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从岩石上的神秘图像,到陶器、建筑上的纹饰与壁画,绘画的二维平面如何产生?从陶瓮上的鹳鱼石斧图,到彩绘漆盒上人物与时空交叠的空间性图画,器物表面的写实绘画如何引发了画像的独立?楚汉墓葬礼仪艺术展现的第一个绘画高潮如何联系着后世佛教壁画和卷轴画的繁荣发展?名家辈出的宫廷艺术与臻于极盛的公共宗教艺术在朝野间的争奇斗艳如何塑造了富有变化和新意的盛唐气象?
在中国绘画三千年的漫长历史中,以唐末为节点的早期绘画担负着开发绘画媒材的宏大历史职责,无名画家的集体创作在日常生活和宗教礼仪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同于以卷轴画为大宗的后世绘画,考古材料中所反映出的不同时期、地域和画手的风格变化,使得这段绘画史具有了研究方法上的独特性格。
本书是著名美术史家巫鸿的最新著作,脱胎于《中国绘画三千年》中作者负责撰写的《旧石器时期到唐代 》一章,重新梳理结构框架、补充最新的研究...
从岩石上的神秘图像,到陶器、建筑上的纹饰与壁画,绘画的二维平面如何产生?从陶瓮上的鹳鱼石斧图,到彩绘漆盒上人物与时空交叠的空间性图画,器物表面的写实绘画如何引发了画像的独立?楚汉墓葬礼仪艺术展现的第一个绘画高潮如何联系着后世佛教壁画和卷轴画的繁荣发展?名家辈出的宫廷艺术与臻于极盛的公共宗教艺术在朝野间的争奇斗艳如何塑造了富有变化和新意的盛唐气象?
在中国绘画三千年的漫长历史中,以唐末为节点的早期绘画担负着开发绘画媒材的宏大历史职责,无名画家的集体创作在日常生活和宗教礼仪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同于以卷轴画为大宗的后世绘画,考古材料中所反映出的不同时期、地域和画手的风格变化,使得这段绘画史具有了研究方法上的独特性格。
本书是著名美术史家巫鸿的最新著作,脱胎于《中国绘画三千年》中作者负责撰写的《旧石器时期到唐代 》一章,重新梳理结构框架、补充最新的研究成果,全面讲述了从远古时代至唐代末期的早期中国绘画的发展、不同时代绘画的风格和特点。作者在本书中有意识地突破卷轴画的范围,把“中国绘画”的概念扩大,在材料上把彩陶、壁画、屏幛、贴落和其他类型图画都包括进来,以其敏锐的图像分析能力全面理解中国近百年来的考古学成果,改变既有的绘画史叙事模式,呈现出不同时代、不同平面上的不同图像之间的内在勾连。
作者简介 · · · · · ·
巫鸿(Wu Hung),著名美术史家、批评家、策展人,芝加哥大学教授。
196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1972—1978年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1978年重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80—1987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随即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教学,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兼任该校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2008年被遴选为美国国家文理学院终身院士,并获美国大学艺术学会美术史教学特殊贡献奖,2016年获选为英国牛津大学斯雷特讲座教授,2018年获选为美国大学艺术学会杰出学者,2019年获选为美国国家美术馆梅隆讲座学者,并获得哈佛大学荣誉艺术博士,2022年荣获美国大学艺术学会“艺术写作杰出...
巫鸿(Wu Hung),著名美术史家、批评家、策展人,芝加哥大学教授。
196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1972—1978年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1978年重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80—1987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随即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教学,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兼任该校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2008年被遴选为美国国家文理学院终身院士,并获美国大学艺术学会美术史教学特殊贡献奖,2016年获选为英国牛津大学斯雷特讲座教授,2018年获选为美国大学艺术学会杰出学者,2019年获选为美国国家美术馆梅隆讲座学者,并获得哈佛大学荣誉艺术博士,2022年荣获美国大学艺术学会“艺术写作杰出终身成就奖”。成为大陆赴美学者获得这些荣誉的第一人。
目录 · · · · · ·
前言 何为早期中国绘画?
