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一本又大【开本很大】又爽【图多且大】的建筑科普书。本书为我们介绍那些建筑发展史上的著名建筑。它们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国家,展现着不同的建筑风格与建筑风貌,通过建筑的特点,我们也会感受到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风格与气质。除此之外,贴合本书“放大伟大建筑的细节”的标题。在本书之中,除了正常的文字介绍之外,还在建筑图片之外,提供了一层“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隔页设计。在镂空之中,我们通过介绍与与流需出来的细节,发现建筑具有的独特细节设计。这样的设计类似于儿童读物的一种趣味性设计。在阅读的过程之中,会感受到一种独特的层次感。总体来看,本书的阅读体验优于我在阅读本书之前所预想到的。选取的建筑并不都是那些已经让人特别耳熟能详的建筑。而是找寻那些具有自身独具特色且能代表着时代特征的建筑。具有拓展知识面的良好效果!
只看照片,文字极快速地略过,有不少建筑我闻所未闻。建筑本身会说话,其他都是多余的(此话有夸大的成分,建筑的历史和背后的故事无疑会给建筑不少加分),到实地一睹应该胜过图片百倍。
文字和图片都没表述什么细节,只是收集了一些简单的介绍
很震撼。当你看到这些伟大的建筑(尽管只是图片),真的能感受到艺术和美感在自己身上流动,就是很直观地被触动了。 我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不太感冒,钟意古代中国建筑,日本建筑,还有近现代建筑。以前高中美术课讲过包豪斯,当时不以为然,现在深感佩服,还有流水别墅,蓬皮杜,都特爱。光之教堂给我震撼到了,安藤忠雄用混凝土展现出了生命力和圣洁感。 也佩服法国的超高桥梁和鸟巢的建造。得知鸟巢有艾未未参与设计,感觉更佩服他,也感受到深深的讽刺… 等有朝一日恢复出国旅游,一定要去悉尼歌剧院,埃菲尔铁塔等地亲眼目睹这些人造奇观。
文不符题,对于细节真是太浅尝辄止了
放大就是装裱的形式,一张纸上抠两个洞,让你注意一整张图中的某些细节,并加以解释。作为一本定价368元的大部头的书,内容却很单薄,里面讲到的很多建筑,在《认识建筑》198元这本书里面也有,但是内容就远不如《认识建筑》里面讲的详细彻底。图片虽然占了一整面,但是角度很少,一般就是一个面,最多也就3个面,例如总督府居然没有临水最美的一面。因为一半以上的建筑都很熟悉,不到3小时看完了
序言写的足够好,可惜细节没法用照片批注的方式放大,看看电子版够了,建筑就得提足出户去看,文字给到的更多是历史、八卦和话术。
内容上有些拼凑了
太幽默了 比百科稍强一点点,但近似百科 写书也太容易了吧
随便一翻 感觉三个孔可以的 挺创新的感觉——2024.8.25
浅尝辄止的科普读物,唯一可圈可点的文字只有序言部分关于建筑非精英化的论述,其他文本与百科词条摘抄来的别无二致。仅剩下的出彩的装帧设计,也有一些文不对题的意味。与其说是放大建筑的细节,不如说是着眼于建筑的局部。但其实对读者理解建筑并于太大帮助,认识建筑最重要的还是去实地走一遭。
翻翻就行
非常详细,内容非常充实,排版也可以,用纸没有别的同类型那么好,不过读客出的书懂得都懂。
> 放大伟大建筑的细节
1 有用 横转中子星 2022-09-27 14:06:08 辽宁
一本又大【开本很大】又爽【图多且大】的建筑科普书。本书为我们介绍那些建筑发展史上的著名建筑。它们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国家,展现着不同的建筑风格与建筑风貌,通过建筑的特点,我们也会感受到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风格与气质。除此之外,贴合本书“放大伟大建筑的细节”的标题。在本书之中,除了正常的文字介绍之外,还在建筑图片之外,提供了一层“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隔页设计。在镂空之中,我们通过介绍与与流需出来的细节,发现建筑具有的独特细节设计。这样的设计类似于儿童读物的一种趣味性设计。在阅读的过程之中,会感受到一种独特的层次感。总体来看,本书的阅读体验优于我在阅读本书之前所预想到的。选取的建筑并不都是那些已经让人特别耳熟能详的建筑。而是找寻那些具有自身独具特色且能代表着时代特征的建筑。具有拓展知识面的良好效果!
