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知识中台:厘清功能边界 1
1.1 知识的类别 2
1.1.1 知识的哲学观点 2
1.1.2 知识的认知心理学分类 3
1.1.3 知识的管理学分类 5
1.1.4 信息技术视角下的知识 9
1.2 核心概念 14
1.2.1 两类用户 14
1.2.2 三类知识 15
1.2.3 六步建设法 17
1.3 数据挖掘三范式 19
1.3.1 数据湖式 20
1.3.2 数据中台式 20
1.3.3 知识中台式 21
1.4 知识中台不是什么 21
1.5 系统架构 22
1.5.1 生命周期 23
1.5.2 技术框架 24
1.6 本章小结 29
第2章 知识建模:从原材料清单到统一蓝图 31
2.1 设计内容:类别与任务体系 31
2.2 设计原则 33
2.3 设计步骤 34
2.3.1 数据字典收集 34
2.3.2 数据洞察 35
2.3.3 业务访谈 36
2.3.4 两个体系设计 36
2.3.5 打通两体系 39
2.4 典型设计示例 40
2.4.1 词库类 40
2.4.2 百科知识类 41
2.4.3 常识知识类 42
2.4.4 领域知识类 43
2.5 实战六步法手记(1):勾勒全局视图 45
2.6 本章小结 47
第3章 知识抽取:从数据源中提炼知识片段 49
3.1 结构化数据的映射 50
3.1.1 数据规范 50
3.1.2 数据清洗 53
3.1.3 数据映射 57
3.2 非结构化信息的抽取 63
3.2.1 任务、挑战与技术路线 64
3.2.2 实体识别 67
3.2.3 关系抽取 71
3.2.4 事件抽取 76
3.3 容易被忽视的隐性知识挖掘 80
3.3.1 文本中的事理关系 81
3.3.2 网络结构中的隐含模式 82
3.3.3 时间序列中的周期与强度 90
3.4 实战六步法手记(2):先小而精,再大而全 97
3.5 本章小结 101
第4章 知识管理:从分散碎片到集中资产 103
4.1 知识融合 103
4.1.1 本体融合 104
4.1.2 实体融合 105
4.1.3 关系融合 107
4.1.4 流程融合 107
4.2 类目管理 109
4.3 存储方式的选择 111
4.3.1 关系数据库 111
4.3.2 非关系数据库 111
4.3.3 数据库对比小结 118
4.3.4 知识图谱 119
4.4 知识的反向溯源 121
4.5 实战六步法手记(3):人机协同很有必要 122
4.6 本章小结 124
第5章 知识计算:让知识可自动执行 125
5.1 指标:必备的预置知识 125
5.1.1 逻辑结构 126
5.1.2 指标体系 128
5.2 规则:带条件的预置知识 128
5.2.1 规则引擎 129
5.2.2 常用工具 131
5.2.3 专家系统 135
5.3 模型:复杂问题的简化表达 137
5.3.1 物理模型 137
5.3.2 机器学习模型 138
5.3.3 因果模型 143
5.4 工作流 148
5.5 业务流程管理 150
5.5.1 定义规范 150
5.5.2 基本元素 151
5.5.3 常用工具 152
5.6 机器人流程自动化 152
5.7 实战六步法手记(4):融合式的执行引擎 153
5.8 本章小结 155
第6章 知识应用:开启知识的变现之旅 156
6.1 知识图谱嵌入 156
6.1.1 融合事实信息 157
6.1.2 融合附加信息 158
6.2 可视化洞察 160
6.2.1 问题描述 161
6.2.2 常用方法 161
6.2.3 知识库增强的可视化 163
6.3 信息检索 165
6.3.1 问题描述 165
6.3.2 常用算法 166
6.3.3 知识库增强的检索算法 167
6.4 推荐系统 170
6.4.1 问题描述 170
6.4.2 常用算法 172
6.4.3 知识库增强的推荐系统 175
6.5 问答系统 178
6.5.1 问题描述 178
6.5.2 常用方法 179
6.5.3 知识库问答 181
6.6 实战六步法手记(5):点线面三级跳 186
6.7 本章小结 188
第7章 知识演化:促进新知识的不断产生 190
7.1 四项共性特征 190
7.2 订阅推荐 192
7.3 积累改变规则的规则 194
7.4 知识推理 194
7.4.1 传统的规则推理 196
7.4.2 规则与知识表示结合的推理 198
7.4.3 实体预测 201
7.4.4 关系路径推理 204
7.5 在线学习 207
7.6 实战六步法手记(6):形成持续学习的闭环 209
7.7 本章小结 211
第8章 组织保障:技术之外的管理手段 212
8.1 胜任度评估 213
8.1.1 任务类型 213
8.1.2 角色类型 214
8.1.3 团队类型 215
8.1.4 胜任素质测评 216
8.2 成熟度评估 218
8.2.1 等级递进规则严格的模型 218
8.2.2 等级递进规则灵活的模型 219
8.2.3 面向实施阶段的模型 219
8.3 知识资产评估 220
8.3.1 团队组成 221
8.3.2 评估对象 221
8.3.3 评估方法 222
8.3.4 实施建议 224
8.4 文化建设 225
8.4.1 营造学习型组织 225
8.4.2 融入知识联盟 227
8.4.3 产业集群层面 230
8.5 本章小结 231
第9章 营销洞察实践:连接生产者与消费者 233
9.1 营销要素 234
9.2 营销知识中台 235
9.3 美妆舆情洞察示例 237
9.4 零售导购赋能示例 240
9.5 本章小结 243
第10章 金融行业实践:信贷风控 244
10.1 零售信贷应用场景 244
10.2 大数据风控解决方案 246
10.2.1 数据源 246
10.2.2 数据中台 248
10.2.3 决策引擎 249
10.3 信用评分建模 250
10.4 关系图谱反欺诈 255
10.5 本章小结 256
第11章 其他行业实践 257
11.1 轨道交通 257
11.1.1 需求背景 257
11.1.2 解决方案 258
11.1.3 应用效果 260
11.2 媒体资产 262
11.2.1 需求背景 262
11.2.2 解决方案 263
11.2.3 应用效果 265
11.3 数字城市 267
11.3.1 需求背景 267
11.3.2 解决方案 267
11.3.3 应用效果 272
11.4 本章小结 273
参考文献 275
· · · · · · (
收起)
0 有用 晓熊 2022-11-21 22:44:50 北京
思路很清晰,媒资部分的案例刚好工作中能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