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 · · · ·
伊维塔•泽鲁巴维尔(Eviatar Zerubavel),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博士,曾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现为罗格斯大学社会学教授,在认知社会学领域声望卓著,著有《七日周期》(The Seven-Day Circle,1985)、《完美界线》(The Fine Line,1991)、《时间地图》(Time Maps,2003)等。
胡缠,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后赴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电影导演专业。回国后和罗永浩共同创办老罗英语培训,担任英语应用能力部门主管和托福雅思的主讲教师。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沉默是金,人们常说。这话还被写成大字,镶在框里,贴在很多墙壁上。人们用它来告诫自己:言多必失,少说多做,祸从口出,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总之,能闭嘴的时候就闭嘴。 但是马丁·路德金说:历史将记取的社会转变的最大悲剧不是坏人的喧嚣,而是好人的沉默。 这是一本关于沉默的书。 这显然是个非常有趣的话题。我们习惯于关注言说,因为言说总是在推推搡搡试图挤进我们的视线,但在言说和言说的缝隙之间还有沉默。沉默正如言说,也有不同的光泽、质材、结构、密度,也千折百转,也惊心动魄。当恋人相拥坐在河边的晚风中,它几乎是优美的,但在另一些时候,它可以象一把刀子,切割人性暴露其中的血腥。 历史上无数悲剧源于集体沉默。二战期间,普通德国人大多已经隐隐知道那些被推上火车的犹太人的下场,但是他们对此不闻不问,照常买牛奶面包,上班下班,并对迎面走来的邻居温和地问候“早上好”。文革期间,当学生们用皮带抽打老师、或者造反派暴力批斗“走资派”时,也有很多围观群众感到不忍,但他们只是默默地回过头去。今天的中国,朋友们聚餐,点龙虾鱼刺燕窝,结账的时候在座的人中有公职的那位“要一张发票”,这上万块钱的餐费最后摊到了谁头上,不会有人追问。 “房间里的大象”,在英文里,意指所有那些触目惊心地存在却被明目张胆地忽略甚至否定的事实或者感受,用作者泽鲁巴威尔的话来说,就是那些“我们知道,但是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该知道”的事。“皇帝的新装”是个典型的“房间里的大象”,但“皇帝的新装”只是个隐喻。在一个电视相亲节目中,嘉宾们七嘴八舌分析某个相亲失败的男人哪句话说错了、哪个表情不当,却绝口不谈他的职业是厨师或者鞋匠的事实,这时候,电视屏幕里站着一只大象。成百上千个人坐在一起煞有介事地开会,但谁都明白这个会只是个橡皮图章而已,在那个会议厅里,同样站着一只大象。 泽鲁巴维尔试图分析“房间里的大象”现象的起源和后果。有些时候,沉默也...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我们憎恨打破沉默者的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挑战了被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何为图景何为背景的结构安排,从而扰乱了我们认知上的平静状态。更重要的是,他们还企图强迫我们承认那些我们为了免于受伤害或不安而可以忽略的事情。(中略)人们在遇到挑战自己已经形成的自欺世界观的信息时,经常会感到不安。很多人宁肯相信这种幻觉,也不愿相信痛苦的现实,并因此珍惜人的“做鸵鸟的权利(自我欺骗)”。通过“无知是福”和诠释约翰•列侬的话——如果闭上眼,生活会变得更轻松,他们总结说,“你不知道的东西不会伤害你”。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3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房間裡的大象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7 条 )

集体沉默 | 皇帝的新装 房间里的大象
沉默 1 集体沉默的定义: 沉默不是金,沉默是帮凶,是合谋,是有意的选择。是选择去不看,不听,不说。在希伯来文中,沉默和瘫痪的词根是同一个。真正的沉默,是顾左右而言它地去掩盖,通过聊聊天气,聊聊工作,不聊房间的大象(巨大,行动迟缓的真相)。瓦解道德,最快是不讨...
(展开)


本书是关于集体沉默的第一本完整研究著作。本书从英语谚语“房间里的大象”入手,从社会学角度剖析人们私密生活和公共生活中,对于某些显而易见的事实,集体保持沉默的社会现象,作者将之称为合谋性沉默。作者阐述了合谋性沉默的成因、组成形式、参与者的动机和表现,以及这种沉默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并探讨了打破沉默的可能和方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伊维塔·泽鲁巴维尔(Eviatar Zerubavel),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博士,师从“20世纪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现为罗格斯大学社会学教授。在认知社会学领域声望卓著,2000-2001年任美国社会学协会文化板块主席,2003年获古根海姆奖,2007年获社会学杰出教授称... (展开)
沉默,需要所有人配合
说话,只需要一个人发声;而沉默,需要所有人配合。 明明应该是后者难度更大,可当下社会的某些时候,大家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配合。不禁想起了《皇帝的新衣》里赞美的众人和那个敢于喊出“他什么也没穿”的小孩儿。 关于“碰瓷”、“公交猥琐”、“校园暴力”……有多少人秉着...
(展开)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1)7.5分 3761人读过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7.0分 50人读过
-
中信出版集团 (2021)7.2分 865人读过
-
预售
-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3)7.6分 597人读过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房間裡的大象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