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本文运用民族学和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根据10年来跟进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哈尼族乡景迈山的调研资料,从布朗族茶农的视角阐释文化自觉和国家-社会认同双向驱动下的乡村社会文化变迁,对话国内外民族经济学、饮食人类学和物质文化研究理论,试图为中国西南民族地区的乡村社会建设提供案例模式和理论依据。本文获云南省博士后定向资助基金支持。
郭静伟,民族学博士,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研究人员,云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工作系教师。主要关注物质文化研究、跨境流动和社会治理。本文为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期间完成的成果。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
> 1人读过
> 1人想读
订阅关于《嵌入景迈山布朗族社会文化变迁中的普洱茶》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