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在伦敦 短评

热门
  • 11 冰橘柠檬水 2022-05-01 15:39:51

    从中西互相误读的大角度看,这本书并不能提供全新的视角。西方既排华又好奇,中国人有的固守传统,有的拥抱现代。这样的历史叙述笼统而基本正确,已不会有太多讨论的空间。 对这本书,更重要的可能在于将这些误读放在所产生的因素和影响中,细看文学史的具体流变。考察莱姆豪斯的演员或者唐人街的中国毒贩生存状况,又何以能够、如何影响到《二马》的哪些内容,其中体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变化。这样看文学史,是从抽象的文化交融,转为考虑细部深描,并通过对当时文化环境的描绘,完成细部与更宏观主体的连接。老舍在伦敦的经历可谓典型又易被忽略,如果要从当时的整体语境中截取一个片段,当是不错的选择。可以说,《老舍在伦敦》是按此方式进一步思考的一个引子。

  • 6 苏野 2022-05-01 05:59:03

    对老舍的伦敦经历,及前后东西方时代背景、现代主义运动的思想文化语境的简单勾勒,以及其在《二马》中的折射和反应,多为二手资料,且过于简略,对现代主义的单一语言、单一面向、单一时刻的纠偏和克服,说服力有限。

  • 3 光昕 2022-05-30 20:47:54

    学生参与做的书,给我寄了一本。书做得令人赏心悦目,今天下午坐在马路牙子上读完了。除了勾勒老舍的伦敦岁月之外,更是一只上世纪20年代现代主义文化三棱镜 。不过材料显得零散,更像接近杂志文风。

  • 0 小七 2022-05-23 21:43:18

    想象的古代浪漫,虚构的近代黄祸,共同构成了老舍伦敦时期的现代主义。

  • 2 于小狮 2022-05-30 13:41:35

    结论交代,老舍在49年后当选了“全国文联主席”。于是挠头:这不一直是郭沫若的活儿吗?老舍什么时候当过这个?搜了一下,原来是在百度百科上当的。

  • 1 璩白秋弋瞳 2022-11-16 15:54:57 重庆

    其实很多部分和老舍关系不大,算是借老舍的壳去写20年代文学上的东方主义和现代主义吧。柏克的《莱姆豪斯之夜》与老舍的《二马》对比有点意思。7.9。

  • 0 不开挖掘机 2022-09-24 13:29:07 四川

    简直搞笑……这强插进一段又一段老舍是在做什么?

  • 1 Doris 2022-10-18 14:13:40 上海

    这本书太迷惑了,我就想知道老舍在伦敦做啥了,结果打着灯笼都找不到

  • 0 73% 2024-02-29 16:28:33 浙江

    范围太广,对老舍在伦敦的生活经历着墨不多,不太好看

  • 0 幢幢魔影 2024-01-12 00:00:48 广东

    对老舍在伦敦生活的叙述很少,倒是从更大的视角讲起了东西方碰撞的现代主义,对理解《二马》有帮助。另外宝宝一岁生日时随手抓了几本书给她,她抓了这本书。

  • 0 Amanda3513 2024-02-05 13:36:46 北京

    三星半吧,这应该是一篇以老舍及其作品为切入点的现代文学相关的大论文。以老舍在英国的经历和小说《二马》为线索,有些地方还是有点意思。不过这个书名会让人以为是老舍在伦敦的生活日常记录类的传记作品……

  • 0 杰小卡爱摸鱼 2023-06-18 11:38:36 四川

    里面有错误,不过说起100年前的伦敦还是让人很好奇向往

  • 3 bird 2022-05-17 09:50:29

    一份干巴巴、抽的老舍也只剩下骨皮的、尚有些价值的英伦社会研究报告。

  • 0 Mulan 2022-08-20 14:29:07 上海

    略离谱 翻译的锅也有,作者的锅也有,总之比较失望

  • 1 不害怕罐头 2022-08-12 20:05:11

    书名??改成老舍的一生比较好。。看了60页,伦敦写了一页。。。。

  • 1 伦敦没有野狗 2022-08-23 09:41:16 北京

    卖28的话我会打4星

  • 0 我的天才小猫 2022-08-07 17:55:10

    视角很有意思。老舍的域外生活视角。

  • 0 wan 2022-08-27 22:16:20 四川

    原来读老舍先生的《二马》哈哈大笑😂许久,原来源自生活。

  • 0 胡安焉 2022-08-26 09:51:27 四川

    其实直接关于老舍的内容不是十分多,但介绍了上世纪初叶英国的社会文化思想潮流文学主张等方面的一些背景,对比着老舍的经历来读有点意思,增广见闻的一本书。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