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男的一开口就暴露了啊,这黑男作者谈起他女同胞的态度跟虎扑男也没什么两样嘛,也就这点格局了。当然作者在把握白男对黑男的扭曲心理方面还是很到位的,加回一星。
翻译有很多问题,但是比起上一版已经有了不少进步,改是改了但为什么不重译呢?希望以后有重译再版的机会。喜欢这本书的主题,把“黑”和“白”替换掉其实也许人人在生活中都有意无意主动被动戴着面具
看得云里雾里不在状态的一本,不知道是翻译还是怎么回事。就突然想到其实偏见无处不在,他提出的黑人寻求自我主体的概念也是挺有意义的,集体无意识也让人想了想我们本身就有清如玉壶冰这样的说法,是不是对于黑白色天然就有价值倾向判断。重要的应该还是如何应对和降低偏见吧?
嗯法农讲黑人被自动地与性,野蛮,乱伦的生物欲望相联系那部分让我联想到波伏娃谈女性……白人惩罚黑人是在无意识中惩治自身。有的地方没看懂,倒是结尾挺明白的,很存在主义……一生就像射出去的一支不能回头的箭,人只能从行动中获得自由,而不能接受他人手中赠予的自由。自由如果真的有内容,那就必将包含死亡的重量
还是去读英文版好了……(还是说再好好看看精神分析
总体能get法农的意思,东方主义凝视,欧洲中心,自我矮化,刻板印象...不过很多细节还是看得模模糊糊。。。
三星半,翻译扣半分。原作(1952)是后殖民批判的开山之作。作为海外省的法国黑人,法侬由帝国边缘黑人的心理冲突切入,在精神分析、人类学的脉络中,批判性分析相关文本以揭示其论断背后隐藏的种族隔离和等级制偏见。偏见的核心是将有色人种置于文明进化系谱的前现代地位,故以所谓“吃人”习俗、“性旺盛”生理特征等论证之,成为对有色人种的想象。这一偏见并非只存在于白人处,在帝国殖民地,有色人种更被这种文化强制的装置异化为他者、客体,渴望挣脱而不得,最终走向“自我种族主义”的悲剧性冲突。悲剧被黑人和白人共有,来自周而复始的文化再生产机制,这一洞见使作者超越了机械论的殖民批判,避免只关注过去的追责论,而呼吁解除一切压迫的斗争。在去殖民运动轰轰烈烈的年代,作者受马克思影响但态度暧昧,文化批判有力但建设性方案不足。
您好万冰,请问您读自己的翻译吗?
法农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尼采主义者。
翻译十分令人痛苦,痛苦到在大脑里幻想原文。 精神分析话语+感情化的文学写作,读起来如坠云雾。很难滤清作者思路。 整体上还是很有启发。非白非黑的大同世界。
如此昂扬坚决,令“后殖民”的理论操演几乎是对Fanon的另一种阉割。翻译比旧版似有改善,但仍不理想。
能把黑人的humanity翻译成“人文”我也是醉了……
本质就是对拥有资源更多的人的羡慕
很多自我陈述型的表达,看上去很真诚。 也很直白地说出了种族的困境,以及心理学、社会学、哲学、政治学等方面的解读。
本体论,文化建造。
补标2023.6.15 “面对着白人的黑人可以说构成了人道的保证。当白人觉得自己太像机器一样死板时,他们就转向有色人种并向他们要一点人性的养料。”类似于白人为了弥补自身的现代性创伤而对东方/非洲文明采用的还原主义视角。最后的结语很感动,我们有作为个体的,自己的时间性,并非是为了使命,而是“我的生活在自己的生命套索中,我的自由把我抛回给我自己。”
翻译问题太大了!翻译毁书,译者懂不懂后殖民啊!
从《回归故里》找来这本看,但或者文风太飘忽或者翻译太拗口,感受到的共鸣不多。①黑人不应该被置于两难境地:变成白人或消失,他应该意识到生存的可能性。②我不是其他人对我的观念的奴隶,而是我外表的奴隶。是自卑感?不,是不存在之感。③不时地,黑奴为自由和正义而斗争,但总是涉及白人的自由和白人的正义,即涉及由主子们散发出的价值。④我的身体啊,使我始终成为一个提问的人吧!
mark 原作
读得很磕巴,译本简直不说人话,评分针对翻译,原作可打四星。 内容十分详实,远远超出了后殖民主义的领域,涉及到女性主义、精神分析、精神病理学等内容,作者涉猎之广、分析之深,令人佩服。 其次,与其说这是一本种族斗争的宝典,不如说是一本粉碎肤浅的二元论,通向广博与自由的圣经。“人无法在历史中寻得自我的意义。只有当我超越历史的、工具的事实时,我才进入我的自由进程”。
> 黑皮肤,白面具
3 有用 x10 2022-06-15 10:29:20
男的一开口就暴露了啊,这黑男作者谈起他女同胞的态度跟虎扑男也没什么两样嘛,也就这点格局了。当然作者在把握白男对黑男的扭曲心理方面还是很到位的,加回一星。
8 有用 特味小虎煲 2022-03-25 15:20:45
翻译有很多问题,但是比起上一版已经有了不少进步,改是改了但为什么不重译呢?希望以后有重译再版的机会。喜欢这本书的主题,把“黑”和“白”替换掉其实也许人人在生活中都有意无意主动被动戴着面具
2 有用 momo 2022-11-12 11:13:30 贵州
看得云里雾里不在状态的一本,不知道是翻译还是怎么回事。就突然想到其实偏见无处不在,他提出的黑人寻求自我主体的概念也是挺有意义的,集体无意识也让人想了想我们本身就有清如玉壶冰这样的说法,是不是对于黑白色天然就有价值倾向判断。重要的应该还是如何应对和降低偏见吧?
