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
目前无人评价
作者简介 · · · · · ·
福尔克· 乌尔里希(Volker Ullrich),1943年生,德国著名历史学家、传记作家、专栏作家、电视媒体人,主攻历史、文学、哲学和教育学,1975年以论文《20世纪初汉堡工人运动研究》获博士学位,是德意志帝国、魏玛共和国领域的顶尖历史学者。曾担任《汉堡周刊》“政治书目”栏目主编,为《时代》杂志旗下著名作家和《时代杂志·历史篇》联合出版人。已出版《焦虑的强国:1871—1914,德意志帝国兴亡史》《希特勒传:跃升年代》等经典作品。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大约十分钟后,也就是下午3点30分刚过,勤务员林格打开通往希特勒书房的门,朝里瞥了一眼、然后向鲍曼报告:“帝国领袖先生,完成了!” 从观察者角度看,希特勒坐在沙发左侧,他的头略微向前垂下。他的右太阳穴上有一个十芬尼硬币大小的弹孔、鲜血顺着脸颊流下。墙壁和沙发上都有喷溅的血渍。地板上已经形成了盘子大小的一摊血。手枪从垂悬的右臂滑落,静静地躺在希特勒的右脚边。伊娃·布劳恩蜷起双腿坐在沙发的右侧。其尸体散发出的苦杏仁味表明是服用了氰化物胶囊中毒。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希特勒在地堡的终结——进攻帝国国会大厦——占领慕尼黑——“巴 -
虽然克雷布斯将军已在5月1 日晚上与崔可夫上将的谈判中汇报了希特勒已自杀的情况,魏德林将军也在5月2日上午再次明确证实了这一点,但是苏联方面仍然持怀疑态度:如果这条消息有诈,希特勒得以逃脱,该怎么办?这一假设对施密尔舒来说无疑是一场噩梦。他们承受来自莫斯科的巨大压力,《真理报》(Prawda)已经宣称希特勒之死的消息是法西斯主义者的诡计。 但是,希特勒在哪里?沃斯也被问到了这一点,他说,在他试图逃跑时从希特勒的副官那里听到这位独裁者自杀了,尸体在帝国总理府的花园里波焚毁。寻找尸体仍在继续。叶琳娜·雷热夫斯卡娅表示,“我们一次次地探测废弃的地堡,一米都不放过”,“到处都是翻倒的桌子,碎裂的打字机,脚下踩到的玻璃叮当作响、纸张发出沙沙声。我们搜索着各个房间和长长的走廊。我们摸索着走过受损的混凝土墙和过道里的水坑。空气潮湿且压抑,风扇不再运转。让人呼吸困难”。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对希特勒之死的反响——柏林投降——抢劫扫荡——“乌布利希小组
> 全部原文摘录
Acht Tage im Mai: Die letzte Woche des Dritten Reiches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产生于过去与未来之间的掠夺、继承与神话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大众甚至很多历史研究者的思维中,随着1945年4月30日柏林地堡中的一声枪响(或至迟随着柏林被攻克),第三帝国正式覆灭、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战局亦走向终结。这种认识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那部著名的电影《帝国的毁灭》亦照搬了此种叙事思维,而忽略了一个事实——主角... (展开)
历史夹缝中的帝国末日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945年4月,苏联红军三个方面军数百万大军完成对柏林的合围。第三帝国的灵魂人物——希特勒拒绝了下属们建议他逃离柏林的请求,在总理府的地堡中负隅顽抗。4月30日,意识到解围无望后,希特勒在苏联红军攻城的猛烈炮火中选择自杀。但从这一刻到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三帝国还... (展开)
那些“已经过去”和“尚未到来”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战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战争带来的后果,城市里满是战争后的混乱景象,那些废墟和死人都在向我们展现着战争的残酷,即便是侥幸从战争中存活的人,也会在午夜梦回的时候被那些血腥惊醒。我们始终需要感叹这个世界的美好,在于如今的我们可以自由地行走在街道之上,呼吸着轻松的... (展开)
对纳粹岁月的抗拒和排斥——既是开始,也是结束
盟军占领德国之后,真实的社会情状与道德问题浮出水面,摆脱纳粹的进程以未曾预想的速度开展着。第三帝国的最后八天中,我们看到战败者的痛苦与冷漠、希特勒神话的颠覆...... 这是一场复杂的结束,同时也是一场盛大的开始。只有清楚这段历史,我们才能更深切地感受到这场战争带...
(展开)

恶龙希特勒:带给人类地狱般浩劫
阿道夫.希特勒的特殊之处,就在于他从不被人淡忘,他不仅没有过时,反而还成为了一个神话人物,代表世上一切黑暗与令人憎恶的存在。 ——《希特勒》 有些人或许逃过了武器的摧残,保全了健康的四肢,但他们的人性,心灵及世界,却无法幸免于难。 ——79版电影《西线无战事》 ...
(展开)

陈旧的史料,糟糕的翻译
书的内容都是陈词滥调,几十年前都有的东西拼接出来,没有任何新的史料提出,在学术上毫无价值,也就是一本历史普及读物。而中文翻译实在糟糕。估计翻译对那段历史背景毫无了解,而且态度也极不认真,翻译完后连校对也不做。例如一会称1945年的邓尼兹为海军元帅,一会称为海军...
(展开)

陈旧的史料,糟糕的翻译
书的内容都是陈词滥调,几十年前都有的东西拼接出来,没有任何新的史料提出,在学术上毫无价值,也就是一本历史普及读物。而中文翻译实在糟糕。估计翻译对那段历史背景毫无了解,而且态度也极不认真,翻译完后连校对也不做。例如一会称1945年的邓尼兹为海军元帅,一会称为海军...
(展开)
> 更多书评 1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2)8.4分 173人读过
-
Allen Lane (2021)暂无评分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国内引进外文新书与外文原版(2022-03) (拾捡书籍的小孩)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Acht Tage im Mai: Die letzte Woche des Dritten Reiches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