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近三百年优秀学位论文编年选辑 (哲夫成城)
- 法律与社会 (伯樵·阿苏勒)
- 生活中永远保持期待:好书追寻中 (无心恋战)
- 评分可能虚高书籍 (无心恋战)
- NEW BOOKS IN CHINESE STUDIES (helenharris)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27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法律与书商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千鶴子 2022-08-21 11:49:15 四川
差了一点意思。我认为首先应该对法律的概念做一个简单的厘清,而后再评论法律的传播。这么一个角度超级好。
0 有用 Xiao的储藏间 2022-07-09 11:08:01
两百来页,挺好读的,原以为会写的很枯燥呢,作者写作素养的确不错,结构清晰,行文通顺,论据有度,很适合对清代法律知识是如何进行普及的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历史小白(我就是)
1 有用 晓林子悦 2022-05-28 14:19:31
昨天下午贴了长评,还没过审,看样子进黑洞了。。。
1 有用 此日更欲贺初年 2022-06-05 09:35:45
提纲挈领地厘清了一种关于权力的知识的传播过程。
0 有用 Violette杨 2022-07-03 22:03:03
出版史-法律跨学科的清史研究。主要观点:1.与传统西方学者认为的,清廷没有官方的普法政策不同。清朝政府实际上是鼓励即将上任的官员进行系统的法律训练;2.清朝的幕友制度协助官僚解决法律问题,进行律判;3.虽然清朝担心“刁民抗诉”滥用司法资源而禁止出版通俗法律文本,但还是有各类书商对这类书籍进行出版贩卖,事实上增强了民众对法律的认知,也有许多普通人试图以法谋私;4.法律书籍在不同出版者编辑下,不光有大... 出版史-法律跨学科的清史研究。主要观点:1.与传统西方学者认为的,清廷没有官方的普法政策不同。清朝政府实际上是鼓励即将上任的官员进行系统的法律训练;2.清朝的幕友制度协助官僚解决法律问题,进行律判;3.虽然清朝担心“刁民抗诉”滥用司法资源而禁止出版通俗法律文本,但还是有各类书商对这类书籍进行出版贩卖,事实上增强了民众对法律的认知,也有许多普通人试图以法谋私;4.法律书籍在不同出版者编辑下,不光有大清律,还有各类实盘案例的备注,其排版模式实际上影响了官员判案时的查阅方式,间接地影响了法律的施行。 这本书给我一个重要启发,即编辑者、传播媒介与受众,在生产与传播的过程中实际上并不是单向影响的。他是双向影响,互相作用的。 (展开)
0 有用 暖🌻暖 2023-05-21 11:28:20 宁夏
很有用可以多读
0 有用 Need curl 2023-05-11 19:29:38 湖北
一下午的时间读完了张婷老师的书,只觉畅快淋漓。作为一个刚刚硕士学位论文写作的人,我觉得此书的导言极为精彩,它告诉法律史小白法律史论文应当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此外,张婷老师对于史料的引用与解读展现出她扎实的基本功,值得我这样的法律史小白一生学习。最后,我也惊叹田田老师的翻译功底,真的为之赞叹。
0 有用 Haru_D 2023-05-08 11:02:23 北京
视角和分析都很精妙的一本小书
0 有用 陈别扭 2023-04-28 19:14:22 广东
非常好!扎实,故事也讲得很好。
0 有用 Jasp-z 2023-03-20 19:25:51 浙江
喜欢惊天雷那章!虽然说是讲故事,但也没觉得有多深刻、有多有趣。书名翻译扣一星,不够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