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靖康二年,金军挥戈南下,打破了汴京城内的酣歌醉舞。长达若干年的宋金鏖战中,劫难深重的中原大地涌现出无数抗金志士,岳飞是其中最为光彩夺目的将星。出身农家、天生神勇的他,在年仅三十九岁的生命里,辗转多处,四次讨金北伐,成长为一员威震金军的军事奇才。孰料宋金议和,岳飞被作为政治牺牲品,含冤被害。
岳飞短暂而富有传奇的一生,犹如耀眼的彗星,长久地辉映着历史的星空,而他一生都践行的尽忠报国的精神,早已超越了时代,成为民族精神与民族记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书以翔实而又准确的史料,深层透视岳飞光辉而充满悲剧的一生,深入剖析岳飞的性格特征与精神结构,剖析他所处时代的独特的社会结构、政治生态,真实再现两宋之交的社会环境。
作者简介 · · · · · ·
王曾瑜,1939年生, 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师从著名历史学家、中国宋史研究泰斗邓广铭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博士生导师。长期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专业从事宋辽金史研究。著有《鄂国金佗稡编、续编校注》《岳飞和南宋前期政治与军事研究》《宋朝军制初探》《辽金军制》《宋朝阶级结构》《宋高宗传》等。
目录 · · · · · ·
第一章 佃农投军
第一节 从出生到成婚
第二节 韩府佃客
第三节 两次投军
第二章 尽忠报国
第一节 金军大举攻宋
第二节 河东抗金
第三节 中原浩劫
第四节 背刺“尽忠报国”
第五节 从军元帅府
第六节 初隶宗泽 转战曹州
第七节 康王称帝 岳飞忧虑朝政
第三章 屡折不挠
第一节 越职上书
第二节 张所知遇
第三节 苦战太行
第四节 北方民众抗金斗争风起云涌
第五节 再隶宗泽
第六节 开封外围战
第七节 宗泽之死
第八节 进驻西京
第九节 击破王善
第十节 撤离开封
第四章 建康风云
第一节 初败李成
第二节 马家渡之战
第三节 南下广德军
第四节 进驻宜兴县
第五节 江南军民抗击入侵者
第六节 驰援常州
第七节 克复建康府
第八节 献俘越州
第九节 降服戚方
第十节 题词张渚镇
第五章 苦战淮东
第一节 就任通、泰州镇抚使
第二节 楚州之围
第三节 苦战承州城下
第四节 退守江阴军
第五节 张荣复淮东
第六章 江湖转战
第一节 建炎中至绍兴初的宋金对峙形势
第二节 除内寇与连结河朔之谋
第三节 再破李成
第四节 招降张用
第五节 屯驻洪州
第六节 讨伐曹成
第七节 吉、虔州平叛
第八节 临安朝见
第七章 克复襄汉
第一节 襄汉失守
第二节 上奏请缨
第三节 第一次北伐
第四节 措置襄汉防务
第五节 壮怀激烈
第六节 初援淮西
第八章 洗兵湖湘
第一节 钟相叛乱
第二节 杨么再起
第三节 王燮惨败
第四节 岳飞改变策略
第五节 杨么军的瓦解
第六节 对失败者的处置
第九章 长驱伊洛
第一节 岳家军兵力和编制的扩充
第二节 连结太行义士
第三节 目疾和母丧
第四节 张浚改变部署
第五节 第二次北伐
第十章 进军蔡州
第一节 再援淮西
第二节 金齐进犯江汉
第三节 第三次北伐
第四节 储粮蓄锐
第十一章 正己治军
第一节 严以律己
第二节 仁严兼济 治军风范
第十二章 淮西兵变
第一节 淮西军易将
第二节 岳飞辞职 淮西兵变
第三节 建议立储
第十三章 反对和议
第一节 宋金酝酿和议
第二节 面折廷争
第三节 群情激愤
第四节 矢志燕雲
第五节 祭扫八陵
第六节 北方抗金义军重新活跃
第十四章 挺进中原
第一节 金军毁约南侵
第二节 宋军抗击
第三节 违诏出师
第四节 第四次北伐
第五节 孤军深入的形势
第六节 郾城和颍昌大捷
第七节 北方抗金义军胜利出击
第八节 朱仙镇之战
第十五章 功废一旦
第一节 十年之力 废于一旦
第二节 金军重占河南
第三节 北方抗金义军的失败
第四节 三援淮西
第五节 削除兵权
第十六章 冤狱碧血
第一节 直道危行
第二节 罢官赋闲
