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三百年祭 短评

热门
  • 1 子非鱼 2024-01-21 11:16:46 江西

    剖析明朝灭亡和李自成失败的原因,引以为鉴。

  • 1 Cormac 2024-09-08 19:07:28 北京

    不是史论文,是政论文。

  • 1 之免 2024-08-15 14:20:50 吉林

    终于读郭沫若了。只知道是大家,不知道为何,读此篇发觉,应是大家。

  • 2 亦非 2024-11-10 22:09:12 江苏

    比较平庸,大段引用《剿闯小史》这种演义性质小说作为史料是不是不太严谨?

  • 0 有人喜欢红 2023-11-25 23:41:14 北京

    写得好!薄薄一本小册子展示出极其深厚的历史材料运用的功底,其中有很多有意思的论断:第一是过分的胜利陶醉导致悲剧发生。“在纷纷然,昏昏然,大家都像以为天下就已经太平了的一样”。第二是假使李自成的起义成功了,他的代表农民利益的运动早迟也会变质。第三是政略和治理人心的重要性。这篇文章真的要是永远读下去的!

  • 0 傲骨青松 2025-02-28 00:14:13 河北

    郭沫若写于1944。里面的内容和论述在今人的书里也常见。我读出来三点,一是论证明末苛征;二是考证李自成团队核心班子成员的先后顺序,奇闻轶事,加入后的影响;三是试图总结出李自成拜望的原因,没听李岩的话,对朝臣太狠,诸臣放纵自骄,军事失当,大部分兵马屯兵一处,没有采取正确的占领和防守策略,没有利用好民族矛盾。考虑到写这篇文章的时间,这篇文章可以说是序曲,也可以说是警钟了。

  • 0 杨羊得意 2024-05-15 22:18:35 北京

    非常平庸。占据大量篇幅的是大段大段的印证,然而来源有限,作用大小也存疑,实在不算好的考据;逻辑上讲,预设立场,前后矛盾,双重标准,也不能算是好的历史研究;文笔无味,更不能算是好的文章。

  • 0 太一 2025-01-12 14:56:30 江苏

    只要是歌颂李岩,争取民心,做足宣传。批评崇祯、东林党、牛金星、刘宗敏。

  • 0 阳光大子弟 2024-12-22 11:59:19 山东

    恰逢其时的政治作用高于本身内容的学术价值 你李岩说是为了家国天下赴汤蹈火,却抛妻弃子,重组家庭……红娘子的日子到是一天天自己挨过来的💢💢

  • 0 ars小胖 2025-02-28 21:52:52 广东

    旁征博引,虽然不能完全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也比现在很多所谓的历史学家拍脑袋强

  • 0 左轮 2025-03-05 22:32:30 芬兰

    史引以为鉴

  • 0 早晚 2025-05-06 11:27:30 四川

    甲申四百年又是什么光景

  • 0 鲜克 2025-03-17 23:19:27 湖北

    过失最大的是崇祯帝和牛金星?说对了一半,既然官吏豪家的错怪在崇祯帝头上,牛金星刘宗敏之流的错应当怪在李自成头上,尽管他自己本不是刚愎自用之人。

  • 0 积雪 2025-02-13 15:56:16 浙江

    很精短,一面为李自成的失败洗白,一面为李岩立传,只是喜欢用民间的小史,论证也时常反复,信息量不大,感觉郭的偏袒有一种政治上的需求,在此不多苛求。

  • 0 Jason 2025-04-07 21:18:29 北京

    以史为鉴,需永葆赶考之心

  • 0 杜子要中五百万 2024-06-20 20:32:04 广西

    十八子当主神器,成也此句败亦此句😄

  • 0 堡循环奇男子 2025-04-08 15:22:41 北京

    过明论,过大顺论 和胡绳《二千年间》类似,作为史家作品在政治是颇有功能。

  • 0 爱顾城 2025-03-28 10:22:18 北京

    李自成倏忽而兴,倏忽而亡,留给人无尽叹息。

  • 0 Leo 2024-06-25 10:06:44 江苏

    明既亡于天灾,更亡于人祸。皇帝、大臣、豪族都有钱有粮,但就没人愿意主动拔一毛而利天下。以至于百姓当良民得死,当盗匪反而得活。 李自成十月破潼关,六个月后便进入京师。泼天富贵骤至,总是容易使人忘乎所以。于是忽视满清虎视眈眈,轻视吴三桂的重要性,轻视山海关的防务。六个月天下大势已定,这与三大战役之胜利何其相似。难怪主席夜不能寐,在胜利前夕提出两个务必,告诫全党。想必也是想到了这篇甲申文,想到了李自成速胜而又速败的历史教训。

  • 0 许溪 2025-02-18 22:50:50 福建

    文章的内核倒是让史料事件显得不重要了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