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交通研究中心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主要从事交通模型、轨道交通客流预测、交通大数据等方面研究。近年来先后主持和指导30余个城市近百个轨道交通客流预测项目,涵盖线网规划、建设规划、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PPP、运营前等各个阶段。参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10项,其中在轨道交通客流预测领域作为主要起草人参与国家标准GB∕T 51150-2016《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规范》和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 786-2011《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客流预测规范》的编写,并在《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导则》、《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设计规范》、《市域快轨交通技术规范》等标准中负责客流预测章节的撰写。以第一作者在交通主流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获2013年度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优秀论文、第十六届COTA国际交通科技年会优秀论文。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技进步奖、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学技术奖、北京公路学会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
张源,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交通研究中心交通模型部部长、高级工程师、项目管理专业人士(PMP),硕士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专业,曾就职于美国费城特拉华谷区域规划局(DVRPC),现主要从事交通规划、交通模型、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等方面研究,近年来主持或参与国内外20多个城市的交通规划、交通模型、轨道交通客流预测、轨道交通前期咨询等类型30多个项目,曾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北京公路学会科学进步奖。
廖唱,2011年硕士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现就职于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交通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客流预测、交通模型、交通衔接等方面研究,近年来参与全国20个城市约40个相关项目,获得北京公路学会科学进步奖。
杨超 高级工程师,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现就职于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轨道交通客流预测、交通模型和交通规划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完成国内二十多座城市的轨道交通客流预测、交通规划、交通模型、交通调查、交通影响评价分析的项目40多个,获得两项北京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