第三节 张宪之诬
第四节 千古奇冤
第五节 蔓引株连
第六节 绍兴和议
第七节 冤狱昭雪 民众怀念
附录一 岳飞的历史评价
附录二 有关岳飞生平的史料
附录三 岳飞年表
· · · · · · (收起)
第一节 从出生到成婚
第二节 韩府佃客
第三节 两次投军
第二章 尽忠报国
第一节 金军大举攻宋
第二节 河东抗金
第三节 中原浩劫
第四节 背刺“尽忠报国”
第五节 从军元帅府
第六节 初隶宗泽 转战曹州
第七节 康王称帝 岳飞忧虑朝政
第三章 屡折不挠
第一节 越职上书
第二节 张所知遇
第三节 苦战太行
第四节 北方民众抗金斗争风起云涌
第五节 再隶宗泽
第六节 开封外围战
第七节 宗泽之死
第八节 进驻西京
第九节 击破王善
第十节 撤离开封
第四章 建康风云
第一节 初败李成
第二节 马家渡之战
第三节 南下广德军
第四节 进驻宜兴县
第五节 江南军民抗击入侵者
第六节 驰援常州
第七节 克复建康府
第八节 献俘越州
第九节 降服戚方
第十节 题词张渚镇
第五章 苦战淮东
第一节 就任通、泰州镇抚使
第二节 楚州之围
第三节 苦战承州城下
第四节 退守江阴军
第五节 张荣复淮东
第六章 江湖转战
第一节 建炎中至绍兴初的宋金对峙形势
第二节 除内寇与连结河朔之谋
第三节 再破李成
第四节 招降张用
第五节 屯驻洪州
第六节 讨伐曹成
第七节 吉、虔州平叛
第八节 临安朝见
第七章 克复襄汉
第一节 襄汉失守
第二节 上奏请缨
第三节 第一次北伐
第四节 措置襄汉防务
第五节 壮怀激烈
第六节 初援淮西
第八章 洗兵湖湘
第一节 钟相叛乱
第二节 杨么再起
第三节 王燮惨败
第四节 岳飞改变策略
第五节 杨么军的瓦解
第六节 对失败者的处置
第九章 长驱伊洛
第一节 岳家军兵力和编制的扩充
第二节 连结太行义士
第三节 目疾和母丧
第四节 张浚改变部署
第五节 第二次北伐
第十章 进军蔡州
第一节 再援淮西
第二节 金齐进犯江汉
第三节 第三次北伐
第四节 储粮蓄锐
第十一章 正己治军
第一节 严以律己
第二节 仁严兼济 治军风范
第十二章 淮西兵变
第一节 淮西军易将
第二节 岳飞辞职 淮西兵变
第三节 建议立储
第十三章 反对和议
第一节 宋金酝酿和议
第二节 面折廷争
第三节 群情激愤
第四节 矢志燕雲
第五节 祭扫八陵
第六节 北方抗金义军重新活跃
第十四章 挺进中原
第一节 金军毁约南侵
第二节 宋军抗击
第三节 违诏出师
第四节 第四次北伐
第五节 孤军深入的形势
第六节 郾城和颍昌大捷
第七节 北方抗金义军胜利出击
第八节 朱仙镇之战
第十五章 功废一旦
第一节 十年之力 废于一旦
第二节 金军重占河南
第三节 北方抗金义军的失败
第四节 三援淮西
第五节 削除兵权
第十六章 冤狱碧血
第一节 直道危行
第二节 罢官赋闲
第三节 张宪之诬
第四节 千古奇冤
第五节 蔓引株连
第六节 绍兴和议
第七节 冤狱昭雪 民众怀念
附录一 岳飞的历史评价
附录二 有关岳飞生平的史料
附录三 岳飞年表
· · · · · · (收起)
尽忠报国:岳飞新传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 条 )

《岳飞新传》:基于史实而带有主观情感色彩的传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其实,我一直以来都反对网上有些人说什么民族融合而否认岳飞等人民族英雄的身份,这不仅脱离了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历史之方法,而且随着否定那些人的历史意义,也在消解我们今人从中能够汲取的精神力量。 我以为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延续至今,要之在祖先崇拜... (展开)
关于岳飞关键事件摘录
忠臣良将在外拼死拼活保家卫国,奸臣在朝堂弄权陷害忠良,况且还有一个小人之心的皇帝,岳飞被陷害冤死,此局无可解之法。 以下为摘录: 背刺“尽忠报国”(二十四岁) 姚氏是个普通的农家妇女,深明大义,她决不愿意拖累儿子,而是积极勉励岳飞“从戎报国”。最后,岳飞决定留...
