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其实陶器是我最感兴趣的部分之一,但可能因为太庞杂,介绍起来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还有文物名称和所属文化错误,作为科普读物这就不应该了。
和青铜器一样,不认识的字(器物名称)太多了,需要家长带着一起,再真的结合博物馆之旅,效果应该会很好。另外,p23的“鬶即可以炖煮,也可以…”中的“即”应该是“既”吧?昨天读的瓷器那本里我记得还有“来自于”,绘本就不要出这样的编校错误了吧
陶器大概是实用也要好看的代表,虽然和那些高大上的祭祀类器物不一样,但是也有自己的纹样、图案,谁说日常用的东西就不能好看,不能作为艺术的体现呢。我对日用器物也可以不失艺术感的认知来自柳宗悦,但其实回看我们自己的文化,一直都是如此践行的。
陶器的历史演变和分类。陶器真的很“淘气”,上面的画超级可爱,古老的陶器真是用了几千年,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它呦~
绘本类科普
> 博物馆里的奇妙中国:陶器
0 有用 小拙 2023-10-26 20:14:35 江苏
其实陶器是我最感兴趣的部分之一,但可能因为太庞杂,介绍起来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还有文物名称和所属文化错误,作为科普读物这就不应该了。
0 有用 向晚 2023-01-18 22:30:39 湖北
和青铜器一样,不认识的字(器物名称)太多了,需要家长带着一起,再真的结合博物馆之旅,效果应该会很好。另外,p23的“鬶即可以炖煮,也可以…”中的“即”应该是“既”吧?昨天读的瓷器那本里我记得还有“来自于”,绘本就不要出这样的编校错误了吧
0 有用 猫头鹰森林 2022-07-26 10:23:59
陶器大概是实用也要好看的代表,虽然和那些高大上的祭祀类器物不一样,但是也有自己的纹样、图案,谁说日常用的东西就不能好看,不能作为艺术的体现呢。我对日用器物也可以不失艺术感的认知来自柳宗悦,但其实回看我们自己的文化,一直都是如此践行的。
0 有用 驴的呼吸 2022-07-05 20:29:27
陶器的历史演变和分类。陶器真的很“淘气”,上面的画超级可爱,古老的陶器真是用了几千年,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它呦~
0 有用 俗青 2024-12-01 20:59:34 福建
绘本类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