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2024.3.14-17_整体感觉很一般。 ⒈每个人生活都不容易,被重伤和曲解也都在所难免,但要在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保护自己啊。该勇敢的时候不能懦弱,该理智的时候不要任性,该解释的时候切勿沉默不语。 ⒉流畅的故事,临近结尾的多次反转让人一时半会儿反应不过来,先是阿文说出自己有病,更纱对他不离不弃。 ⒊「生孩子」真的是一件需要深思出率的事情!绝对不能「只生不养」,要正确的和孩子沟通,了解他的想法,不帮他做决定但可以给予意见。 @磨铁图书
end 原来作者是美丽的他的作者!凪良汐真的很神!她很会抓那些标准人设里的微妙的地方。 更纱不是无法说清楚的傻逼女主,她是因为受害而无法说出那些真的伤痛。 阿文不是变态恋童,他根本就没有爱女童,只是比起承认自己无法长大、还不如承认自己是个变态,比起被动、选择了代价巨大的“主动”。甚至,他是以不得不说出秘密的方式,说出了这个秘密 -- 而他是温柔的,在这场悲剧里,他还是觉得“自己让有纱成为受害者”。 两位都很温柔呀!都觉得自己伤害了对方。 但是,有纱还是"任性“的”小孩“呀,所以,之前一直紧握阿文的手,所有,现在还是会去见他。-- “我犯了什么罪,需要被原谅”,“晚饭可以吃冰淇淋吗”? 但是,阿文还是”坦然“的--“害怕、没啥办法”的坦然。
气更纱不管经历多少仍然是个孩子,不懂为冤者发声,不懂让有罪者伏法,满脑子只想让自己隐形。就连前男友对她连续施暴也只知道搬家,不知道申请个限制令。有很多可以澄清的机会却还只是想当个小透明,女人如果一辈子这样被动会吃一辈子苦,只能说不怪世人的眼光,只怪更纱太愚蠢。能理解作者想表达世人曲解和关爱“暴力”,但还是看的很气,不过有情感流动也能说明写的很好,把更纱的愚蠢写的淋漓尽致。
一口气读完,看哭了,感人。日本人真的很会写小说,很容易进入,流畅好读。
阅读过程有一种溺水的感觉。读者站在上帝视角知晓一切,而书中的人物背负着沉重的过去,又被周遭人们不负责任的“正义感”禁锢着,永远欲言又止。这种无法达成的沟通,在一层悲剧之上,又制造了一重又一重悲剧。好在结尾终于有了一抹亮色,像潜水艇终于浮出海面,打开天窗,阳光和氧气透了进来。
两个边缘人的互相救赎,是比爱情更好嗑的情感。“这世上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恰当地形容我们的关系,而我们却有一大把必须在一起的理由。”啊啊啊啊啊啊草,以及长大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即使被磨平了棱角,也一定要尽力去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想法。
因为先看了电影,所以读书的时候,感觉震撼度少了,但是细腻度有增加。人很容易因为社会规则而被贴上标签,而一旦定论,人们就不再去思考摘标签这件事了。
是,文艺作品的角色不应该拿着道德标竿去要求,很多佳作里也写过不少“问题角色”,但起码你要站在相对客观的角度来论述这些“问题角色“的”问题“根源于何处吧。这本书上来就给女主搞个第一人称疯狂恶心那种容易共情的读者(我坚信大部分骂女主的读者绝对不是厌女,真的就是被共情到了怒其不争),另一方面又疯狂给男女主那些”问题行为“打上”纯爱“”圣洁“的标签。最典型的就是女主跟男主重逢正冥思苦想怎么跟现男友分手,正好就此时此刻发现现男友家暴。在作者的潜意识中,男女主的行为必须正当化是吧。后面女主反复强调”我们究竟做错了什么“,那男主当年确实进行诱拐了行为这也叫”没错“?跳脱出第一人称视角很容易就会发现问题。日本老牌作家写过类似题材的不少,没见哪个如此离谱。顺带一提作者写原耽出身,这个故事套进原耽是不是还挺通顺
