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以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载体讲述了语文学习的要点与方法,本书描述学生的学习状态、与老师之间的交往都很理想化,在物质贫乏且没有升学压力的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学问真的可以做得很纯粹吧!
太累赘了,适合小学生看,对于成年人来说,干货太少,几十页才有1页干货,而且故事性也很弱,无法激起阅读兴趣
在三十二堂的经典国文课中像是从没有认真上过语文课的学生一样汲取着知识甘露。收起对这本书的相见恨晚,庆幸在一辈子的学习计划中遇到这一位王仰之先生。
名家名作,对写作是一流入门书。
属于比较有名但一直没看的书,貌似是教育部中学必读书目里的书。以一篇一篇的故事来串讲“文”的读与写,对需要语文启蒙的人还是比较清晰有帮助,但对已经成年了或建立了自己读写习惯的人来说看看就好,帮助不多且因为是三十年代编的,语言风格和时代痕迹比较明显。
很多知识和现在已经脱节了,但难得能在书里见到将近一百年前的学生和老师是怎么做学问的,中间还穿插了抗日、辍学做工、新旧体诗、文言文白话文,比文学知识有劲
真是很全面的一本学习语文方面的书,可惜因为对象主要是初中学生,不少写的浅尝辄止。
关于文章的读、写方面,最大的感受是酸和迂腐,“写”方面,作者想表达的东西在另一本《文章作法》里可能更详尽。优点可能是以叙事的形式寓教于乐,同时结合了爱国主义教育。与我是有些收获的,但我不太会推荐给小朋友们看。
最后一课,尤受触动。
作为文学启蒙的新形式,寓文学于小说,只是文风词作都有些死板类型化了,不够自然。 细读来,只觉得已是过时黄花了。
字里行间都透着股亲切地关怀。
这新版纸质不好,排版和字都太密。。。 书是好书
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
毕业多年后来读,已经忆不起曾经课堂上学了啥?
2022.13啊呀妈呀,整了本中小学生读物。恨不是在当年读到 使劲儿给身边有同龄孩子的安利。
之前读过一次,当时也只是为了完成读书任务,囫囵吞枣的读,书中的许多东西当时并未领会。近来忽然觉得自己的语文功底太过薄弱,话也说不清楚,想写点东西也无从下手,于是便拿起再读,受益颇多。(或许还会再读) | 掌阅APP
适合小朋友 对我来说用处不大
我读的是这个版本。mark
看朱自清的序写于1934年,其中的内容,确实符合当时的社会。能有两位大家专门为了学生该如何读书创作专门写书,是当时学子的幸事。不仅仅是如何读书、品鉴、作文,里面提及的很多求知理念在如今仍是适用,可惜应试教育的弊端,并未能达成书中那种理想状态。当然,书中也有部分内容于今天而言略不适合,可惜再没有人给学生再写这样一本书了。
相见恨晚……
> 文心
1 有用 烦了 2022-12-22 23:10:55 湖北
以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载体讲述了语文学习的要点与方法,本书描述学生的学习状态、与老师之间的交往都很理想化,在物质贫乏且没有升学压力的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学问真的可以做得很纯粹吧!
1 有用 Answer 2023-02-14 09:46:33 广东
太累赘了,适合小学生看,对于成年人来说,干货太少,几十页才有1页干货,而且故事性也很弱,无法激起阅读兴趣
0 有用 Alona 2023-03-14 15:53:43 福建
在三十二堂的经典国文课中像是从没有认真上过语文课的学生一样汲取着知识甘露。收起对这本书的相见恨晚,庆幸在一辈子的学习计划中遇到这一位王仰之先生。
0 有用 宇衡宇衡 2023-08-13 07:42:56 辽宁
名家名作,对写作是一流入门书。
0 有用 散和风 2022-11-08 16:02:53 湖北
属于比较有名但一直没看的书,貌似是教育部中学必读书目里的书。以一篇一篇的故事来串讲“文”的读与写,对需要语文启蒙的人还是比较清晰有帮助,但对已经成年了或建立了自己读写习惯的人来说看看就好,帮助不多且因为是三十年代编的,语言风格和时代痕迹比较明显。
0 有用 Irene 2023-04-06 23:18:11 上海
很多知识和现在已经脱节了,但难得能在书里见到将近一百年前的学生和老师是怎么做学问的,中间还穿插了抗日、辍学做工、新旧体诗、文言文白话文,比文学知识有劲
1 有用 fyh 2023-04-15 22:00:35 江西
真是很全面的一本学习语文方面的书,可惜因为对象主要是初中学生,不少写的浅尝辄止。
0 有用 屁大有 2023-08-27 16:23:09 上海
关于文章的读、写方面,最大的感受是酸和迂腐,“写”方面,作者想表达的东西在另一本《文章作法》里可能更详尽。优点可能是以叙事的形式寓教于乐,同时结合了爱国主义教育。与我是有些收获的,但我不太会推荐给小朋友们看。
0 有用 海草猪 2023-06-24 23:26:16 湖南
最后一课,尤受触动。
0 有用 云锦 2023-09-22 21:33:10 山东
作为文学启蒙的新形式,寓文学于小说,只是文风词作都有些死板类型化了,不够自然。 细读来,只觉得已是过时黄花了。
0 有用 巴达拉pangdiu 2023-09-11 06:13:52 四川
字里行间都透着股亲切地关怀。
0 有用 一日能明 2023-09-12 22:41:01 北京
这新版纸质不好,排版和字都太密。。。 书是好书
0 有用 天上大风 2022-07-19 22:10:47
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
1 有用 我一直在回忆里 2022-07-11 22:49:53
毕业多年后来读,已经忆不起曾经课堂上学了啥?
0 有用 ling 2022-07-04 13:16:59
2022.13啊呀妈呀,整了本中小学生读物。恨不是在当年读到 使劲儿给身边有同龄孩子的安利。
0 有用 北域临风 2022-07-18 10:05:52
之前读过一次,当时也只是为了完成读书任务,囫囵吞枣的读,书中的许多东西当时并未领会。近来忽然觉得自己的语文功底太过薄弱,话也说不清楚,想写点东西也无从下手,于是便拿起再读,受益颇多。(或许还会再读) | 掌阅APP
0 有用 momo 2023-12-28 07:54:58 浙江
适合小朋友 对我来说用处不大
0 有用 柠檬西柚茶 2024-02-01 20:21:29 上海
我读的是这个版本。mark
0 有用 莫西西 2024-01-21 01:26:50 上海
看朱自清的序写于1934年,其中的内容,确实符合当时的社会。能有两位大家专门为了学生该如何读书创作专门写书,是当时学子的幸事。不仅仅是如何读书、品鉴、作文,里面提及的很多求知理念在如今仍是适用,可惜应试教育的弊端,并未能达成书中那种理想状态。当然,书中也有部分内容于今天而言略不适合,可惜再没有人给学生再写这样一本书了。
0 有用 清风徐来 2023-09-24 18:30:02 湖北
相见恨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