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然开朗的中国史 短评

热门 最新
  • 0 石头 2022-07-01 08:26:16

    不枯燥的历史读物。 虽然有些内容有待考证, 但确实提出了很多有趣的观点和史料。

  • 5 花猫谢恭霓 2022-07-15 11:47:34

    阅读口语化的写作,不如直接去听郭德纲说书。

  • 3 胖虎是个憨熊 2022-08-23 13:00:19 山东

    作者并不是专业的历史书作家,而且就写作水平和书中出现的很多当下的流行语来看,应该是90后左右的作家,讲的确实比老一辈的历史书专家更通俗易懂一些,他也在引用名家研究,竭力证明历史上的一些疑点,对于历史人物,朝代也在做一个尽可能公正的评价,作者对于某些观点而言并不能让所有的读者都认同,但他作为一个非专业的作者而言,已经很不错了。

  • 0 艾迪蓝波 2023-01-30 20:58:42 江苏

    很多想法都和我自己的价值观不谋而合,不错不错

  • 1 倪永仁 2023-05-08 20:13:20 上海

    对多个事件进行了独到的分析。可是我已经不敢完全相信了。

  • 0 momo 2023-08-19 22:01:35 山东

    虽然有些表述比较公众号,但是不能掩盖给我带来一些其他角度的历史观,而且感觉还挺有道理的。会看第二遍。

  • 0 芝士就是力量 2024-02-22 18:11:04 湖北

    非常通俗,故当成小说看的,一鼓作气看完二十多万字,全书最崇拜三位帝王:秦有嬴政创帝制,大一统、修水利、设郡县、统一货币度量衡;汉有刘秀光武中兴,勤于国政、善待能臣、整顿官场、推广儒学;蒙古有铁木真携“上帝之鞭”开疆拓土、横跨亚欧、灭西夏,留夙愿、联宋灭金。 把各个朝代串联在一起阅读能够在大脑里迅速建立起历史坐标,每一个刻度印证着岁月沧桑。人生抉择总是与命运结局捆绑在一起,从历史的轨迹里拓宽视野,提升认知。 但里面的很多观点更像是一家之论,需要多看史实多查证多思考。

  • 0 小季咱不冲 2024-03-02 17:23:23 上海

    非常有趣!!!连我这个历史文盲都看的津津有味,理解了安史之乱背后的征兵制度因素,藩镇割据是唐代宗给唐玄宗擦屁股留下的隐患。隋炀帝和唐玄宗被撵的四处窜逃真是哭笑不得。武则天也不能因其女性身份豁免其使唐朝内忧外患的无能。目前看来隋唐那阵隋文帝的民族融合和李世民的智勇双全才称得上一个大拇哥。当然,也发现了历史的有趣在于一些随机事件对历史转向发挥的作用,比如哥舒翰的瘫痪,李林甫的失宠等等。所以好像不再像以前排斥读史,也不再纠结其真实度是否百分百了,在一些有趣的规律中知兴替就很有收获了。

  • 1 恍惚 2024-02-10 23:53:39 甘肃

    从不同角度看到了历史的不同面。 但感觉作者个人情感有些多,对小白来说,高兴于了解了一些新论断,但也困惑于是否真实。

  • 0 布兜兜 2023-02-20 21:36:24 上海

    3.5,前半部分还行。

  • 1 肉丸丸啊 2022-04-27 14:11:50

    有趣,有深度,可以作为看史的入门

  • 0 黑礼帽先生 2023-03-19 23:34:05 四川

    读之有味的作品,本书表达了作者许多主观的观点。

  • 10 温桓之 2022-06-26 13:40:30

    网络杠精的集大成之作。作者也就是一般抖音上历史科普的水平,就连观点和态度也差不多。大体说来,就是用某些历史学者的观点(这些观点本身是否真能成立,真能赢得史学界广泛支持作者是不管的)来批评网络谣言,如果网络上流传的说法与史学界基本一致,就转而嘲笑史学研究者。举个例子吧,作者为赵匡胤辩护,说陈桥兵变的时候他没可能拒绝哗变的士兵,所以不能说他对不起周世宗,但是大家其实都知道,陈桥兵变本来就是赵匡胤导演的。你以为作者这样洗白是他对宋朝有好感?错了,后面作者批评了史学界认为宋朝商品经济发达的观点,把宋朝说的又穷又苦。讲到明朝,大家都认为小明王是朱元璋杀的,作者说你没有证据,所以不是他杀的。史学界公认朱元璋留下藩王的隐患,作者说藩王就是一般的总兵,不算祸患。总之,你说东他就说西,唯独对于明朝洗白

  • 0 豆友友 2024-02-17 02:45:21 辽宁

    认识出版社的人,然后抄知乎就能出书

  • 2 寒江孤雁 2022-11-19 11:36:49 北京

    因为我不懂历史,所以读来有些收获。但作者举例子能力太差,明明有些结论可能是对的,举的例子却完全不能用来证明自己的结论。然后说很多人不读史书原文,可是得出的结论和读史书原文的大家的结论不一样,又无法自圆其说,这又怎么讲?然后特别肯定地说“没有史料可以证明”的东西,我去看比较正统的史书,里面列举了大量史料。当然我承认,有些大家限于时代原因,说的东西不一定对,但他们列的史料总是有就真有的。作者读史少没看到,就说没有,还特别自信,这就容易误导人。本来在微信读书断断续续写了一些笔记,打算整理以后写书评,然后发现这书好像也没啥人评论,也就没动力整理了。

  • 0 爱晃荡的李 2022-09-04 22:22:30 湖南

    我觉得挺有趣的

  • 1 明经 2024-02-10 23:46:15 湖北

    点开第一章就看得如鲠在喉,李开元本来是论证赵高是宦官而非阉人,然后还污蔑李开元说宦阉只是法律用语不是指太监,贴一下李开元论文原文“宦阉,是专门用来指称仕宦于宫中的阉人之法律用语”,这是你说的意思吗???汉光武帝以前宦官本来就不全是阉人,《后汉书》载“中兴之初,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它士”还莫名其妙嘲讽李开元小学语文没学好。后面还举刘邦的例子,你是咋从那段史料看出来宦官=太监的???真以为没人看过李开元的论文吧,还是你自己根本没看过,道听途说写的吧。

  • 1 🐔🐔bond 2023-10-15 09:07:50 广西

    里面有不少新的观点,但有些观点缺乏论据支撑,只抛论点,不提论据

  • 6 moilucie 2022-06-17 14:02:00

    太口语化的历史书籍都会令人产生玩世不恭的印象,这不是我喜欢的历史书籍风格。然后书中虽有很多史实可考,可作者总是加入太多个人的看法,论述观点时喜欢把别人批得体无完肤,衬托自己无比正确,这种拉踩的风格不是研究历史的正确姿态,你又如何知道所依照的史实就是事实呢?总体来说,历史小白看看还行,历史爱好者还是算了,看着如鲠在喉!

  • 0 2022-08-03 00:06:18

    有些真知灼见。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