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晚清处中国三千年来国运最为翻覆跌宕,社会最为摇摆不定的大变局时代,世界纷乱,人心迷茫。从左宗棠1852年出山任事,到李鸿章1901年去世,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剧变年代里,左、李同时肩任家国重任与时代使命,主导晚清大变局五十年。两人从出山到拜相封侯的生命轨迹,凝聚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缩影。
在纷乱的时局中,左宗棠、李鸿章同时位极人臣,为将历史的航船驶出凶险莫测的三峡,全身投入跌宕起伏的大变局洪流,但彼此观念对立,行为对撞,演绎出纵横交错的双面人生。两人硬气与柔气对冲,实干与权谋对撞,自强与苟安对立,道德与智术对面。读懂两人争与斗,足以读尽晚清五十年的概貌。
本书以左宗棠、李鸿章一生的交集故事为主线,以曾国藩、慈禧太后为参照,通过正史,还原纷纭时局里的斑驳现场;穿插轶史,丰富真实残漏的隐秘细节。以当代眼光全面深入比较两人十大方面的不同之处,点滴还原其中的...
晚清处中国三千年来国运最为翻覆跌宕,社会最为摇摆不定的大变局时代,世界纷乱,人心迷茫。从左宗棠1852年出山任事,到李鸿章1901年去世,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剧变年代里,左、李同时肩任家国重任与时代使命,主导晚清大变局五十年。两人从出山到拜相封侯的生命轨迹,凝聚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缩影。
在纷乱的时局中,左宗棠、李鸿章同时位极人臣,为将历史的航船驶出凶险莫测的三峡,全身投入跌宕起伏的大变局洪流,但彼此观念对立,行为对撞,演绎出纵横交错的双面人生。两人硬气与柔气对冲,实干与权谋对撞,自强与苟安对立,道德与智术对面。读懂两人争与斗,足以读尽晚清五十年的概貌。
本书以左宗棠、李鸿章一生的交集故事为主线,以曾国藩、慈禧太后为参照,通过正史,还原纷纭时局里的斑驳现场;穿插轶史,丰富真实残漏的隐秘细节。以当代眼光全面深入比较两人十大方面的不同之处,点滴还原其中的合作与争斗,谋略与计算,复杂与诡异,无奈与挣扎,给到当代读者以历史的借鉴与现代的启迪。
作者简介 · · · · · ·
徐志频,20世纪70年代中期生人,著名作家,国内左宗棠研究领军人物,当代湖湘文化拓新者。
出版有《左宗棠与李鸿章》、《左宗棠:帝国后的“鹰派”》、《左宗棠的正面与背面》、《左宗棠:家书抵万金》(上下册精装版)、《左宗棠与李鸿章》、《湖南人怎么了?》、《经营天下的湖南人》、《当商帮已成浮云》等15部作品。
其中,《湖南人怎么了?》继2009年由盛大文学和武汉出版社重点推出后,2013年、2021年先后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推出新版,读者量已经过亿;《经营天下的湖南人》2011年成为全国湖南商会指定重点专购人文读物;《当商帮已成浮云》被中国湘商力量总评榜评为“2011年度十大新闻事件”之一;《左宗棠:帝国后的“鹰派”》获“2013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奖”。
作者历年来在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安徽省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北京三联书店、兰州金城讲堂、...
徐志频,20世纪70年代中期生人,著名作家,国内左宗棠研究领军人物,当代湖湘文化拓新者。
出版有《左宗棠与李鸿章》、《左宗棠:帝国后的“鹰派”》、《左宗棠的正面与背面》、《左宗棠:家书抵万金》(上下册精装版)、《左宗棠与李鸿章》、《湖南人怎么了?》、《经营天下的湖南人》、《当商帮已成浮云》等15部作品。
其中,《湖南人怎么了?》继2009年由盛大文学和武汉出版社重点推出后,2013年、2021年先后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推出新版,读者量已经过亿;《经营天下的湖南人》2011年成为全国湖南商会指定重点专购人文读物;《当商帮已成浮云》被中国湘商力量总评榜评为“2011年度十大新闻事件”之一;《左宗棠:帝国后的“鹰派”》获“2013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奖”。
作者历年来在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安徽省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北京三联书店、兰州金城讲堂、湖南大学文化论坛、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等地举办讲座活动近500场,仅2019年便在全国各地举办左宗棠讲座34场。作者以其深到文笔与独立见解,被读者称作“最了解湖南人的作家”。
目录 · · · · · ·
楔子:“朋党之争”?………………1
大清国十任皇帝,先后八次错过“农耕中国”变“工业中国”的机会。晚清大变局里,左宗棠、李鸿章为争夺国家办事权,各抱地势,坚持己见,甚至剑拔弩张,却从未撕破脸皮,大打出手。两大重臣毕生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 令人疑窦丛生。
内外鼎沸 / 3
针锋相对 / 8
第一章 求学与理想:起点决定道路………………13
· · · · · · (更多)
楔子:“朋党之争”?………………1
