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1 短评

热门 最新
  • 2 sun 2022-05-19 20:52:34

    结束的挺仓促,但依然研究的很好。我刚开始看的时候,还以为杨老师偷懒了,套了一个壳子用散文的形式糊弄一本。但是看完全书并不是这样,该讲清楚的讲清楚了,该点透的也点透了,功力不减。只是这本书无形中提高了阅读门槛,完全不懂明朝,或者只懂一点明朝历史的人很多地方应该会看的有点迷糊

  • 2 小钻风 2022-05-23 15:55:47

    历史分层和历史结构化让一个几乎只读过传统通史的人耳目一新,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杨照老师的文字简单,篇幅不长,虽然没有故事却依然读的津津有味,历史的写法确实应该改了,没有故事的历史依然足够吸引读者,对历史背后的潜流和逻辑的思考非常有魅力。

  • 1 不可开交 2022-05-23 23:58:32

    对崇祯的性格分析得非常到位。朱元璋对帝国过于理想、严苛的规划,也早早为帝国的灭亡埋下导火索

  • 2 vetter 2022-05-30 22:08:50

    缺乏主线,这个系列杨照一直在说历史方法论,这是个很好的主题,可惜主体主要是各种舍不得丢弃的零碎亮点,就比较杂乱

  • 0 DW 2022-05-30 23:22:29

    提供了理解历史的新颖角度,人缔造结构,结构束缚人,无论善恶忠奸,很多时候身不由己

  • 0 韧勉 2022-06-01 15:31:25

    《开卷八分钟》停播之后,最喜欢的公共读书家就是台北电台的"杨昭读书"节目了,这一册,他从史识综论的角度思考明代的文化史与学术史研究,杨先生不愧是哈佛东亚系的硕士毕业、博士肄业,全书以新文化史的研究路数,以文化专题为线索,纵通式的写作手法把明代遗留给中华文明的精神文化遗产,用一种老少皆宜的笔法抒发出来,其中对于明代服饰、纹样与菜肴、食具等日常生活文化的书写细节颇多,生动完整地复原了明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

  • 0 Seal.yj 2022-05-29 05:49:23

    妈的,竟然没出完,又买了一本。这个月太忙了,太懒惰了。

  • 0 Covfefe 2022-11-23 22:03:54 山东

    考察明朝的农业、土地制度和人口剧增,不能不先了解哥伦布发现通往美洲的新航道。考察明朝的城市生活和商业贸易,更不能不了解地中海世界和大西洋世界的变革。从明朝开始,中国不仅要花费更大精力回应内在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绅权、农耕与游牧等),还要应对全新的来自海洋的挑战。明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炫耀性的消费行为,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政府对土地兼并和大地主的出现始终保持紧张,二是科举制度对商人关上大门,三是人口增长、城市发展和白银流入造就了一个庞大的商人群体,所以商人通过衣食住行多方面的奢侈消费和猎奇消费引领时尚风潮从而赢得社会地位。苏州是当时的时尚中心。理学是回应时代危机的产物。王阳明要解决的是那个时代虚伪、知行不一、人心矛盾的种种张力。皇帝、宦官和士人在明末的三国杀,耗尽大明帝国的能量,无力应对。

  • 0 theSkywalker 2022-09-26 16:27:03 上海

    明朝大历史,最后一章对崇祯的心理分析也让人信服。网上为了袁崇焕毛文龙孰忠孰奸吵翻了天,抵不过崇祯最后的遗言,皆诸臣误朕!

  • 1 大当 2022-10-02 10:05:53 北京

    讲了黄仁宇的大历史观,对崇祯的剖析非常精准!

  • 0 疯人院里的Isis 2022-08-28 20:20:49

    读完明朝第一遍胸闷 于是又读第二遍,家佳说读史自讨苦吃…我说作者也许写得更苦,为什么还要写?我想要的不是愤怒、悲切、嘲讽,我要的是理解,理解这样的情绪由来,这样的历史由来,也许略带自虐的反复地阅读和书写中会带我走出纯粹的最初的情绪

  • 6 winking 2022-04-18 22:33:30

    杨照老师的书,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最新史学研究方向注入到传统史学中从而激发起新的火花。而且这套书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后代往往承接前朝,往后写往前看,有了纵深有了脉络,历史是活的,在杨照老师的叙述中才能串起来,有宏大历史观,而不是断代的。特别好,从第一册追了几年到如今这本明朝,ps.为什么第十册没了?涉及到元朝敏感没出还是?

  • 2 民国八十年 2022-04-28 20:52:24

    城乡分野,身份制松动,绝对皇权。

  • 1 杨殳 2022-04-24 13:40:42

    对崇祯如何行使至上皇权及其自我中心的权威性格分析很有意思:「高度自我中心反映在人格上,形成了权威人格,而不幸的,作为明朝的皇帝,他身上真的拥有绝对的权威。」「崇祯皇帝的风格,在历史上不完全是特例,而是绝对权力者的共同人格倾向。」「绝对权力者感染了一种神经质,不断去试验权力的边界。」——难道有什么是我不能做的?我的权力到底有什么限制?

  • 0 十一臭屁肉球子 2022-11-05 18:07:19 北京

    越是害怕责任,就越是表现的愤怒。孔子赞言渊:不迁怒,不贰过。想想崇祯最后遗言:皆诸臣误我。培养责任感当作一件重要的事情来做

  • 0 李克 2022-11-07 14:54:01 北京

    一如既往的精彩

  • 0 陈柏龄 2022-12-17 01:23:17 福建

    期待最后3本。

  • 0 啦啦啦 2022-12-15 20:21:22 陕西

    这套书的行文逻辑很有趣,读完回头再看时才发现章节排列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很有深意。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