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面对古今中外书籍的海洋,众多求知欲旺盛的读者常常苦于选择太多,而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生存环境中,人们可能用来自由阅读的时间又相对有限,对于书籍如何做出恰当的甄别、选择,也就是许多好学的读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插花地册子》是一部有关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或思想杰作的品鉴之书,也是关于文学价值和审美品位的一家之言,被一些嗜好读书的学人誉为“一部关于书的《随园食单》”。
作家和学者止庵在这本《插花地册子》里,回忆自己的阅读经历,对印象深刻的作品逐一评点,又在时间的经度和地域的纬度间勾连比较,指出作品好在哪里,或者糟在何处,评论各书独具慧眼,不跟风,不故作高深,平易亲切,耐人寻味,使得本书有望成为一部阅读品鉴、甚至文学写作的有益参考。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止庵充分运用海量阅读带来的审美眼力指导和磨练自己的文学创作,去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受命》获得新周刊第一届刀锋图书奖...
面对古今中外书籍的海洋,众多求知欲旺盛的读者常常苦于选择太多,而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生存环境中,人们可能用来自由阅读的时间又相对有限,对于书籍如何做出恰当的甄别、选择,也就是许多好学的读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插花地册子》是一部有关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或思想杰作的品鉴之书,也是关于文学价值和审美品位的一家之言,被一些嗜好读书的学人誉为“一部关于书的《随园食单》”。
作家和学者止庵在这本《插花地册子》里,回忆自己的阅读经历,对印象深刻的作品逐一评点,又在时间的经度和地域的纬度间勾连比较,指出作品好在哪里,或者糟在何处,评论各书独具慧眼,不跟风,不故作高深,平易亲切,耐人寻味,使得本书有望成为一部阅读品鉴、甚至文学写作的有益参考。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止庵充分运用海量阅读带来的审美眼力指导和磨练自己的文学创作,去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受命》获得新周刊第一届刀锋图书奖,小说写法结构谨严,针脚细密,分寸拿捏适度,可以明显看出莎士比亚《哈姆莱特》和张爱玲《倾城之恋》等作品的影响。作者令人欣喜的创作实践与他的丰富阅读经历和雅正品位之间,形成了一个优美互证。
假如当初我不读这些书,也许会成为另外一个人;正因为读了这些书,我才是现在这样的人。这可以说是一种自我教育,而《插花地册子》所记录的就是这一过程。
——止庵
作者简介 · · · · · ·
止庵,作家、学者,著有《受命》《惜别》《画见》《周作人传》《神拳考》《樗下读庄》《老子演义》等。
目录 · · · · · ·
006 原序
001 第一章小时读书
017 第二章创作生涯
039 第三章师友之间
071 第四章读小说一
113 第五章读小说二
173 第六章读诗
207 第七章读散文
235 第八章思想问题
251 如逝如歌
255 骊歌
269 月札
277 日札
289 挽歌
303 后记
308 后记之二
311 增订版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觉得世上有两句话最危险,一是“想必如此”,一是“理所当然”。前者是将自己的前提加之于人,后者是将既定的前提和盘接受,都忽略了对具体事实的推究,也放弃了一己思考的权利。我们生活在一个话语泛滥的世界,太容易讲现成话了;然而有创见又特别难;那么就退一步罢,即便讲的是重复的意思,此前也要经过一番认真思考才行。《论语·阳货》云:“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说的正是此意。而如前所述,执意唱反调也不过是在讲现成话罢了。又《子罕》篇云:“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差不多概括了这里涉及的一切。当然我这么说话,仍然不是自居高明,其实倒是对自己的一番提醒。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八章 思想问题 -
记得当年《插花地册子》面世后,有书评云,对嗜好读书的人来说,这是一部“关于书的《随园食单》”。我很感谢论者此番揄扬,但也知晓所言太过夸张;而且话说回来,我的本意并不是在开书目上。实话实说我也没有这个本事。书目只能显示——或暴露——开列者的水平,当然附庸风雅者除外。真有资格开书目的,读书必须足够多,足够广,而且自具标准,又无所偏私,更不能先入为主。我读书则如这书中所述,在范围和次序上都有很大欠缺,迄今难以弥补。所记下的只是一己多年间胡乱读书所留下的零散印象,别人愿意参考亦无不可,但若视为一份推荐书目则难免误人子弟了。——顺便讲一句,我另外的几本书也有被误读之虞:《神拳考》不是讲述历史,《惜别》不是私人回忆录,《周作人传》不是“传记文学”。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增订版序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插花地册子"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插花地册子"的人也喜欢 · · · · · ·
插花地册子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7 条 )

权当“书话”作“书单”

差强人意的插花地册子
> 更多书评 27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5)7.9分 363人读过
-
新星出版社 (2016)7.3分 225人读过
-
东方出版社 (2001)8.4分 6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22年已购书书目 (群山)
- 书单|2022年 1.2.3.4季度新出版的书 (如峻峰)
- 书单|【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22 (普照)
- 重版出來 (烏普西侖巴)
- 我的书架 (M。read)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6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插花地册子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王赖赖 2024-04-27 12:48:27 北京
最近太忙读得不细致,好在总算是跟下来了。参与光森共读也让我有机会听到止庵老师和本书责编韩晓征老师的“声音”,老师们关于阅读的态度和见解让我印象尤为深刻!阅读是一场人生的自我教育,也是我成年后自我重塑的重要过程,我才刚刚上路,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有在努力学习成为像老师一样诚实的阅读者。当下自己的阅读量实在无法给本书打分,这次就不打了,希望有生之年也能像老师一样有幸博览群书!
0 有用 居居有在看书啦 2024-04-26 11:16:46 安徽
混合了作者对少时读书写作启蒙、交友,对小说、诗歌、散文以及相关作家和作品的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是一本很私人的读书回忆。我读书是一件很独处的事,因此《插花》读起来很愉悦,平时读书也很难遇到什么人愿意和你面对面谈这些,可惜我的阅读量无法很多处产生共鸣。对诗歌、散文(书里的分类是将除了小说诗歌戏剧都含进去了)我涉猎很浅,但从小说部分就可以感受到作者阅读深度和广度,并且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和“我”的读书观。... 混合了作者对少时读书写作启蒙、交友,对小说、诗歌、散文以及相关作家和作品的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是一本很私人的读书回忆。我读书是一件很独处的事,因此《插花》读起来很愉悦,平时读书也很难遇到什么人愿意和你面对面谈这些,可惜我的阅读量无法很多处产生共鸣。对诗歌、散文(书里的分类是将除了小说诗歌戏剧都含进去了)我涉猎很浅,但从小说部分就可以感受到作者阅读深度和广度,并且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和“我”的读书观。这也是多数读书爱好者不断追求和“自我教育”的目标。全书对我启发最多的是增定版序里作者表达的阅读观。读书是一件好事,似乎这是一个无容置喙的命题,但是在当下的世界似乎又不那么确定起来。但通过阅读进行“自我教育”,使“我”从“我们”中区分,身在尘世,但精神自有我一片插花地。 (展开)
0 有用 晴空s笑 2024-08-04 21:23:47 浙江
书目索引,不乏精见。
0 有用 怪物不二 2023-02-21 12:02:44 广东
读得津津有味。读得越多,越是发现自己学得远远不够。总之又是一次大补习!
0 有用 第二口气 2023-07-16 10:23:08 黑龙江
“狂”得可以——个体阅读体验丰盈,有底气,有资本。非常值得一读,能引发沉浸式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