(展开)


每个人都终将是历史的尘埃
最近读历史有些奇妙的感觉,仿佛这些英雄人物走下书页,跟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岳飞这样的大人物,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军委副主席,没想到他的死去竟然在历史上留下了那么大的波澜。在他那个年代,可能他的死同样会是讳莫如深的。好在还有后世的史家,还有海外的史家,给他作出...
(展开)
> 更多书评 6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6)8.7分 196人读过
-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7)8.7分 132人读过
-
河南文艺出版社 (2022)8.2分 120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3)8.1分 49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中国人物传记 (虞渊之水)
- ▉ 传记回忆录 ▉ (462本) (秀才Bui出门)
- 我最爱的图书
- 宋金元、夏辽史 (程雪衣)
- 书单|2022年新书 (小伟)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尽忠报国:岳飞新传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阿郎 2023-01-31 12:27:49 天津
因为电影《满江红》很火,所以想读一下岳飞传来普及下知识背景,以待去看电影。岳飞当之无愧的帅才,可惜未遇明主,宋朝的政治制度体系不需要武将,当时的皇帝宋高宗也不是胸怀大志之人,肯定不能容岳飞,杀头是唯一的结果。岳飞是极有希望完成北伐统一大业的。岳飞语:“飞可以义责,不可以利驱。拔一城而予一爵者,所以待众人,而非所以待国士也。”岳飞,真英雄!
0 有用 回到黑格尔 2025-02-10 10:54:34 陕西
一般
0 有用 棕榈 2023-03-04 00:35:56 江西
行文有据但不加注,通俗畅快。作者毫不掩饰对岳飞的尊崇与喜爱,对宋高宗、秦桧的憎恶与鄙视,饱含中华民族情怀。
1 有用 轩辕十四 2023-04-22 17:03:16 山东
看书时,脑中一直回响着屠洪刚的《精忠报国》。人们对历史上的人和事的不同评价,其实还是源于现实不同的人生道路。作为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中华民族之所以能一次次从深重的苦难中复兴,以岳飞为代表的爱国主义,作为巨大的精神支柱,无疑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每当国家危亡之际,总有无数爱国志士前赴后继,誓死保卫家国天下、黎民苍生,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本书史料详细、考据严谨,塑造了一个真实立体的岳飞形象。... 看书时,脑中一直回响着屠洪刚的《精忠报国》。人们对历史上的人和事的不同评价,其实还是源于现实不同的人生道路。作为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中华民族之所以能一次次从深重的苦难中复兴,以岳飞为代表的爱国主义,作为巨大的精神支柱,无疑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每当国家危亡之际,总有无数爱国志士前赴后继,誓死保卫家国天下、黎民苍生,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本书史料详细、考据严谨,塑造了一个真实立体的岳飞形象。剥去各种光环,岳飞,就像我们一样,有七情六欲,有过苦闷消沉、情绪跌宕,有失败、有胜利,有缺点、会犯错,也会面临各种无奈,但他之所以成为英雄,是因为在面临人类共通的种种局限时,反而能绽放人性的光辉。不过,本书记载铁浮屠时采信连环马的说法,确实不妥。建议本书出插图皮面精装版!建议岳飞庙前加上宋高宗跪像! (展开)
0 有用 清风不堪酬 2024-06-03 17:05:45 山东
通俗读物写法,继承了作者酣畅淋漓的笔调。唯在单位前面非要加个“宋”,如“遗尸十五宋里”之类这一点,感觉不伦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