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出品方: 巴别塔文化
副标题: 12个普遍心理问题的自我疗愈
原作名: The Gift: 12 Lessons to Save Your Life
译者: 周常
出版年: 2022-4-1
页数: 280
定价: 5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16661802
内容简介 · · · · · ·
将我们的心灵牢牢困住的,往往并非外在的力量,而是我们自己建造的牢笼,是我们自己植入脑海的想法。
面对突如其来的不幸,我们不去坦然面对,却指责苍天不公,被困在受害者心态里;
面对亲朋好友的期待,我们隐藏甚至扭曲了真实的自我,被困在他人的眼光里;
面对至亲挚爱的离去,我们用懊恼和内疚逃避现实,被困在未解决的悲伤里。
我们每个人都能从本书描述的12种最普遍的心理困境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却不知道,获得自由所需的力量就藏在我们的内心;
我们都在自己建造的这些牢笼里苦苦挣扎,却不知道,打开牢笼的钥匙就握在自己的手中。
著名心理学家、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伊迪丝·伊娃·埃格尔博士用她疗愈自己的刻骨创伤和打开无数来访者心灵枷锁的故事告诉我们,自由的基础是具备选择的力量,而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以何种态度、何种方式回应我们的遭遇。
改变我们能够改变的,接受我们不能改变的,我们...
将我们的心灵牢牢困住的,往往并非外在的力量,而是我们自己建造的牢笼,是我们自己植入脑海的想法。
面对突如其来的不幸,我们不去坦然面对,却指责苍天不公,被困在受害者心态里;
面对亲朋好友的期待,我们隐藏甚至扭曲了真实的自我,被困在他人的眼光里;
面对至亲挚爱的离去,我们用懊恼和内疚逃避现实,被困在未解决的悲伤里。
我们每个人都能从本书描述的12种最普遍的心理困境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却不知道,获得自由所需的力量就藏在我们的内心;
我们都在自己建造的这些牢笼里苦苦挣扎,却不知道,打开牢笼的钥匙就握在自己的手中。
著名心理学家、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伊迪丝·伊娃·埃格尔博士用她疗愈自己的刻骨创伤和打开无数来访者心灵枷锁的故事告诉我们,自由的基础是具备选择的力量,而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以何种态度、何种方式回应我们的遭遇。
改变我们能够改变的,接受我们不能改变的,我们就能解救自己,让心灵得到自由。
作者简介 · · · · · ·
伊迪丝·伊娃·埃格尔(Edith Eva Eger)博士是一位杰出的心理学家,也是尚在人世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之一。1944年,时年16岁的伊迪丝被关进奥斯维辛集中营,在经历了8个月的非人折磨后得到解救。
伊迪丝于1978年取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此后数十年间一直从事临床心理治疗工作,曾任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心理学教授。
埃格尔博士曾多次登上荧屏,参加奥普拉脱口秀、纪念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节目,与人们分享她获得治愈的心路历程,帮助他人摆脱创伤。她的自传《拥抱可能》(The Choice)获比尔·盖茨推荐,在世界多国畅销。
目录 · · · · · ·
第一章 受害者心态型牢笼
现在怎么样了?
第二章 逃避型牢笼
奥斯维辛集中营里没有百优解
第三章 自我忽视型牢笼
与他人的所有关系都会走向终结
第四章 秘密型牢笼
一个屁股坐在两把椅子上
第五章 内疚和羞耻型牢笼
除了你自己,没人会拒绝你
第六章 未解决的悲伤型牢笼
什么还没发生呢?
第七章 僵化思维型牢笼
你不需要向别人证明什么
第八章 怨恨型牢笼
你会希望和自己结婚吗?
第九章 恐惧型牢笼
你是正在进化还是在原地旋转?
第十章 评判型牢笼
你的内心住着一名纳粹
第十一章 绝望型牢笼
假如今天我幸存下来,
明天我就会自由
第十二章 不宽恕型牢笼
没有愤怒就没有宽恕
后 记
致 谢
· · · · · · (收起)
喜欢读"越过内心那座山"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越过内心那座山"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 8.5
-
- 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 7.8
-
- 这是真的吗 7.2
-
- 界限 8.4
-
- 给善恶一个答案 8.5
-
- 你经历了什么? 8.6
-
- 拥抱可能 8.9
-
- 胡思乱想消除指南 8.4
-
- 生命的礼物 8.6
-
-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9.0
越过内心那座山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3 条 )
> 更多书评 53篇
论坛 · · · · · ·
评判才是囚禁我们的牢笼 | 来自子非鱼 | 1 回应 | 2022-05-25 14:17:34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Scribner (2020)8.5分 26人读过
-
未知出版社 (2020)暂无评分 2人读过
-
未知出版社 (2021)暂无评分 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kindle 2 (甜賽)
- 【樊登读书】书单记录 (小树姐姐)
- 心理学 (Hattie)
- 凌寒de书单 (凌寒)
- 我不开心的时候看的书 (傅立叶变换)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25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越过内心那座山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大青 2022-11-17 21:22:36 江苏
去感受自己,才能治愈自己。Feel so you can heal.
