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知识考古学 短评

热门
  • 8 榆杉子 2022-08-16 15:56:47

    有缺陷的好书,子安宣邦的代表作,学习日本近代史必读。此中文版实际是《近代思想批判》+《日本民族主义解读》二合一。比较推荐1、2、4-5、8、11。4-5两章尤其对战时战后的近代主义问题釜底抽薪,在几年后《何谓“现代的超克》中进一步深化。子安的问题意识和批判角度一直很敏锐,其方法论根基是福柯的考古学,但好像离开了“敌人”的文本就讲不了自己看法,刻薄点说,仿佛寄生在文本上了。解构多于建构,批判远远多于系统性阐发自己的观点,常常迂回,刚说到重点就停下了。这种方式处理思想史问题还好说,但在6-7章处理战争问题时,就力度太弱。当然这两章也触及到了隐匿罪行是二次犯罪,以及“战后意识再生产”的核心问题。9-10和辻哲郎部分用了两章,不够清晰不够深入,不如去看熊野纯彦《和辻哲郎与日本哲学》。

  • 4 朱颐钊 2022-04-20 11:25:12

    此书所收录的子安氏的文章,大率都是和日本学界进行的有关日本近代史的对话。若要抽出转而适用于其它历史研究领域的道理,恐怕还需要多费一番工夫。

  • 1 indigentsapien 2022-10-13 19:34:46 浙江

    跟日军和集体记忆什么的不太有聊,还是一贯的问题意识大于分析和材料的风格,蜻蜓点水了多。不过很明显这些议题构成了后面写作的序幕,只能说蜻蜓点水点出了更多的蜻蜓点水。但反过来想,日本近现代思想存在如此之多的问题点,却只有子安左支右绌地如此警醒和提点地考古,难道不是恰恰映照了子安自己的批判的悲哀吗?——其作品之后数十年的无人后继,正说明了这一问题的贫困。恐怕小林秀雄在四十年代,桥川文三在六十年代说的思想形成的问题,反而是愈发一步步走向不可解决的倒流

  • 0 小p 2022-12-09 23:41:16 上海

    结论也没啥问题,但是论证过程忒粗枝大叶了

  • 0 沐浴经年 2024-02-18 00:18:58 四川

    “民族国家”的伦理学建构——和辻哲郎:从ethics到伦理

  • 0 鲁鲁猪 2023-11-28 13:05:51 上海

    喜欢赵京华老师的译笔,无比顺畅。以至于他与学生合译的《暴风雨中的中国》能够明显感到差别。

  • 0 失鷳齋 2024-01-03 10:44:08 北京

    图书馆没找到福柯的《词与物》,对读失败。但是发现了利科《记忆,历史,遗忘》,可以对读,赢。

  • 0 溆轩 2024-02-29 19:19:51 上海

    第一遍读很失望,因为当时同性质的论述方式视角等等实在看多了,就觉得烦躁、没什么新鲜的。回过头再读,还是很好的。看书不必是为了写什么就太好了。

  • 1 素心人语-天涯 2022-07-21 10:37:13

    子安宣邦思想史研究的方法论。解读他的便捷路径。220720“我至今依然在进行的批判性思想工作始于1990年代初。这正是日本的战败即将过去半个世纪的时候。与此同时,也是我们经历了导致冷战结构解体的诸种世界史性事件的时期,我们不得不痛切地思考:与世界的转换一同即将过去的那个世纪到底为何。那时,岩波书店正在策划“当代思想”讲座丛书,而协助编辑工作的我则试图通过对作为近代日本自我及他者认识的知识形态进行批判性检证,来完成这项任务。我认为此刻,作为近代日本的知识而与日本国家一起确立起来的学问形态本身,必须加以追究。同时,“近代”对于日本知识分子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也是作为思想史学者的我必须追问的课题。”

  • 0 筱雅edisayeah 2022-08-26 12:00:55 北京

    子安宣邦研究思想史的方法,简而言之就是知识考古学式的解构。尼采说,我要用音叉检验旧道德、旧世界。子安宣邦说,我要解构将过去历史表象化为“我们的”记忆的粉饰过去的纪念碑主义,因为,“从根本上质疑现代史之历史表象化方式的,正是这些死者的记忆”。即解构一种所谓的“国家立场”,这一“国家立场”是由那些坚持对日本的战争行为做修正主义再历史化的人来谈论的。

  • 1 五蠹子 2022-07-10 10:47:25

    第一至七章亦见于《日本现代思想批判》(上海译文出版社2017年版)。译者均为赵京华教授,但译文略有修改。第八至十一章为本书独有,而《日本现代思想批判》的第一部第二章、第二部第二章、第四部第三章则未收入本书。

  • 1 祝駒 2022-07-15 15:04:35

    重点读了2、4、5、6章,很有收获,子安批判了:内藤湖南“支那学”的帝国主义性质,丸山真男“近代的思维”的陷阱,日本战后“隐匿”历史的做法及重述历史的虚化,凡此种种,子安的批判都比较有力度。

  • 0 安从延 2024-07-25 18:02:17 广西

    比较喜欢第一、二、四、五、十一章。对柳田国男的民俗学、京都学派、近代的超克以及田边元哲学的分析,透视了其背后的话语意图。

  • 0 enenn 2023-11-04 16:36:48 北京

    日本以对美关系为轴心,重新调整自己在战后世界中的位置。不是以对亚洲的关系,而是以对美国的关系为轴心,这也是美国的对日政策。所以对战后的日本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亚洲都是其政治上的空白,可以忽略不计。

  • 0 狂奔的脆皮泡芙 2023-01-18 11:23:45 四川

    子安宣邦的问题意识极为迫近,试图在“近代日本”的思想史过程中与日本的“近代”思维保持距离来批判与追问,看起来是在解构昭和日本,实际上是对当今日本的民众意识形态和国家行为予以警惕,不过子安过于警惕和尖锐有时候会把问题推向悬崖的边境,但也呈现出日本左翼当代的一股劲流吧。本书的核心视点是国家、战争与知识人,在此编织当中是对民族主义思想的反思。此书与小熊英二的《民主与爱国》一起读最好。翻译不如董炳月的好(都翻出”近代“和”当代“了。。。)

  • 1 简亦 2023-03-31 16:30:06 湖北

    以高屋建瓴的解构视角触及日本思想史中“国语”、“日本语”、“近代”、“日本民族”等充满暧昧与暴力的话语空间,此举本身足可令人尊敬。当读完全书最后一句话“民族国家日本之本体论的‘种’的逻辑,必须予以唾弃”时,那种经过思想震荡后的掷地有声,足令当今诸多所谓中国文学研究者汗颜。

  • 0 酸菜鱼 2023-03-09 22:41:01 重庆

    犀利。最后一章让我想到了雪豹里的竹下俊,可惜。

  • 1 智术师 2023-08-04 22:18:33 广东

    日本近代思想史研究,内容十分精彩。

  • 0 陈沫 2025-01-22 10:51:20 河南

    划定“日本”的界限,从江户与亚洲出发。对于近代本身的批判着墨不多,更多的是借由近代这一概念颠倒出来的日本近代知识分子们的近代日本观往往经由近代而忽视了日本这一概念的虚构性。

  • 0 生番 2024-05-10 16:12:11 北京

    怎么硕呢,毫不夸张每多看一段都感觉自己起码在这里多住一年。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