是稍微脱离正轨而又刚好能打动人的故事 当初简单划完电影觉得太过平淡普通 因为喜欢的小偶像一直力推 所以拖了蛮久又来补完原作小说 有和怪物如出一辙的共鸣感 文自述视角的补齐让重逢显得更加克制而汹涌 世界上的其他人怎样都无所谓 我们彼此就以特殊的方式充当对方生命中的“另一人” 就算这里没有容身之地 只有你还在我身边 我们还可以去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 一个人生活后也时常在想究竟哪里才是我最终的停靠点 现在也觉得 只要我和我的小狗在一起 去哪里都可以
我想变做个木偶/我想变做个石头/点先可以没忧愁/点先可以没泪流/点先可以没内疚/点先可以自由/上天为何不保佑?为什么要我们接受
不可不可,这本书虽然写得流畅好读,但在我这里过不了审。
情感细腻而温柔。两个主角是游走在日本牢固的人情世故语境之外的个体,讲述的是他们因不被气氛理解、也不能理解气氛而失语的感受。作者擅长在情节中保持人物独立性,有对女主第二任男友原生家庭、在暴力和痛悔间拉扯的描述,使家暴者的形象更加立体和深刻。
本质上还是当你被社会主流价值观抛弃就会获得超越世俗的爱情的美彼那套逻辑,但这本人物写得太不好了,又偏激又无用,完全被他们所认为的万恶的外界推着走,也不分辨也不接受别人可能的善意,所谓反正你们就是不可能真正理解我们的爱情的这种被挤压到极致的关系更像是主人公自己构架出来的,却装得像个受害者。相同的爱情逻辑《再见溪谷》是一个更好的范本,再不济《blt》也比这本好一万倍。凪良老师回来写BL吧,别在垃圾BG上浪费时间了
两星半!两个被全世界误会的男女互相依靠 !社会焦点问题倒是一堆,但是都是给这个玛丽苏爱情故事装饰的外衣!
梨花好像生气了,粗暴地捅坏开始融化的刨冰。
小说能从双视角看到整个故事的脉络,文和更纱的关系是跳脱出世俗规则的束缚的,他们是彼此的安身之所。看到结尾我又惹不住笑了,流浪之月副本真的是美食番。第一次读凪良老师的作品,文笔太细腻了TT
230508文笔挺好的,故事也不错,甚至可以理解作者的立意,包括最后对男主的病症解释也是把这个故事从之前对于恋童癖的误会里解救出来,但不管怎么说,哪怕是理智上知道恋童癖是疾病以及本书偏于两个被抛弃的人互相救赎的视角,但对于作者以如此暧昧婉转的手法去表达对恋童癖的态度还是感觉到非常不适,以及社会上(确实是不理解当事人心情)但普遍基本的保护措施的消极描写,还是挺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导致这本书里最难看的仿佛不是家暴男和猥亵者的罪恶,而是把那些(至少是善意)的普通人放入了主角的对立面,却模糊了真正的犯罪,作者的态度实在是过于黏糊和自恋了。
世间的异类因无法去到不受“常识”和“规则”束缚之处而活在了沉重的过往中,在常识与规则中为了罪人。若是某日能遇到能抛却一切往事自由前行的同伴…大概是此生最幸的救赎。
虽然故事很沉重但意外地好读所以一口气看完。大概因为更纱自由又可爱,所以读起来很轻松。直到结尾主人公两人也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恋人关系这一点很喜欢,离群的鱼只是活着然后相遇。最后还意外被治愈到了(T_T)。摘抄了很多,最喜欢的是成年后一开始就提到的“不懂为什么不能晚饭吃冰淇淋。这一生都不会懂”。
灿烂的自由。看完后明白了改编电影的流俗。
> 流浪之月
4 有用 木泺兮oO0 2024-03-17 17:02:33 上海
2024.3.14-17_整体感觉很一般。 ⒈每个人生活都不容易,被重伤和曲解也都在所难免,但要在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保护自己啊。该勇敢的时候不能懦弱,该理智的时候不要任性,该解释的时候切勿沉默不语。 ⒉流畅的故事,临近结尾的多次反转让人一时半会儿反应不过来,先是阿文说出自己有病,更纱对他不离不弃。 ⒊「生孩子」真的是一件需要深思出率的事情!绝对不能「只生不养」,要正确的和孩子沟通,了解他的想法,不帮他做决定但可以给予意见。 @磨铁图书
5 有用 菜呀菜呀菜呀 2023-01-22 17:44:25 安徽
