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钻石一样闪耀 短评

热门 最新
  • 3 雅鸦湖居士 2022-03-26 11:18:07

    陪伴了许多排队做核酸的时间。之前就听说晓维老师在写小说,看到封底“一个年轻人为了追逐心爱的女孩,到她居住的小区租房,开了家旧书店”,以为是Christopher Morley的The Haunted Bookshop那样的故事。确实没想到是一封写给青春的长信。再小的决定都可能改变人生:“如果晚上给金鱼喂下一颗钻石,第二天早上醒来,你会发现,整个房间被一条通体发光的白鲸撑满了”。

  • 5 宫爵 2022-03-20 20:49:36

    读完了《像钻石一样闪耀》,为了一个喜欢的女孩,到她居住的小区开了一家二手书店。 和书📖有关的故事我都会读,这本书当然不会错过,一个人的青春和随后人生中最具有无限可能的10年时光,把这一切都倾注在那个初见便深爱的人身上,最诚挚最炽热的爱就像钻石💎一般闪耀,一切只因那是你。 人到中年就该向现实妥协吗? 生活从来都不容易,在你一无所有时所读的书,看的电影,听的音乐,那些理想的美好,为什么等你拥有的越来越多的时候你会忘记他们,向现实妥协,改变的从来都是你自己,生活没有逼迫你做任何事,一切都是欲望和比较在作祟,当一切破灭,你只会借口现实的残忍。 好在还有书📚,它会告诉我做自己,我们本就是钻石💎,我会闪耀不是因为别人,只是因为我就是我

  • 2 sean励 2022-02-14 08:27:01

    青春总有遗憾。陪你跋山涉水,却到了分别的驿站;一起发疯欢笑,却最终泪洒心头;决绝地扭过头,把背影留给那个真心对你好的人。书常有,人不在。如何面对遗憾,看完此书也许会有答案

  • 1 有书共鸣 2022-02-18 13:36:45

    会用文字讲故事,好看。

  • 1 鱼泡泡 2022-03-08 17:49:53

    第一次阅读陈晓维老师的书,他讲了一个故事,好像是关于爱情的,可又不是他和她的爱情。 故事起源于高岭和厉小卷在毕业前一个夜晚的吻,对于她来说好像不留痕迹,对他来说却影响了他整个毕业后的轨迹。他离开了家乡,离开了体制内的工作,到北京干起了卖旧书的工作。他永远扮演着她的陪伴者角色,看着她走固定的路线去坐公交,看着她决定去国外继续深造,看着她和别人恋爱。 现在很多这样的故事吧,身边是一个人,心里是另一个人,总是对每个人都不公平。

  • 1 大江大河 2022-05-14 01:03:52

    评分不真实。每写一个可有可无的品牌名,一本毫无引用的书名,一个毫不相关的地名,都彰显着作者的不自信和羸弱。

  • 4 momo 2022-02-12 23:00:41

    “每读完一本书,就把它烧掉。种一棵苹果树。早早起床去看晨光中的苹果。我们做饭,晾衣服,并肩洗手,抱着午睡。天黑了,爬上梯子再看看月光下的苹果,看它的叶子向左摇摆,然后向右。” 这无法拒绝的浪漫。 一口气读完,忽然想到,这是一本没有腰封的书。晓维老师的四本书,都没有腰封。

  • 0 尘世花瓣 2024-02-23 23:49:28 北京

    结局有点儿水……够纯情……

  • 0 会稽任公子 2024-03-08 19:27:04 上海

    和《贩书笑忘录》可对读,后者虽然半纪实,但听作者访谈播客,很多情节都是虚构,而本书虽属小说,但感觉也投射了作者不少想法和所历之事。“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挺喜欢作者文字,期待作者构建的旧书宇宙。

  • 0 马孔多在下雨 2023-11-14 16:39:59 河南

    如果我要写一本书,大概就是这样吧。高岭和厉小卷跟我们如此相似,我一瞬间竟恍惚的以为这是生活的导演把未来的剧本提前透露给我。我也想在你身边开间旧书店,能每天看你上下班足矣

  • 1 selfattention 2023-11-27 00:19:28 北京

    我喜欢里面堆砌词藻的句子。是我不曾具备的文字天赋,也许不是小说,是真实的事换了名字和方式讲出来。

  • 0 季米 2023-01-09 16:03:55 浙江

    这是一册小说,作者陈晓维在封底写了这样一句话:“一个年轻人为了追逐心爱的女孩,到她居住的小区租房,开了家旧书店。”在北京的陈晓维以藏书有特色在圈子里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没想到写起小说来了。这故事怎么看都有他自己的痕迹,大概比较符合作品是作家的自叙传这样的说法。当然既然是小说,自然少不了虚构的成分,读者也不会真的当自传看。小说的故事以大学毕业生高岭的贩书事业和情感爱恋两条主线展开,讲述了高岭大学毕业后经过思考到北京从事旧书业的情况,这其中有很多与旧书买卖有关的故事,有与书贩的交锋,与书籍收藏者的交情,各种各样的旧书从业者与收藏者纷纷亮相,对于喜欢买旧书的人读来还是比较亲切的,可以了解一些旧书业的生态,看到不少罕为人知的当代藏书业秘闻。从这部小说知道了作者是在南京上学,学的还是不感兴趣的化学。

  • 0 素年锦时。 2023-03-19 15:24:19 广东

    一个男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絮絮叨叨地对一个心爱的女人诉说,在我看来矫情至极。或许是文字矫情但不失魅力,断断续续,竟也读完了✅

  • 0 艽野 2023-08-03 18:50:00 北京

    配着flipped(水仙LONE)音乐读完…… 再美妙不过了

  • 0 DustD 2024-01-11 19:58:30 上海

    喜欢这样的文字和清澈的情感

  • 4 豆友-李诺 2022-03-27 17:48:31

    周末下午有空,终于看完了 一开始翻来这本书,挺猎奇,毕竟《银杏树下》@普洱喵 跟陈老师聊这本书的那一期播客,印象挺深,特别想了解做旧书行当究竟是怎么回事。大概跟高岭的同学们一样好奇吧! 可是,越往后看,越觉得是不是自己看书的状态不对劲了?以前看书总是想着学知识、长见识、积累经验又或者消遣故事。但为什么读着有关高岭生活的文字,像是在读生活,有些是自己的生活,有些是想象过的生活,更多的是担忧会过的生活。 是年纪增长的附加属性?还是陈老师对文字的拿捏,刚好打中我的麻筋?最大的可能性是兼而有之吧。 虽然书是看完了,但书里的人物好像走到心里来了,最终我想,最需要的,该是曾经厉小卷送给高岭的兜帽衫上绣的那个词:救赎! 顺带一猜,对于高岭来说“旧书”就是“救赎”么?

  • 1 travis 2022-03-02 14:41:35

    既拧巴又动人,像封写给一个人的长长的信。

  • 1 小西 2022-03-29 09:12:37

    在爱情故事的背后,有作者对人性、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读过之后,不禁喜欢上了高岭,也喜欢上了作者。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