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绚丽而刚健,最具价值的为附文《孔子与屈原》,可以见到近代中国以德国浪漫派与尼采思想诠释孔子与屈原的成果。美与表现,浪漫与古典,个人与社会,国家与世界,诗与哲学,李长之以心灵准确把握住张力合力一并推至崇高。愚妄者和君子不死不休的战争,顺理成章地通向作为政治神学的公羊学与美学政治的诗经学。这本小书散发妖冶的弧光与太阳的健勇。
非常通俗易懂
后附《孔子与屈原》一文是很亮的亮点
所读版本还附有「从孔子到孟轲」等文。该书可谓李长之早年孔子阅读的总结之作。对比该书之前作者完成的诸孔子论文看,此书可谓自绚烂至于平淡,却在且行且回的诉说与感叹中自然地流转着绵邈悠远却无可与抗的精神生命力。从学术谱系来看,该书及相关论文呈现了长期不被重视的自德语美学角度对儒学的阐释,并通过艺术创造和审美活动的工夫论化和自我的艺术品化,建立了自艺术至生命,进而达于力量、评价、群体与权威的完整推理,从而在孔子身上综合了以春秋当新王的正致柛学和与战国策派同气连枝的斯宾格勒式尼采思想,绚丽多姿的同时却也十分怪诞可怖。
读之前以为李长之的批评多“印象式”的发挥,没想到《孔子的故事》几乎做到了“一份材料说一分话”的谨严。尽管如此,却仍不失气韵生动,大家手笔。 附录的几篇文章写于抗战期间,为“儒家之根本精神”张目,拳拳之心历历可见。
从春秋到战国的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剧变中,孔子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官学到私学,尽管不彻底,仍有阶级色彩;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做官)、编写历史(主观性强,写的是“应该怎样”而非“是怎样”)、整理诗书做出了重大贡献,这在孔子以前从未有过,所以他能被称作圣人。但作为现代人的读者,要看到“圣人”光环以外他作为普通人的时代局限性和个人局限性,比如一些双标言论和言行不一。 “不能按照我们主观上的认识,把孔子的思想作为一个严密的思想体系来对待,也不能拿后代由于演绎孔子的思想而构成的一套完整的儒家思想系统来派作孔子的思想。” 另,十分佩服李先生的考究功夫,读者读起来是一本简单的人物传记,但不是作者想象的,每一句都有根据。
意识到自己的个性和与周围人的共性之后再来读这本书,才能充分感受孔子作为一个活人所拥有的品质。清醒又乐观,固执又随和。理智不是不够,而是情感太多了。
听傅杰老师的推荐读了一下,作者用平实易懂的流畅语言梳理了孔子的脉络,最后收录的孔子和屈原的对比,与其说是论文,更像是气势恢宏的散文,真的比那些堆砌术语的八股文章有意思多了
2024/09/03 比较浅显,也比较全面的叙述了孔子的人生经历和贡献,挺好的,通识教育读物
附文的《孔子与屈原》写得真好。
几万字的流水账,适合小朋友看。
主要是為了看附錄文章。 正文部分基本是對史記孔子世家、論語、孔子家語等材料的翻譯和改寫,將之整理成連貫可讀的篇章本是很好之事,但階級史觀和輝格史學運用過多,以及不少翻譯過於平白、喪失原文意蘊,不得不說十分可惜。 讀的電子版比此版多了兩篇《從孔子到孟軻》和《司馬遷和孔子》。四篇附文中《孔子和屈原》最好,用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的二元框架對二者進行綜合分析。《司馬遷和孔子》其次。其餘平平。另外,附文中的感嘆號實在太多了。
十分好的入门书,先生的语言还是那么通俗易懂,在史料有限的情况下细致描绘了孔子波澜壮阔的一生。读罢最大的感受就是孔子是人,是一个复杂的人而不是神,后世种种歪曲和附会万万不能怪到夫子头上来。(附录的几篇文章很有价值,尤其是《孔子和屈原》一篇。)
很好读的一本书,看完以后多了是个问题,也疏通了一些不明白的地方
孔子和屈原是中国精神史上最伟大的纪念像,是中国人伦之极峰。孔子代表我们民族的精神(Der Geist),屈原代表我们民族的心灵(Die Seele)!我们民族是幸福的。
没有在豆瓣上找到我看的那个版本,姑且就选了这个版本记录一下。忘了是在哪里看到这本书的推介的,个人感觉更适合小朋友看一些。从来只从历史书上看到孔子的名字和贡献,没有这么深入的了解过孔子身上的经历和故事,感谢作者的梳理和记录,用轻快的通俗的语言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比较立体的孔子,更加了解他的人生起伏和思想变化,以后会给孩子推荐这本书的。
> 孔子的故事
5 有用 门松秋零 2024-02-07 00:38:36 湖南
绚丽而刚健,最具价值的为附文《孔子与屈原》,可以见到近代中国以德国浪漫派与尼采思想诠释孔子与屈原的成果。美与表现,浪漫与古典,个人与社会,国家与世界,诗与哲学,李长之以心灵准确把握住张力合力一并推至崇高。愚妄者和君子不死不休的战争,顺理成章地通向作为政治神学的公羊学与美学政治的诗经学。这本小书散发妖冶的弧光与太阳的健勇。
1 有用 梅诗金的斗篷 2024-03-04 18:33:15 北京
非常通俗易懂
1 有用 薇妮 2022-07-16 17:48:58
