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的老树的精灵 短评

热门
  • 1 Takeshom 2023-01-21 11:31:26 江西

    旧书新版。讨论的许多作品没看过,所以只挑了一些文章看一看。早年的批评文章视野开阔,问题面向很大,能隐约感到一种创造历史的使命感。他谈吐风趣机敏,说话的方式并不像现在的专精僻深,就像跟朋友聊天,三言两语将一部作品、一个问题最核心的部分指出来,吸引大家来一起讨论。我一直想成为如黄子平一样的评论家,在文学的田间轻松散步。他当时对自己的写作也有疑惑,如长句子的滥用,如“常常矛盾于‘博’与‘约’、深与广、阅读与写作、专业与家务、愿望与精力乃至情面与兴趣之间,找不着那个适当的‘度’”等。这些也是我的疑惑,所以读到这的时候反而豁然些了。

  • 0 付之梨枣 2023-07-13 15:18:05 北京

    通过对各个作家作品的研究和对文学批评的拓展,为当时的文学界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这本书对于对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学批评感兴趣的读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0 麒麟 2022-11-26 20:51:39 北京

    我读过的最好的一本文学批评书籍!

  • 1 卧听南窗雨 2022-11-30 20:49:25 福建

    一个被奴役的心灵,只有严肃地关注自己灵魂深处“生存还是毁灭”的拯救问题,拥抱自己真实的痛苦,思虑困境、寻找出路,才能深刻地悟透“苦难比幸福更美”的人生哲思,“把忧郁与悲哀,看成一种力!”

  • 0 芥子书屋 2022-12-10 21:35:38 上海

    作者的文字是有力量的,他从历史哲学的角度,既识别出文字中好的一面,又能揭露出其中不合理的一面。读完本书后,一方面很有一种冲动,将提到的小说和诗歌都拿来读一读,也希望他们的作品能够再次出版,这可以使读者对于文学有更深地领悟,也对文学所处的时代有更好的了解;另一方面想到,如果对如今作家的小说和诗歌进行评价,作者该如何下笔。作者在“后记”中说:“也许历史又到了一个驻足深思的关键时刻”,我们和作者一样,在可以“夷然渡劫,毅然前行”之后,希望可以看到更多新的反思。

  • 0 蜗牛格格 2022-12-07 19:09:55 吉林

    嗯,这是个对书籍有深入感受的评论集。

  • 0 少女标本 2022-12-07 17:04:50 未知

    历史碎片以及中国文学的现代行程

  • 0 尤里卡 2022-12-22 22:16:38 河北

    黑格尔曾用“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起飞”来比喻哲学,意指哲学是一门沉思的学科,而《沉思的老树的精灵》毫无疑问是一部沉思的著作。阅读这部书籍,是对文学知识的训练和文学思维的重塑,仿佛徜徉在一场连绵不绝的智慧风暴中,感受着浩瀚思想的巨大撞击力。就像牛顿所说的,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部著作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副“肩膀”,可以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更见文学评论的思想魅力。

  • 0 阿阿阿阿阿潘 2023-01-09 21:00:43 北京

    洋溢着年轻人和八十年代初的乐观 前面热热身 后面开始施法 有几篇太强了 尤其喜爱谈当代短篇小说的一篇

  • 0 找不到你 2023-09-27 12:14:18 北京

    委实过时了 不值得现在人一看

  • 0 gh 2024-02-25 10:51:30 福建

    为了艾青和郭小川的毕业论文重新翻开,常看常新,很有宗教意义上的启发。(基督教与现当代。)

  • 0 是汤圆呀 2024-01-13 15:45:59 重庆

    回答一个问题 文学生存于一种张力场中,不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嘲笑我们的无知,也不以全然陌生的面容出现在我们,另一方面又打破千篇一律单调,对现实材料进行重组 文学作品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一种简单低廉的消遣方式啊,甭管学到了什么,让自己舒服了就是有用,消遣也是一种目的 本书提到了文艺理论的一些观点:陌生化,不确定性,翻来覆去的一些东西罢了,私以为不如去看亚里士多德的《诗论》

  • 0 领读文化 2022-11-21 11:08:48 北京

    黄子平文论代表作,深刻而不乏趣味!

  • 0 喑驽 2024-07-04 22:19:34 湖南

    相当有见地的文学批评集,黄子平老师从直接的阅读感受出发又能上升到足够的高度,实在是人文式批评的典范。

  • 0 托尼托尼乔巴 2024-06-10 18:08:29 河北

    我终于看完了!买回来看了个开头就搁置,前面的文学研究文学批评根本看不懂,救命。后面的书评还好一点,但我没读过那些书,没什么感触。下一次一定做好功课再买书,我这个脑子不适合这个深度。

  • 0 中文系谢葳 2025-02-20 08:38:47 北京

    在那个时代确实是最好的文学批评了,但也确实时代性太强了

  • 0 amitah 2022-11-27 20:35:52 北京

    中文系教授的文学理论作品集,包括对文学理论本身的探讨、对具体作品的探讨,以及对文学与历史关系的沉思。有深刻的反思,然而并不艰深。文学写作的典范。

  • 0 无需生气 2023-06-04 03:18:06 福建

    有些比较个人化的评论我觉得还挺难读的hh

  • 1 竹杖芒鞋 2022-11-18 17:01:38 北京

    没有什么比深刻的文字更让人兴奋了,如果有,那只能是深刻而有趣的文字。很显然,黄子平的文字兼具这种深刻和有趣。

  • 0 休致 2024-04-13 00:46:11 河北

    2024.4.13 gap year要读一百本书(55/100) 可能是因为看过了《远去的文学时代》,这本书只是暂做补档,也觉得没有初看时那么激动。最终感到激动的还是,黄老师在后记中写的“没有船票”的那一段。黄老师的文学评论非常具有形象性,也有很多的精当的句子,但我个人还是觉得革命历史小说的一系列文章更为精致一些。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