1 有用 小五 2022-11-30 17:27:33 北京
嗯法农讲黑人被自动地与性,野蛮,乱伦的生物欲望相联系那部分让我联想到波伏娃谈女性……白人惩罚黑人是在无意识中惩治自身。有的地方没看懂,倒是结尾挺明白的,很存在主义……一生就像射出去的一支不能回头的箭,人只能从行动中获得自由,而不能接受他人手中赠予的自由。自由如果真的有内容,那就必将包含死亡的重量
0 有用 MoonyLee 2022-09-18 09:38:13 福建
还是去读英文版好了……(还是说再好好看看精神分析
1 有用 一般翼赞员 2022-09-29 17:14:10 北京
总体能get法农的意思,东方主义凝视,欧洲中心,自我矮化,刻板印象...不过很多细节还是看得模模糊糊。。。
1 有用 比港哲啫煲 2022-10-02 23:18:48 北京
三星半,翻译扣半分。原作(1952)是后殖民批判的开山之作。作为海外省的法国黑人,法侬由帝国边缘黑人的心理冲突切入,在精神分析、人类学的脉络中,批判性分析相关文本以揭示其论断背后隐藏的种族隔离和等级制偏见。偏见的核心是将有色人种置于文明进化系谱的前现代地位,故以所谓“吃人”习俗、“性旺盛”生理特征等论证之,成为对有色人种的想象。这一偏见并非只存在于白人处,在帝国殖民地,有色人种更被这种文化强制的装置异化为他者、客体,渴望挣脱而不得,最终走向“自我种族主义”的悲剧性冲突。悲剧被黑人和白人共有,来自周而复始的文化再生产机制,这一洞见使作者超越了机械论的殖民批判,避免只关注过去的追责论,而呼吁解除一切压迫的斗争。在去殖民运动轰轰烈烈的年代,作者受马克思影响但态度暧昧,文化批判有力但建设性方案不足。
0 有用 费德里科维奇 2022-10-22 18:18:28 上海
您好万冰,请问您读自己的翻译吗?
0 有用 HindenburgAsh 2022-12-06 21:45:29 四川
法农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尼采主义者。
0 有用 秋准。 2022-12-11 21:36:17 广东
翻译十分令人痛苦,痛苦到在大脑里幻想原文。 精神分析话语+感情化的文学写作,读起来如坠云雾。很难滤清作者思路。 整体上还是很有启发。非白非黑的大同世界。
2 有用 kmdms 2022-04-27 21:47:38
如此昂扬坚决,令“后殖民”的理论操演几乎是对Fanon的另一种阉割。翻译比旧版似有改善,但仍不理想。
0 有用 山下林 2024-03-04 02:08:59 英国
能把黑人的humanity翻译成“人文”我也是醉了……
0 有用 小玉要努力冲呀 2024-01-04 21:07:25 湖南
本质就是对拥有资源更多的人的羡慕
0 有用 Julia 2023-06-07 13:46:05 北京
很多自我陈述型的表达,看上去很真诚。 也很直白地说出了种族的困境,以及心理学、社会学、哲学、政治学等方面的解读。
0 有用 lili 2023-08-17 23:40:25 北京
本体论,文化建造。
0 有用 dudu波紋疾走中 2023-06-23 00:37:54 广东
补标2023.6.15 “面对着白人的黑人可以说构成了人道的保证。当白人觉得自己太像机器一样死板时,他们就转向有色人种并向他们要一点人性的养料。”类似于白人为了弥补自身的现代性创伤而对东方/非洲文明采用的还原主义视角。最后的结语很感动,我们有作为个体的,自己的时间性,并非是为了使命,而是“我的生活在自己的生命套索中,我的自由把我抛回给我自己。”
0 有用 月子弯弯照九州 2023-06-22 00:33:36 河南
翻译问题太大了!翻译毁书,译者懂不懂后殖民啊!
0 有用 王多卡 2023-08-23 07:49:51 北京
从《回归故里》找来这本看,但或者文风太飘忽或者翻译太拗口,感受到的共鸣不多。①黑人不应该被置于两难境地:变成白人或消失,他应该意识到生存的可能性。②我不是其他人对我的观念的奴隶,而是我外表的奴隶。是自卑感?不,是不存在之感。③不时地,黑奴为自由和正义而斗争,但总是涉及白人的自由和白人的正义,即涉及由主子们散发出的价值。④我的身体啊,使我始终成为一个提问的人吧!
0 有用 无限粒子 2023-11-20 20:53:20 河南
mark 原作
0 有用 艾荣 2022-08-13 17:37:28
读得很磕巴,译本简直不说人话,评分针对翻译,原作可打四星。 内容十分详实,远远超出了后殖民主义的领域,涉及到女性主义、精神分析、精神病理学等内容,作者涉猎之广、分析之深,令人佩服。 其次,与其说这是一本种族斗争的宝典,不如说是一本粉碎肤浅的二元论,通向广博与自由的圣经。“人无法在历史中寻得自我的意义。只有当我超越历史的、工具的事实时,我才进入我的自由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