end 原来作者是美丽的他的作者!凪良汐真的很神!她很会抓那些标准人设里的微妙的地方。 更纱不是无法说清楚的傻逼女主,她是因为受害而无法说出那些真的伤痛。 阿文不是变态恋童,他根本就没有爱女童,只是比起承认自己无法长大、还不如承认自己是个变态,比起被动、选择了代价巨大的“主动”。甚至,他是以不得不说出秘密的方式,说出了这个秘密 -- 而他是温柔的,在这场悲剧里,他还是觉得“自己让有纱成为受害者”。 两位都很温柔呀!都觉得自己伤害了对方。 但是,有纱还是"任性“的”小孩“呀,所以,之前一直紧握阿文的手,所有,现在还是会去见他。-- “我犯了什么罪,需要被原谅”,“晚饭可以吃冰淇淋吗”? 但是,阿文还是”坦然“的--“害怕、没啥办法”的坦然。
4 有用 ✧ฅ/ᐠ. ̫ .ᐟ\ฅ✧ 2023-01-27 12:03:22 北京
气更纱不管经历多少仍然是个孩子,不懂为冤者发声,不懂让有罪者伏法,满脑子只想让自己隐形。就连前男友对她连续施暴也只知道搬家,不知道申请个限制令。有很多可以澄清的机会却还只是想当个小透明,女人如果一辈子这样被动会吃一辈子苦,只能说不怪世人的眼光,只怪更纱太愚蠢。能理解作者想表达世人曲解和关爱“暴力”,但还是看的很气,不过有情感流动也能说明写的很好,把更纱的愚蠢写的淋漓尽致。
30 有用 冬惊 2022-07-12 01:12:03
一口气读完,看哭了,感人。日本人真的很会写小说,很容易进入,流畅好读。
2 有用 李濛Lemon 2022-07-22 13:06:33
阅读过程有一种溺水的感觉。读者站在上帝视角知晓一切,而书中的人物背负着沉重的过去,又被周遭人们不负责任的“正义感”禁锢着,永远欲言又止。这种无法达成的沟通,在一层悲剧之上,又制造了一重又一重悲剧。好在结尾终于有了一抹亮色,像潜水艇终于浮出海面,打开天窗,阳光和氧气透了进来。
2 有用 mоmо 2022-07-18 11:48:29
两个边缘人的互相救赎,是比爱情更好嗑的情感。“这世上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恰当地形容我们的关系,而我们却有一大把必须在一起的理由。”啊啊啊啊啊啊草,以及长大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即使被磨平了棱角,也一定要尽力去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想法。
1 有用 kivo 2023-03-16 22:11:31 浙江
因为先看了电影,所以读书的时候,感觉震撼度少了,但是细腻度有增加。人很容易因为社会规则而被贴上标签,而一旦定论,人们就不再去思考摘标签这件事了。
1 有用 教授 2022-11-05 15:49:27 北京
是,文艺作品的角色不应该拿着道德标竿去要求,很多佳作里也写过不少“问题角色”,但起码你要站在相对客观的角度来论述这些“问题角色“的”问题“根源于何处吧。这本书上来就给女主搞个第一人称疯狂恶心那种容易共情的读者(我坚信大部分骂女主的读者绝对不是厌女,真的就是被共情到了怒其不争),另一方面又疯狂给男女主那些”问题行为“打上”纯爱“”圣洁“的标签。最典型的就是女主跟男主重逢正冥思苦想怎么跟现男友分手,正好就此时此刻发现现男友家暴。在作者的潜意识中,男女主的行为必须正当化是吧。后面女主反复强调”我们究竟做错了什么“,那男主当年确实进行诱拐了行为这也叫”没错“?跳脱出第一人称视角很容易就会发现问题。日本老牌作家写过类似题材的不少,没见哪个如此离谱。顺带一提作者写原耽出身,这个故事套进原耽是不是还挺通顺
1 有用 momo 2024-06-27 21:07:39 重庆
是稍微脱离正轨而又刚好能打动人的故事 当初简单划完电影觉得太过平淡普通 因为喜欢的小偶像一直力推 所以拖了蛮久又来补完原作小说 有和怪物如出一辙的共鸣感 文自述视角的补齐让重逢显得更加克制而汹涌 世界上的其他人怎样都无所谓 我们彼此就以特殊的方式充当对方生命中的“另一人” 就算这里没有容身之地 只有你还在我身边 我们还可以去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 一个人生活后也时常在想究竟哪里才是我最终的停靠点 现在也觉得 只要我和我的小狗在一起 去哪里都可以