0 有用 will 2022-09-28 22:59:59 福建
只看照片,文字极快速地略过,有不少建筑我闻所未闻。建筑本身会说话,其他都是多余的(此话有夸大的成分,建筑的历史和背后的故事无疑会给建筑不少加分),到实地一睹应该胜过图片百倍。
0 有用 ABRIgado 2022-10-25 13:50:50 江苏
文字和图片都没表述什么细节,只是收集了一些简单的介绍
2 有用 lkjidm 2022-08-08 23:35:26
很震撼。当你看到这些伟大的建筑(尽管只是图片),真的能感受到艺术和美感在自己身上流动,就是很直观地被触动了。 我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不太感冒,钟意古代中国建筑,日本建筑,还有近现代建筑。以前高中美术课讲过包豪斯,当时不以为然,现在深感佩服,还有流水别墅,蓬皮杜,都特爱。光之教堂给我震撼到了,安藤忠雄用混凝土展现出了生命力和圣洁感。 也佩服法国的超高桥梁和鸟巢的建造。得知鸟巢有艾未未参与设计,感觉更佩服他,也感受到深深的讽刺… 等有朝一日恢复出国旅游,一定要去悉尼歌剧院,埃菲尔铁塔等地亲眼目睹这些人造奇观。
0 有用 evanse 2023-07-30 21:12:10 北京
文不符题,对于细节真是太浅尝辄止了
0 有用 YAQING8292991 2023-11-02 21:19:06 江西
放大就是装裱的形式,一张纸上抠两个洞,让你注意一整张图中的某些细节,并加以解释。作为一本定价368元的大部头的书,内容却很单薄,里面讲到的很多建筑,在《认识建筑》198元这本书里面也有,但是内容就远不如《认识建筑》里面讲的详细彻底。图片虽然占了一整面,但是角度很少,一般就是一个面,最多也就3个面,例如总督府居然没有临水最美的一面。因为一半以上的建筑都很熟悉,不到3小时看完了
0 有用 faye2 2023-02-03 23:10:06 河北
序言写的足够好,可惜细节没法用照片批注的方式放大,看看电子版够了,建筑就得提足出户去看,文字给到的更多是历史、八卦和话术。
0 有用 超 2023-01-11 00:02:29 云南
内容上有些拼凑了
0 有用 ドーナツ 2024-06-03 20:44:34 河北
太幽默了 比百科稍强一点点,但近似百科 写书也太容易了吧
0 有用 飞翔的李白 2024-08-25 19:32:02 安徽
随便一翻 感觉三个孔可以的 挺创新的感觉——2024.8.25
0 有用 陈忘风 2024-07-26 06:59:02 广西
浅尝辄止的科普读物,唯一可圈可点的文字只有序言部分关于建筑非精英化的论述,其他文本与百科词条摘抄来的别无二致。仅剩下的出彩的装帧设计,也有一些文不对题的意味。与其说是放大建筑的细节,不如说是着眼于建筑的局部。但其实对读者理解建筑并于太大帮助,认识建筑最重要的还是去实地走一遭。
0 有用 回到黑格尔 2024-08-18 11:52:37 陕西
翻翻就行
0 有用 第零工作室 2022-08-12 18:57:34
非常详细,内容非常充实,排版也可以,用纸没有别的同类型那么好,不过读客出的书懂得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