0 有用 镜子有三面 2022-11-16 09:25:15 北京
分了三天听完的,细节有点记不清楚了。不过最后一句话倒是很清晰:最后她说:“亲爱的,我祝愿你也能选择让自己逃脱牢笼,让自己获得自由;祝愿你能让自己的那些痛苦变为人生的重要经验教训;也祝愿你能够选择给后代留下哪种精神遗产——你可以传递痛苦,当然,也可以留下礼物。
22 有用 下巴 2022-05-17 00:52:33
请记住,在二战期间,在中国的国土上有1800万人死去,而犹太人在欧洲是600万人死去。 如果其他国家的人只记得了欧洲犹太人的悲剧,作为中国人请铭记自己的苦难。
0 有用 Paolo 李思锋 2022-11-13 06:14:25 上海
交付了什么? 12类各种归因下的人类痛苦不自由的原因,想教会人,去自爱、去放弃低级愤怒、去感受痛苦感受积极情绪、去做那些让你保持积极的事、去珍惜、去庆祝、去诚实、去选择! 我的感受?多元化的痛苦归因,我很喜欢;整体感受是,面对不可控制的事情,要去直面,要去感受,选择原谅自己才是正确的策略,但同样的,真正想要获得高阶的自由和快乐,那就得多尝试面对痛苦新的思路,不要对低级愤恨上瘾,做事情和感觉自己在做... 交付了什么? 12类各种归因下的人类痛苦不自由的原因,想教会人,去自爱、去放弃低级愤怒、去感受痛苦感受积极情绪、去做那些让你保持积极的事、去珍惜、去庆祝、去诚实、去选择! 我的感受?多元化的痛苦归因,我很喜欢;整体感受是,面对不可控制的事情,要去直面,要去感受,选择原谅自己才是正确的策略,但同样的,真正想要获得高阶的自由和快乐,那就得多尝试面对痛苦新的思路,不要对低级愤恨上瘾,做事情和感觉自己在做事情,受制于情绪流,是完全两件事情。 (展开)
9 有用 summer林溪 2022-05-17 22:38:10
看完这本书,我心中一直有个词“自由”,原来即便身处困境,我们依旧有选择的权利,有自由的能力,只不过很多人都陷入自己的精神牢笼,总妄想有人可以拯救自己,却不知道能救自己的从来都只有自己。
0 有用 桥豆麻袋 2023-09-30 21:09:32 山东
最近对积极心理学很感兴趣,从积极的视角来寻找自己的力量,于我,于他人,可能都是有帮助的
0 有用 今天也想早点睡 2023-09-27 18:16:15 江苏
虽然才看了一两章,但已经确定这又是一本超过《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的书了(真的非常想拉踩)
0 有用 林玖_zz 2023-09-26 01:10:34 湖南
可能我和这本书的缘分还不够,暂时没有能击中我内心的观点。 >> 如果爱需要通过良好的举止和优异的成绩赢得,那这根本就不是爱,而是操纵。 >> 如果我们长期以牺牲自己为代价,如果我们一直在燃烧,或者一直充当一名帮助别人的殉道者,我们就会积攒很多怨气,那么慷慨就不再是慷慨了。爱意味着自爱,因为只有自爱的人才能真正地爱别人,才能对别人真正慷慨和富有同情心。 2023/9/26 发表想法 可是什么是... 可能我和这本书的缘分还不够,暂时没有能击中我内心的观点。 >> 如果爱需要通过良好的举止和优异的成绩赢得,那这根本就不是爱,而是操纵。 >> 如果我们长期以牺牲自己为代价,如果我们一直在燃烧,或者一直充当一名帮助别人的殉道者,我们就会积攒很多怨气,那么慷慨就不再是慷慨了。爱意味着自爱,因为只有自爱的人才能真正地爱别人,才能对别人真正慷慨和富有同情心。 2023/9/26 发表想法 可是什么是想要的生活呢?是想要的外界生活吗?怎么知道一定是必要的呢?如果真的得不到又被迫到达生命终点了呢…… >> 她曾对我说,她最害怕的是还没有过上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就死去。 >> 你有机会决定自己要过怎样的生活,以及你想过上什么样的生活,你能揭开隐藏在暗影中的那些谎言,发现并找回真正的自我。 (展开)
0 有用 凉一 2023-09-25 22:33:24 山东
拿出勇气,去越过内心的那座山,挣脱心中的牢笼,做一个自由的人
0 有用 Flora 2023-09-25 19:06:22 四川
对我的启发性不是很大,但还是摘录了很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