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性探讨
转变理念正当时——有关文化理念的再思考 刘锡诚
民俗学视角的“斯诺命题”——“关于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的阐释 叶春生
节气与历法
节点性与生活化:作为民俗系统的二十四节气 王加华
二十四节气制度的历史及其现代传承 刘宗迪
危机·转机·生机:二十四节气保护及其需要解决的两个重要问题 张勃
从节气歌谣、谚语看二十四节气的活态传承 季中扬
二十四节气在日本的传播与实践应用 毕雪飞
传承之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像记录研究——以新龙藏历“十三节”为例 扎西翁加
彝族毕摩文献中的十月太阳历研究 阿牛木支、老板萨龙
传统医药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气化理论与天人合一 郑晓红
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理念 王凤兰、何振中
中国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研究 王伟杰
古典针灸理论的自然观探讨 韩红
非遗光环下的保护与传承——人类学视野下中医针灸的文化探析 肖芒
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的历史经验及启示——以平遥王氏中医妇科为例 钱永平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环境可持续性——以“藏医药浴法”申遗实践为主线 巴莫曲布嫫
焕发新生机的藏医药浴法 甄艳
贵州苗医苗药文化传承和保护的路径浅析 张鹏飞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论中国古代宇宙观与传统武术之哲学基础 刘锋、史兵、郭振东等
传统武术的生态意蕴 王华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体的“关系”研究——基于民间习武共同体的“关系”建构及维系机制研究 吕韶钧、李向阳、彭芳
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陈小蓉、何嫂、张勤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分类——以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为例 李雨蒙
游艺民俗与艺术的起源 张士闪
体育人类学视角下的苗族赛龙舟文化解析 冉孟刚
现代杂技的审美意蕴 高伟
西藏古代杂技价值与传承研究 罗帅呈、丁玲辉
政治空间压缩与杂技传统的建构——基于杂技艺人“化外之民”形成与发展历程的考察 王立芳
珠算
《数术记遗》珠算思想的宇宙视野 韩英、韩品玉
中国文化瑰宝珠算的申遗之路和复兴之路 罗见今
其他
满族民间叙事中的生态认知与哲学意蕴——《岫岩满族三老人故事》解读 江帆
遗产化与神话主义: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地的神话重述 张多
彝族民间林木崇拜及其生态意义——以峨山彝族自治县为例 黄龙光、白永芳
后记 杨利慧
· · · · · · (
收起)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