1 有用 河第三岸情意结 2024-07-04 23:43:45 北京
我想变做个木偶/我想变做个石头/点先可以没忧愁/点先可以没泪流/点先可以没内疚/点先可以自由/上天为何不保佑?为什么要我们接受
1 有用 土呆 2023-07-28 20:40:35 北京
不可不可,这本书虽然写得流畅好读,但在我这里过不了审。
0 有用 渚骸燃 2023-01-04 15:37:48 湖南
情感细腻而温柔。两个主角是游走在日本牢固的人情世故语境之外的个体,讲述的是他们因不被气氛理解、也不能理解气氛而失语的感受。作者擅长在情节中保持人物独立性,有对女主第二任男友原生家庭、在暴力和痛悔间拉扯的描述,使家暴者的形象更加立体和深刻。
0 有用 T 2023-02-12 15:22:28 江苏
本质上还是当你被社会主流价值观抛弃就会获得超越世俗的爱情的美彼那套逻辑,但这本人物写得太不好了,又偏激又无用,完全被他们所认为的万恶的外界推着走,也不分辨也不接受别人可能的善意,所谓反正你们就是不可能真正理解我们的爱情的这种被挤压到极致的关系更像是主人公自己构架出来的,却装得像个受害者。相同的爱情逻辑《再见溪谷》是一个更好的范本,再不济《blt》也比这本好一万倍。凪良老师回来写BL吧,别在垃圾BG上浪费时间了
0 有用 思维定势 2023-03-13 13:01:39 河北
两星半!两个被全世界误会的男女互相依靠 !社会焦点问题倒是一堆,但是都是给这个玛丽苏爱情故事装饰的外衣!
0 有用 Héloïse 2023-03-12 19:45:41 上海
梨花好像生气了,粗暴地捅坏开始融化的刨冰。
0 有用 lemonade 2023-04-16 16:19:57 日本
小说能从双视角看到整个故事的脉络,文和更纱的关系是跳脱出世俗规则的束缚的,他们是彼此的安身之所。看到结尾我又惹不住笑了,流浪之月副本真的是美食番。第一次读凪良老师的作品,文笔太细腻了TT
0 有用 巨米雨 2023-05-17 16:04:42 澳大利亚
230508文笔挺好的,故事也不错,甚至可以理解作者的立意,包括最后对男主的病症解释也是把这个故事从之前对于恋童癖的误会里解救出来,但不管怎么说,哪怕是理智上知道恋童癖是疾病以及本书偏于两个被抛弃的人互相救赎的视角,但对于作者以如此暧昧婉转的手法去表达对恋童癖的态度还是感觉到非常不适,以及社会上(确实是不理解当事人心情)但普遍基本的保护措施的消极描写,还是挺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导致这本书里最难看的仿佛不是家暴男和猥亵者的罪恶,而是把那些(至少是善意)的普通人放入了主角的对立面,却模糊了真正的犯罪,作者的态度实在是过于黏糊和自恋了。
0 有用 セツヤ 2023-05-27 20:30:01 四川
世间的异类因无法去到不受“常识”和“规则”束缚之处而活在了沉重的过往中,在常识与规则中为了罪人。若是某日能遇到能抛却一切往事自由前行的同伴…大概是此生最幸的救赎。
1 有用 可琦安🍪 2023-07-04 07:53:21 日本
虽然故事很沉重但意外地好读所以一口气看完。大概因为更纱自由又可爱,所以读起来很轻松。直到结尾主人公两人也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恋人关系这一点很喜欢,离群的鱼只是活着然后相遇。最后还意外被治愈到了(T_T)。摘抄了很多,最喜欢的是成年后一开始就提到的“不懂为什么不能晚饭吃冰淇淋。这一生都不会懂”。
0 有用 四月一日 2023-07-10 18:32:03 浙江
灿烂的自由。看完后明白了改编电影的流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