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非常高质量的小说,确实很有《罪与罚》的味道,但这是一部内心的《罪与罚》,与《罪与罚》不同,小说主人公桂平昌甚至没有付诸行动,而是完全再内心深处臆想了自己的“复仇”,小说的结局太精彩了,让这一切归于虚无,整部小说成了主人公内心深处最隐秘、最黑暗的部分的书写。
与罗伟章先前关注乡村问题的小说不同,在《隐秘史》中,罗伟章将聚焦点从场域关系上的“乡村—城市”的二元关系或“乡村—城镇—城市”的三元关系移向了现代乡村中农人的隐秘内心,叙述了一个软弱农人在想象之中试图自我拯救的故事,将人与人性摆在了作品的主题中央。从某种角度上来说,《隐秘史》不仅构筑了一条通往在后工业时代中不断变幻与沉浮的农人精神世界与内心流动的道路,更将我们引向了幽微之中的乡村隐秘深处,那个埋藏着乡村千百年来古老而鲜活的心脏之所。
乍一看确实很有《心迷宫》的味道,但又并不一样,一个罪案悬疑的壳,或者说一条罪案悬疑的引线,烧尽之后炸出的是乡村内里的凋敝,人心的荒芜与孤独。作者写:世间的很多事情和鞭炮一样,嚷一声就把自己炸了,嚷得越响炸得越碎。所以主人公桂平昌闷声不响,但最后却被沉默炸掉。这故事里看似不经意但实际上浓墨重彩地写声音,有声的声音,无声的声音,以及那个收集声音并用声音复活村庄的人,这些暗笔极好,看起来有点浪漫又异常悲壮。其实,这些技法在所谓中国乡土这一脉中都频繁用过,但作者写得轻盈,并不陈旧。语言很妙,写沉重却有透明质感。
呈现中国人熟悉的生活场景、人情世故,那些说不出的辛酸和尴尬。
罗伟章继《寂静史》 《谁在敲门》后的新作《隐秘史》。三本书能看到作者的创作脉络是如何时而浩大时而又显得精微的,而它们打动我的,是作者即使在写一个很小的细节,也铭记着坚固与变化之中的背景,这是一个小说家的准确性的来源。
三星半。心灵黑洞
很一般,有些地方没有必要写出来,悬念制造也一般
人最难过去的,不是贫穷,不是苦难,不是恐惧,不是仇恨,甚至不是死亡,而且自己的心。能够直面自己内心的幽暗深处,并且超越它,是真的英雄。
在云里雾里说一个似梦又不是梦的消失的农村的人的故事。
《寂静史》入坑 《隐秘史》越陷越深? 开玩笑 还沉侵在寂静史里出不来
开头几节就引出白骨,接着是波澜不惊的叙述,“桂平昌到底有没有杀苟军”的疑问始终在脑海里回响。结尾处让人虎躯一震,小说与现实,孰真孰假?
写乡土写成这样,实属牛
【C+】核心创意还挺不错,以一桩悬疑凶案引出乡土世界小社会的凋敝、人情的崩溃、人心的幽暗。“那个人到底是杀了还是没杀”成为了有效的叙事驱动力。小说延续了《寂静史》那种玄乎的质感,但是内涵很实;又在后1/3保持了虚虚实实的曲折、反转韵味,大有值得回味之处。但是主要问题在于,前面的铺垫较冗,写得太长了,整个创意浓缩进一个中篇小说或许更好。
走进《隐秘史》,便走进了桂平昌和陈国秀的内心,再软弱的人也有坚强的一面,再老实的人,内心也有秘密。有些人能放下,使它成为引领自己光;有些人却一辈子被折磨,始终处于精神内耗之中!
白骨就是城镇化后的乡村。本应最精彩的茅厕蹲苟军一段写得也太短了,基本没挖掘心理活动,本来作者很擅长这个,为啥没发挥一下呢?是怕对比《罪与罚》吗?
