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记 短评

热门 最新
  • 6 繁文 2022-06-03 18:32:26

    叙事方式较为单一,例行叙事为先,感慨抒情收尾,尤其是抒情内容多有雷同。小说笔法颇重,不少篇目已脱离纪实写作的范围。书名《回乡记》倒不如改作《赣江以西》,书中“赣江以西”频繁出现,而实指不过作者故乡及周边乡镇。 全书用硬精装,内文却用轻型纸,行距宽松,天头窄而地脚阔,偶有错字。 此外,有一处读来颇为诧异: 书中第24页,作者自云:我有一颗慈悲之心,乐于助人,平生唯有行善从未作恶;坚忍不屈,……,从不轻言放弃;急公好义,多年来……为底层苍生代言。 是否当真,不得而知。

  • 1 击空明兮溯流光 2022-09-27 00:27:01 广东

    行文和意蕴仿佛是从语文卷子的阅读题上长出来的,不深不浅,忧思类同。作为对老家的记录,倒也许恰到好处

  • 0 江海一蓑翁 2022-02-25 20:56:27

    作家江子关于自己家乡——江西吉水一座普通村庄的非虚构随笔合集,有三个层面的写作维度——一是围绕走出家乡的诸多乡人几经浮沉的人生经历,展现人生之无常与命运之难测;二是通过自己和乡人离开家乡、在各个城市里打拼、成长、彷徨的群像故事,用文学化的方式和微观化的视角,呈现当代中国城市化、现代化的壮阔进程;三是通过自己和乡人、以及各自的祖辈与后辈在城市与乡土之间徘徊、周折与踌躇的复杂心绪与生命历程,呈现城乡二元机制的时代大背景对于每一位从乡村走向城市的国人及其家庭的巨大影响。基于其真诚而质朴的文字、细致而深情的记录、以及本能而敏锐的思考,这样一部优质作品,在当代中国“城市与乡村”主题的文学场域中,理应占有一席之地。

  • 0 一路看来 2022-11-16 15:28:38 湖北

    乡土话题已经模式化了,走出故乡、回到故乡,望故乡、思故乡,同时又不得不接受故乡已经成他乡的事实,时代在发展,世事在变化,人也在逐渐老去,可终究有点乡土情结魂牵梦萦。主题本身没有新意,倒是选材有独特性,真不如叫《赣江以西》,大多数篇目可能就是公众号文学属性,除了《回乡记》中的大伯稍显得出彩一些,个人与时代、城市与农村、个体与家庭,交织在一起,这才是正儿八经的乡土味嘛,购房记、建房记事关个人但于读者而言是是毫无营养,此外第三辑他乡乏善可陈,选进此书似无必要!

  • 0 碧玉 2022-11-24 16:18:30 黑龙江

    外公病逝,回故乡的航班和高铁上读完这本契合场景的书,虽然作者的文笔和叙事较为一般,但也不妨碍我的情绪。相比之下还是更加喜欢梁鸿,我爱读细思深想的记述文字,更具历史感的本土视角往往具备难以抗拒的魅力。但总之,离故土越来越远,其间种种难以表达,希望以后可以写写回乡与离乡的回忆。

  • 2 老麦 2022-09-30 15:21:02 北京

    简单读了描绘作者伯父回乡做电工的一节,不要说和李娟,哪怕和美国人何伟翻译的版本比较,文笔差得不是一点半点,而且行文啰嗦,繁简失控,竟然还能得到矛盾文学奖?不可思议。

  • 0 祝捷巷 2022-12-03 15:19:17 陕西

    同作为江西人,生长在赣水之畔,重宗族重教育以及人口的大量流失,乡村兴建房屋以及空巢化等现状,和我的家乡几乎一摸一样。因此江子的散文,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对江西地域文学的一次补白,现当代文学史上确实很少看到书写江西的作品。其次,我不得不怀疑起作者的写作姿态,文中的叙事笔调一半虚构想象一半纪实,在看到作者对村中人物的描写多是道听途说,从网络、微信、亲人事迹重得来的,其代言的方式以及多家乡人物的命运的想象,可靠吗?有多大程度上是真实的,能代表乡村的全貌吗?此外,对乡村建设过程中乡村现状的揭露与描写,是有一定意义的,但作者并没有进行更深层的思考,抑或是一直在为乡村唱一曲挽歌,为凋敝的村落文化传统与现代化进程中的自我撤离的姿态的反省。然而,这毕竟不是在场的方式。