大清国十任皇帝,先后八次错过“农耕中国”变“工业中国”的机会。晚清大变局里,左宗棠、李鸿章为争夺国家办事权,各抱地势,坚持己见,甚至剑拔弩张,却从未撕破脸皮,大打出手。两大重臣毕生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 令人疑窦丛生。
内外鼎沸 / 3
针锋相对 / 8
第一章 求学与理想:起点决定道路………………13
左宗棠是生在湖南湘阴没落读书人家庭的勤奋少年,李鸿章是生在安徽庐郡望族的聪敏公子。左氏写“身无半亩,心忧天下”,李氏称“八千里外觅封侯”。二十岁前后,两人不约而同,立志要“拜相封侯”,目标虽然一致,道路却彼此相反。
名师高徒 / 15
舍我其谁 / 22
第二章 团练:各自领兵的开始………………29
被时势影响的个人职业之路:乡下举人左宗棠突然被推上主持一省军政的位置,大权在握;京城翰林院编修李鸿章骤然被拉回乡下学打仗,“翰林变绿林”。 会干的人,成绩越干越大;不会干的人,学着干,还可以边干边等待机遇。
相向独行 / 31
机遇丛生 / 41
第三章 幕僚:不同的晋升路………………59
左宗棠凭杰出的个人才干,在湖南省“军政秘书”的位置上干得风生水起。李鸿章凭借与曾国藩的师生关系,在湘军“政治秘书”的职位上起伏跌宕。历年的起伏升沉,并不妨碍左、李并肩同时崛起。人既可以大器晚成,也可以是最年轻的封疆大吏。
水涨船高 / 61
青胜于蓝 / 70
鹤立鸡群 / 78
第四章 建军:不同的将官,不同的军纪………………91
“军政秘书”出身的左宗棠懂军事,于是以法家严明军纪,楚军无往不胜。 “政治秘书”发迹的李鸿章,坚持以“实用主义”带兵打仗,淮军利弊并现。 要达到胜利的目标,道路不止一条。李鸿章选择的道路,有固有的光环,也有等待他的陷阱。
藏拙避短 / 93
义利激争 / 100
第五章 治军:三面分歧………………115
如何让洋人为大清国所用?左、李各取一种:左宗棠选择以道理说服,以权势震慑;李鸿章选择以承诺应允行军事欺诈之事,以计谋成功。国家之上的争斗,只有利益,无关道德。但成功不是大人物的唯一主题。成功之上,有天理良心,还有绝对的人道主义。
黑白人心 / 117
借刀杀人 / 127
人而无信 / 138
第六章 剿捻:公开矛盾………………145
左宗棠、李鸿章接力挂帅,联手剿灭捻军。两人相同的战略是“以动制动”。不同之处是:左宗棠笃信“长圈围剿”,李鸿章坚持“扼地兜剿”。左、李合作一年,居然办成了前面十五年内十八名统帅也没有完成的任务,但成功让左、李冲突也骤然剧烈。
临危受命 / 147
各用其长 / 152
公怨私恨 / 158
第七章 外交:刚与柔的角力………………163
大清国“海防”“塞防”全面出现危机之际,李鸿章高举“海防”,左宗棠却亮出“海塞并防”。左宗棠因政治策略高出一筹,压倒李鸿章,成功出兵, 收复新疆。慈禧开始密谋以勋臣左宗棠加醇亲王奕譞,取代权臣李鸿章加恭亲王奕,宫斗揭幕。
教案争端 / 165
海塞激辩 / 171
春风玉关 / 179
扬左抑李 / 193
第八章 洋务:冲突总爆发………………201
洋务跟商务,内政与外交,左宗棠、李鸿章彼此各行其是。相互有团结,也有分裂;有合作,也有争夺。左宗棠朝着名臣的路艰难寸进,李鸿章朝着权臣的路高歌猛进,慈禧太后则坚持以乾隆为学习榜样,有事时忙制衡重臣,无事时忙大清国体面。
南洋北洋 / 203
海防海战 / 210
割台护台 / 224
和戎战戎 / 237
重臣权臣 / 243
官办商办 / 258
秋风孤臣 / 268
第九章 不同的志节,不同的人生………………277
左宗棠以孔孟儒学立身,李鸿章以纵横术应世。左宗棠将才气、学识、阅历、血性融会一体,李鸿章凭才气、阅历两把撒手锏拼杀于官场、商场、洋场。左宗棠全部遗产仅三万五千两白银,李鸿章身后资财超过千万两。个人终有死,千秋留节名。
学问何处 / 279
血性学识 / 289
李肥左瘦 / 295
尾声 / 299
· · · · · · (收起)
喜欢读"左宗棠与李鸿章"的人也喜欢 · · · · · ·
左宗棠与李鸿章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致敬一直保护我们的人,哪怕他们路径不同

一生毁谤 又一生办事

都是一生荣耀,一生毁谤,一生办事!
> 更多书评 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0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左宗棠与李鸿章的评论:
feed: rss 2.0
5 有用 陈年老浪 2024-03-03 17:52:13 湖南
扬左批李,左公千古,中堂裱糊匠,事实是如此,但不能打那种幼稚的比喻,诸如:甲午让左公来指挥会不会赢? 论点是左公打赢过法军,而法军强于日军,所以左公强于日军…… 这是贩夫走卒的日常最爱谈论
0 有用 chinaer 2023-11-19 10:05:57 河南
李肥左瘦
2 有用 山南山北雪晴🌙 2023-05-28 14:56:36 浙江
李鸿章乃是时势造出的英雄,而非造时势的英雄。一个时代需要一二个仰望星空的人,为民众指出方向,破除旧藩篱,李鸿章看出了清朝正处于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却没有一腔孤勇去做开拓者,或许真的是“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他在那个时代的使命或许就是洋务和初步的工业化,整个大清朝已经很少有人能比他做的更好了,至于立宪、共和,就只能交给下一代的袁世凯、梁启超和孙文了。
2 有用 Avaykn 2022-06-23 16:30:01
书写的记好,推荐!
0 有用 逝者如斯 2023-07-17 07:12:02 中国香港
近代史到现在也没结束,李鸿章和大清真的是没救了,但也和现在好像,比如李鸿章这种大卖国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