最后的彩蛋让故事妙了 因为往往真实世界的故事更荒诞
整部小说的氛围一个字——“沉”,这个“沉”在于桂平昌、陈国秀等人在村中生活和一系列事件后内心发生的变化,这是每个人隐秘而又不为人知的世界,他们也都“沉”在其中,但最后荒诞的结局,却实在是又讽刺,感觉桂平昌白“沉”了
虚和实的完美融合。从历史大背景上,作者的语言用的犀利,譬如“没有谁是真正完整的,人的医生,就是缝缝补补的一生。有些人,已经缝好了数不清的裂口和破洞,但再怎么缝,也缝不成以前的自己了。”,又如“好些村子的人家都是如此,相守几十年的夫妻,就这样分开了,几乎就没有一个家庭是完整的”,让读者感同身受地农村人在国家迈向工业发展道路上的“孤独”。从“隐秘”来说,通过主人公桂平昌发现洞口秘密那时起,就有了现实和心理的两个平行时空,穿插着和他有关系的人的故事,探究每个人内心隐秘深处,情节构造上叹为观止。最后的两个附录,又让整个故事升华,从一个小说再到另外一个小说,再从两个小说回到了现实,没见过这样的编排,让你看完爽翻天,确实有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
读出拉美的味道
山村、白骨、人心。古老的东西正一点点消失,欲望和勾兑像黑洞一样蚕食着善良和纯朴。罪与罚,善与恶,本是人性之虞。戏剧性很强,拍成方言电影或会很惊彩。
> 隐秘史
2 有用 地球没有人 2023-10-04 19:43:04 四川
非常高质量的小说,确实很有《罪与罚》的味道,但这是一部内心的《罪与罚》,与《罪与罚》不同,小说主人公桂平昌甚至没有付诸行动,而是完全再内心深处臆想了自己的“复仇”,小说的结局太精彩了,让这一切归于虚无,整部小说成了主人公内心深处最隐秘、最黑暗的部分的书写。
2 有用 五丶木 2023-02-10 15:04:38 四川
与罗伟章先前关注乡村问题的小说不同,在《隐秘史》中,罗伟章将聚焦点从场域关系上的“乡村—城市”的二元关系或“乡村—城镇—城市”的三元关系移向了现代乡村中农人的隐秘内心,叙述了一个软弱农人在想象之中试图自我拯救的故事,将人与人性摆在了作品的主题中央。从某种角度上来说,《隐秘史》不仅构筑了一条通往在后工业时代中不断变幻与沉浮的农人精神世界与内心流动的道路,更将我们引向了幽微之中的乡村隐秘深处,那个埋藏着乡村千百年来古老而鲜活的心脏之所。
5 有用 frozenmoon 2022-09-06 17:46:06 北京
乍一看确实很有《心迷宫》的味道,但又并不一样,一个罪案悬疑的壳,或者说一条罪案悬疑的引线,烧尽之后炸出的是乡村内里的凋敝,人心的荒芜与孤独。作者写:世间的很多事情和鞭炮一样,嚷一声就把自己炸了,嚷得越响炸得越碎。所以主人公桂平昌闷声不响,但最后却被沉默炸掉。这故事里看似不经意但实际上浓墨重彩地写声音,有声的声音,无声的声音,以及那个收集声音并用声音复活村庄的人,这些暗笔极好,看起来有点浪漫又异常悲壮。其实,这些技法在所谓中国乡土这一脉中都频繁用过,但作者写得轻盈,并不陈旧。语言很妙,写沉重却有透明质感。
1 有用 饮者 2022-05-14 23:33:47
呈现中国人熟悉的生活场景、人情世故,那些说不出的辛酸和尴尬。
2 有用 日知其 2022-05-27 22:43:48
罗伟章继《寂静史》 《谁在敲门》后的新作《隐秘史》。三本书能看到作者的创作脉络是如何时而浩大时而又显得精微的,而它们打动我的,是作者即使在写一个很小的细节,也铭记着坚固与变化之中的背景,这是一个小说家的准确性的来源。
0 有用 芋泥脑袋 2022-11-12 10:18:57 四川
三星半。心灵黑洞
0 有用 lingsama 2022-11-20 12:07:29 北京
很一般,有些地方没有必要写出来,悬念制造也一般
1 有用 熊抱刺玫瑰 2022-11-19 17:12:46 河北
人最难过去的,不是贫穷,不是苦难,不是恐惧,不是仇恨,甚至不是死亡,而且自己的心。能够直面自己内心的幽暗深处,并且超越它,是真的英雄。
0 有用 hayasi_sibako 2022-11-04 23:02:23 广东
在云里雾里说一个似梦又不是梦的消失的农村的人的故事。
0 有用 喜乐 2022-11-09 15:17:44 湖南
《寂静史》入坑 《隐秘史》越陷越深? 开玩笑 还沉侵在寂静史里出不来
0 有用 我很麻烦的 2022-10-21 13:42:08 福建
开头几节就引出白骨,接着是波澜不惊的叙述,“桂平昌到底有没有杀苟军”的疑问始终在脑海里回响。结尾处让人虎躯一震,小说与现实,孰真孰假?
