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一首诗的笔记(7)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Joan

    简言之,诗歌是威廉斯所认为的“至高虚构”,那些将光亮高高投向经验之昏暗墙壁上的蜡烛。那张摆好的桌子,那辆疾驶的救火车,与济慈的希腊古瓮和华兹华斯的颓败寺院,在此各就其位,各得其所,成为探索经验之神性与想象之奇迹的契机。

    2022-09-01 16:10:07

  • Joan

    诗歌确实神秘,而且转瞬即逝。假如你伸手去抓,手会穿过虚空,抓到的还是虚空。假如你闭上眼睛等待,那虚空就会凝聚成形,尽管可能十分模糊。盯着它看,它就消失不见。难怪浪漫派诗人喜欢用风鸣琴—那种只靠风吹琴弦就可演奏的弦乐器—来象征诗意的想象。

    2022-09-01 16:09:15

  • Joan

    你写诗时寻找的任何词语都会是被人使用过的,其含义被蒙蔽、玷污,其精确性被偷走,有时候甚至变得不堪使用……而诗人正是在努力克服那种阻力的过程中创 造艺术。

    2022-09-01 16:05:03

  • Joan

    诗行能任人自由调整。它们可以长,也可以短,可以有韵律,也可以没有韵律,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无论诗行外形如何,它们都是区分诗歌与散文的关键特征(尽管还有散文诗),是建构诗歌的基本要素。假如我们想尊重诗人的付出,就需要认真观察他运筹诗行的方式。

    2022-09-01 14:58:20

  • Joan

    这种节奏的倾泻,有多少诗人,就有多少条通往此处的不同的道路。有些人,像弗罗斯特,是驾驭格律的天然圣手,格律几乎完全化入他的语言节奏之中。有些人,像惠特曼,以独有的方式开辟新航道,以表现自己的节奏感。还有些人,像希尼,追求自己的创见,或借用其他传统,从而安享自己的节奏。如何打造自己的节奏特色,对诗人们而言,总是独一无二的故事,我们读者则既能体验这趟旅程,又能感受抵达的效果。

    2022-09-01 14:56:05

  • Joan

    格律不是法律,而是一种框架。

    2022-09-01 14:53:00

  • Joan

    诗可以突袭,可以伏击,诗会令我们惊诧、喜悦或者悲伤。这也是大师们陈词中的最后一处共同点:他们表达的观点都暗示诗歌给人以愉悦。那种愉悦可能是美学的、语言的、情感的、智性的或者本能的。它可以以一千种不同的形式呈现。也许我们从 E. E. 卡明斯一首诗中得到的形式快乐不同于从阅读 T. S. 艾略特的《J. 阿尔弗瑞德 ·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The Love Song of J. Alfred Prufrock”)中得到的智性回报,也不同于从沃尔特 ...

    2022-09-01 14:50:21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如何读一首诗

>如何读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