  • 0 Alex 2022-12-06 01:30:23 江西

    个人经验与时代记忆如果能结合的更好一点更深一点可能将引起更多读者的情感共鸣或心灵共振,个人体验和文本的社会概括性或者还须加强一些。

  • 0 小七 2024-01-31 16:34:03 河北

    离家在外的游子无时无刻不关注着故乡的变化,怕她变得面目全非,又怕她变得衰朽老迈。

  • 0 爲己齋 2024-03-24 12:45:39 上海

    2024.3.24 12:44 与永德新租寓。在微信阅读开了会员读完的。《田园将芜》姐妹篇。

  • 1 辰灰 2022-09-03 09:36:42 广东

    很高兴看到江西籍的作家获得鲁迅文学奖,也开始慢慢关注与我同一片土地生长起来的文字。《回乡记》以省城南昌和赣江以西为据点,通过追溯从故乡到外界的各类事情,反复编织现代社会生活下人们对故乡难以割舍的情感,纪念那融入血脉的故乡情结。

  • 0 季米 2023-02-16 15:29:51 浙江

    以前看过江西作家江子的乡村主题专著《田园将芜》,印象挺不错,这本《回乡记》说是《田园将芜》的续篇,自然也要看一看。《回乡记》以吉水县赣江以西部分区域的历史与现实为描写对象,全面考察了农民进城、传统留存、异乡与故乡、出走与返回、新乡贤的责任与命运等主题,以图呈现乡村的历史与现实,为当下的乡土中国留一份见证。近几十年中国的大变动时期,乡村的变迁非常之大,通过书写江西乡村的变化,可以了解当下的中国。书中写了集资修祠堂、回乡造屋、扫墓、修家谱等具体的事件,充满着乡土的情结,文章选材比较独特,观察和思考了乡村的发展和时代变迁给农村人的命运带来的新的困惑和难题,这些故事里的人物鲜活生动,真实饱满,再现了三千年之中国农耕文明在城镇化和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之剧变。对于同是乡村出来的我读了本书常有同感。

  • 0 Rick 2023-03-11 07:14:28 江西

    同是江西人,对书中有些描述的乡村变化与凋敝感同身受。

  • 0 kevin 2023-07-28 22:17:30 重庆

    《回乡记》 江子 著。 “血缘依然是这个世界最可靠的东西。” “可我写下的何止仅仅是乡土?我宣布我其实写的是悲欣交集的人间。” “人间的出走与返回,永恒与变奏,热闹与寒凉,故乡与他乡,前世与今生,苦难与希冀,逼仄与辽阔,爱与死……愿山河无恙。愿人间温暖。” “村庄如此荒凉,幸存的人们,自然就成了命运共同体。他们被迫彼此相依为命,即使灾难也不能把他们分开。” “风来闭户,雨来关窗,卧听风雨,闲看落花。” “当我们将故乡放逐,故乡也放逐了我们。不管以后我走到哪里,都注定我离故乡会越来越远。这是谁也阻止不了的结局。” “分离之苦,荒芜之忧,平安之患,贫困之难,精神之乱。” “他现在才意识到,那条弯弯曲曲、坑坑洼洼的路,不是可以渡他到理想彼岸的一根苇草,而是一根将他扣为人质的绳索。”

  • 0 低头不看你 2023-10-11 14:01:46 江苏

    那么多的五星是怎么打出来的?这本书实在是够不上五星的水准

  • 0 静风 2023-09-10 21:05:33 广东

    结合自己 点点相似

  • 0 向日葵 2023-07-26 22:11:23 广东

    三星半。 散文中亦有想象,虛實之間皆文學。 以小見大,以淺顯見深邃。

  • 0 weihuadlut 2023-07-23 23:26:40 北京

    离我家很近的县城,被搬上文字,觉得很是熟悉。就是看不太习惯写各种(赣江以西)这种造字

  • 0 朱棣 2023-06-13 23:26:26 上海

    有几篇还行,其他的太碎了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