1 有用 晓行夜宿 2022-10-19 14:51:47 江苏
写乡土写成这样,实属牛
0 有用 蓝河的风儿 2024-03-17 01:10:41 浙江
【C+】核心创意还挺不错,以一桩悬疑凶案引出乡土世界小社会的凋敝、人情的崩溃、人心的幽暗。“那个人到底是杀了还是没杀”成为了有效的叙事驱动力。小说延续了《寂静史》那种玄乎的质感,但是内涵很实;又在后1/3保持了虚虚实实的曲折、反转韵味,大有值得回味之处。但是主要问题在于,前面的铺垫较冗,写得太长了,整个创意浓缩进一个中篇小说或许更好。
0 有用 燕晓小读 2024-02-10 15:44:29 广西
走进《隐秘史》,便走进了桂平昌和陈国秀的内心,再软弱的人也有坚强的一面,再老实的人,内心也有秘密。有些人能放下,使它成为引领自己光;有些人却一辈子被折磨,始终处于精神内耗之中!
0 有用 豆菊 2023-06-03 09:28:35 北京
白骨就是城镇化后的乡村。本应最精彩的茅厕蹲苟军一段写得也太短了,基本没挖掘心理活动,本来作者很擅长这个,为啥没发挥一下呢?是怕对比《罪与罚》吗?
0 有用 象鼻尾猫 2023-06-18 17:00:33 广东
最后的彩蛋让故事妙了 因为往往真实世界的故事更荒诞
0 有用 闲庭 2022-08-14 15:16:29
整部小说的氛围一个字——“沉”,这个“沉”在于桂平昌、陈国秀等人在村中生活和一系列事件后内心发生的变化,这是每个人隐秘而又不为人知的世界,他们也都“沉”在其中,但最后荒诞的结局,却实在是又讽刺,感觉桂平昌白“沉”了
1 有用 一串白开水 2022-08-18 11:09:06
虚和实的完美融合。从历史大背景上,作者的语言用的犀利,譬如“没有谁是真正完整的,人的医生,就是缝缝补补的一生。有些人,已经缝好了数不清的裂口和破洞,但再怎么缝,也缝不成以前的自己了。”,又如“好些村子的人家都是如此,相守几十年的夫妻,就这样分开了,几乎就没有一个家庭是完整的”,让读者感同身受地农村人在国家迈向工业发展道路上的“孤独”。从“隐秘”来说,通过主人公桂平昌发现洞口秘密那时起,就有了现实和心理的两个平行时空,穿插着和他有关系的人的故事,探究每个人内心隐秘深处,情节构造上叹为观止。最后的两个附录,又让整个故事升华,从一个小说再到另外一个小说,再从两个小说回到了现实,没见过这样的编排,让你看完爽翻天,确实有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
1 有用 荒腔走板 2022-08-05 16:16:45
读出拉美的味道
2 有用 衍 2022-06-27 09:25:20
山村、白骨、人心。古老的东西正一点点消失,欲望和勾兑像黑洞一样蚕食着善良和纯朴。罪与罚,善与恶,本是人性之虞。戏剧性很强,拍成方言电影或会很惊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