后附《孔子与屈原》一文是很亮的亮点
3 有用 推止窝 2023-02-02 22:32:56 安徽
所读版本还附有「从孔子到孟轲」等文。该书可谓李长之早年孔子阅读的总结之作。对比该书之前作者完成的诸孔子论文看,此书可谓自绚烂至于平淡,却在且行且回的诉说与感叹中自然地流转着绵邈悠远却无可与抗的精神生命力。从学术谱系来看,该书及相关论文呈现了长期不被重视的自德语美学角度对儒学的阐释,并通过艺术创造和审美活动的工夫论化和自我的艺术品化,建立了自艺术至生命,进而达于力量、评价、群体与权威的完整推理,从而在孔子身上综合了以春秋当新王的正致柛学和与战国策派同气连枝的斯宾格勒式尼采思想,绚丽多姿的同时却也十分怪诞可怖。
1 有用 懒兔的兔 2024-08-13 22:11:24 河南
读之前以为李长之的批评多“印象式”的发挥,没想到《孔子的故事》几乎做到了“一份材料说一分话”的谨严。尽管如此,却仍不失气韵生动,大家手笔。 附录的几篇文章写于抗战期间,为“儒家之根本精神”张目,拳拳之心历历可见。
0 有用 金色月光 ☪ 2022-12-03 20:58:52 北京
从春秋到战国的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剧变中,孔子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官学到私学,尽管不彻底,仍有阶级色彩;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做官)、编写历史(主观性强,写的是“应该怎样”而非“是怎样”)、整理诗书做出了重大贡献,这在孔子以前从未有过,所以他能被称作圣人。但作为现代人的读者,要看到“圣人”光环以外他作为普通人的时代局限性和个人局限性,比如一些双标言论和言行不一。 “不能按照我们主观上的认识,把孔子的思想作为一个严密的思想体系来对待,也不能拿后代由于演绎孔子的思想而构成的一套完整的儒家思想系统来派作孔子的思想。” 另,十分佩服李先生的考究功夫,读者读起来是一本简单的人物传记,但不是作者想象的,每一句都有根据。
0 有用 哈喽哇 2023-01-14 17:41:04 上海
意识到自己的个性和与周围人的共性之后再来读这本书,才能充分感受孔子作为一个活人所拥有的品质。清醒又乐观,固执又随和。理智不是不够,而是情感太多了。
0 有用 柏拉图斯特拉 2023-03-22 13:55:51 江苏
听傅杰老师的推荐读了一下,作者用平实易懂的流畅语言梳理了孔子的脉络,最后收录的孔子和屈原的对比,与其说是论文,更像是气势恢宏的散文,真的比那些堆砌术语的八股文章有意思多了
0 有用 _Medusa_ 2024-09-03 18:57:31 上海
2024/09/03 比较浅显,也比较全面的叙述了孔子的人生经历和贡献,挺好的,通识教育读物
0 有用 九冶桑鸟 2024-11-20 11:35:59 广东
附文的《孔子与屈原》写得真好。
0 有用 ColinChoi 2024-11-26 07:09:45 广东
几万字的流水账,适合小朋友看。
0 有用 Jean-Jacques 2024-11-16 06:15:54 美国
主要是為了看附錄文章。 正文部分基本是對史記孔子世家、論語、孔子家語等材料的翻譯和改寫,將之整理成連貫可讀的篇章本是很好之事,但階級史觀和輝格史學運用過多,以及不少翻譯過於平白、喪失原文意蘊,不得不說十分可惜。 讀的電子版比此版多了兩篇《從孔子到孟軻》和《司馬遷和孔子》。四篇附文中《孔子和屈原》最好,用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的二元框架對二者進行綜合分析。《司馬遷和孔子》其次。其餘平平。另外,附文中的感嘆號實在太多了。
0 有用 溺水之鱼 2025-04-13 16:23:43 山东
十分好的入门书,先生的语言还是那么通俗易懂,在史料有限的情况下细致描绘了孔子波澜壮阔的一生。读罢最大的感受就是孔子是人,是一个复杂的人而不是神,后世种种歪曲和附会万万不能怪到夫子头上来。(附录的几篇文章很有价值,尤其是《孔子和屈原》一篇。)
0 有用 密棉 2025-04-12 21:54:20 北京
很好读的一本书,看完以后多了是个问题,也疏通了一些不明白的地方
0 有用 道颠 2024-11-24 00:38:23 甘肃
孔子和屈原是中国精神史上最伟大的纪念像,是中国人伦之极峰。孔子代表我们民族的精神(Der Geist),屈原代表我们民族的心灵(Die Seele)!我们民族是幸福的。
0 有用 胜男陈 2024-05-10 00:01:31 湖南
没有在豆瓣上找到我看的那个版本,姑且就选了这个版本记录一下。忘了是在哪里看到这本书的推介的,个人感觉更适合小朋友看一些。从来只从历史书上看到孔子的名字和贡献,没有这么深入的了解过孔子身上的经历和故事,感谢作者的梳理和记录,用轻快的通俗的语言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比较立体的孔子,更加了解他的人生起伏和思想变化,以后会给孩子推荐这本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