远古至西周
“画面”的产生:从岩石到器物
早期建筑绘画和其他媒材:现存证据
东周、秦、汉
绘画的独立:楚文化的突破
第一个高潮:宫室与墓葬绘画
黄泉下的图像世界:东汉墓葬壁画
三国、两晋、南北朝
地域中心及其互动:北朝墓葬壁画
卷轴画的突破:南朝绘画遗迹
隋、唐
新局面的开端:隋与初唐
名家与画派辈出:盛唐气象
尾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展子虔画的《游春图》等,多为后世制作,难以作为确切无疑的历史证据。在这种情况下,2020年在河南安阳发现的一具石刻画像屏风就变得更为弥足珍贵。(图94)此屏出于隋开皇十年(591年)去世的麴庆和夫人的合葬墓,发现时立在围屏石棺床前方。3屏风的前后两面均以阴线雕刻整幅画面,正面图像根据题记可知描绘的是东周时期晋献公太子的孝行故事。据刘向《新序》和王充《论衡》等书的记载,太子乘车前往灵台的时候,一条蛇突然缠在车的左轮上,驾车人告诉他这是将登王位的征兆,他则认为早日登基将是对父王的不忠不孝,于是伏剑自杀。4虽然表现这类道德楷模的图像在汉代艺术中屡见不鲜,在6世纪的北朝画像艺术中又重获新生,但麴庆墓石屏上的这幅画展示出以往未曾见过的艺术表现的新局面。画面右下角刻绘仆从拥簇、环以仪仗的驷马高车,左轮上缠绕着一条巨蛇,指示出叙事画的关键情节。太子本人立于车前做致敬沉思状。一簇花草和奇石标志处于他身后的画面前沿,远处则是层层树木、围栏、楼台和流云。面对楼阁站着两个背对观众的人物,把观者的目光引向画面深处的建筑群,再次显示出艺术家对于“正反构图”的娴熟运用。无论是从叙事场面之宏大还是从空间表现之复杂来看,此画都令赞叹。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东周、秦、汉 -
学者往往把东周称为中国古代的“文化复兴”,一个原因是当时的儒家竭力主张回归于西周的礼仪文明。但实际上东周文明一不论是哲学的探究、城市的发展还是视觉艺术的革新一远远超越了以往的任何一代,在绘画艺术上也是如此。许多具有创新意义的例证在春秋战国之交的公元前5、6世纪出现,其中一批珍贵作品发现于位于湖北随县、处在当时楚文化地区的曾侯乙墓,考古文献称之为擂鼓墩1号墓。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东周、秦、汉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中国绘画"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中国绘画"的人也喜欢 · · · · · ·
中国绘画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2 条 )
> 更多书评 22篇
论坛 · · · · · ·
巫鸿老师是否有续篇写作计划 | 来自冬青木 | 7 回应 | 2023-05-28 17:37:18 |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瑾. 设计 (瑾_kitten)
- 中国艺术史 (林别)
- 【书】艺术的一角 (自娱者小五)
- 2小时可以读完的小书 (bird)
- 巫鸿 (斌斌)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69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中国绘画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酥酥酥嘭 2022-09-22 17:03:40 上海
这本写到唐,但比较偏课本,结束得猝不及防。像《重屏》那种大篇幅的论述比较少,读起来我感觉比较干。2022.9.22
0 有用 豆友198516117 2022-09-18 11:08:47 广东
源于1997年出版的《中国绘画三千年》,扩大了中国绘画的概念,包含了壁画、屏障、贴落和其他类型,从史前时代一直到20世纪末。涵盖相当多考古发掘和中外收藏,逻辑清晰的梳理和概括。
0 有用 sinoomega 2022-11-23 12:38:46 广东
全文读完,酣畅淋漓。巫鸿老师这本书,讨论了中国早期绘画的历史。本书条理清晰,图例使用得当,读起来毫无阻滞。巫鸿老师对于墓葬壁画的分析和整理,看得人心神向往不已。墓葬壁画的各位无名工匠一点一滴地书写了历史,绘出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文化,也造就了后世独立绘画的基础。边读边看前人的画,不自觉啧啧称奇,击掌叫好。画得那都是真的好,真的有趣,其实早期中国绘画真的不亚于后世之画。正如巫鸿老师所说:“不同时代的艺术... 全文读完,酣畅淋漓。巫鸿老师这本书,讨论了中国早期绘画的历史。本书条理清晰,图例使用得当,读起来毫无阻滞。巫鸿老师对于墓葬壁画的分析和整理,看得人心神向往不已。墓葬壁画的各位无名工匠一点一滴地书写了历史,绘出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文化,也造就了后世独立绘画的基础。边读边看前人的画,不自觉啧啧称奇,击掌叫好。画得那都是真的好,真的有趣,其实早期中国绘画真的不亚于后世之画。正如巫鸿老师所说:“不同时代的艺术有着自己的对象,性格和条件,所取得的成就并不能够按照单一的‘进化’概念衡量。” (展开)
0 有用 傻圆儿 2022-06-04 22:34:13
隋唐之前的墓葬壁画,看的真是津津有味
0 有用 蕤 2022-11-13 15:39:15 北京
很简明,很通贯,但缺少对于线索的总结。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绘画中对于同一主题的再创造,或者说摹仿。
0 有用 明鍵🔑 2023-05-27 09:13:44 北京
2022.05
0 有用 熊飞 2023-05-25 12:03:24 湖南
对一些似乎熟悉的画作又增添了一些了解。善于从空间感这个角度来解读画作。
0 有用 宋十五 2023-05-23 13:39:04 广东
比我前面读过的艺术科普书《天真与自由》好多了,果然还得是专业人。
0 有用 夜零人 2023-05-22 09:51:13 广东
看了重屏再来看这部,感觉这部有点太泛泛而谈了,毕竟还是绘画史。
0 有用 🌸 2023-05-17 18:23:02 湖北
泛泛而谈,个人感觉收获一般,价格太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