有感受到白银没有从以上事件中起到的穿针引线作用。
0 有用 夕颜 2025-02-26 21:15:46 江苏
前两章与中国有关,比较有意思。马尼拉大帆船横跨太平洋航海技术普及,正好赶上明朝东南沿海出现纺织品的生产剩余,墨西哥秘鲁银矿开发与航海技术、丝绸瓷器生产和消费正好形成一个全球供应链的萌芽。而明朝解决北虏问题开始互市,导致边境地区防卫体制腐蚀,日本学者定义“商业-军事”集团女真崛起,也受益这股白银贸易的全球化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