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灾难。和所有其他创意行业一样,1914年到1918年间,时尚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年,女人们穿起工作服和裤装劳作,成为战场的后援,而时装设计师不得不对此做出回应。战争结束后,坚信东方主义仍然具有吸引力的保罗·波烈,再也无法恢复他在战前所取得的事业高度。
昵称为“可可(Coco)”的加布里埃·香奈儿(Gabrielle Chanel)和让·巴杜作为新星出现,虽然在设计方面他们有着类似的时尚观,但是在商业上他们是激烈的竞争对手。他们都在1919年创立了自己的时装屋,并配合战后的氛围,反对浮华,注重更实用的衣着风格。
女性获得的全新自由,同样体现在了美国日渐增长的影响力上——从好莱坞电影到爵士乐鸡尾酒,一切都在影响着欧洲。好莱坞戏服设计师阿德里安成为了纽约第七大道服装贸易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不过,大部分美国的设计师都是追随巴黎潮流的。因此,美国社会自由的风气,先是被巴黎人施加在他们的风格中,再回销给美国人。
曾经“美好年代”时期的社会习俗里,即使只露出一小截腿部皮肤也是不雅的,而此刻都已经成为了遥远的记忆。20世纪20年代初,裙摆开始缩短,男孩气的、几乎是雌雄同体的廓型成为了时尚。《男孩》这部小说,是“假小子”造型名称的由来。女士运动装吸引了时装设计师的注意。1921年,让·巴杜为温布尔登网球赛的运动员苏珊·朗格伦设计的白色无袖直身开衫还有白色丝绸百褶短裙,引起了轰动。裙子(还有头发)的长度在1926年达到了史上最短。而1928年欧洲夏季的闷热,促进了泳装的热潮和日光浴的新风尚。1925年,巴黎国际装饰艺术和现代工业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推动了装饰艺术运动的蓬勃发展。
基于这一切,我们需要留意,不用反复去强调人们对于20世纪20年代时尚的那些刻板印象。女人们会根据自己的身份、所在的地区以及财务能力,以不同的方式重新诠释高端时尚。但是,许多潮流风格确实是在20世纪20年代诞生的,并在此后持续在时尚界渗透。1960年,美国设计师诺曼·诺雷尔评论到:‘女人们依然穿着20年代风格变化的产物,而在这整个世纪,她们都将继续如此着装。’
恰恰相反的是,珍妮·浪凡制作的‘风格长袍(robes de style)’深受许多对“飞女郎”裙装无感的女性们喜爱,这也提醒了我们,很多时候,时尚更倾向于怀旧而不是积极变革。1929年,让·巴杜的冬季系列,使时尚产生了决定性的变化。裙子从腰部而不是从臀部才开始展开,裙摆则下降至小腿中部。这正是经济大萧条那一年:美国买家和顾客纷纷离开巴黎,直到1933年才重新回归。时装屋裁减员工,并艰难地维持着运营。
在20世纪30年代,让·巴杜淡出了时尚舞台,而可可·香奈儿有了新的竞争对手,艾尔莎·夏帕瑞丽(Elsa Schiaparelli)。当香奈儿致力于开发她的开衫外套和低调的时尚风格时,夏帕瑞丽则沉浸在华丽夸张的姿态和灵感迸发的戏谑风格,将她对艺术的热爱和对时尚的感知融为一体。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黎开始涌现出一批具有个人风格的设计师。完美主义者玛德琳·维奥内特从古典主义的影响中汲取灵感,成为巴黎时装界伟大的纯粹主义者。曼波彻(Mainbocher)证明了美国人也能在巴黎取得成功。1927年,萨尔瓦多·菲拉格慕(Salvatore Ferragamo)从好莱坞回到了他的故乡意大利,开始了自己超群绝伦的制鞋生意。技术工艺继续推动着时尚向前发展:1939年,美国开始生产尼龙。但是,战争随后爆发,巴黎时尚几近停滞不前。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