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昨日世界 短评

热门 最新
  • 21 malingcat 2022-06-25 10:23:30

    众所周知,当一个聪明的作者拥有一大堆散金碎玉时,他最好找到一个串连线索,再找一个盛放的盒子。在本书中,这个盒子叫做“俱乐部”。这个俱乐部的成员包括政治哲学家埃德蒙·柏克、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美术家约书亚·雷诺兹、剧作家理查德·谢里丹、作家奥利弗·哥尔德斯密斯、演员大卫·加里克,而作为灵魂人物的则是“18世纪最伟大的伦敦人”塞缪尔·约翰逊博士、还有他的追随者詹姆斯·鲍斯威尔,后者写了第一部《约翰逊传》。本书也可以视为从鲍斯威尔的记录中剪裁出来、增添材料、转换视角、重新组织的一部群体传记。从1764年到1784年,这群后来深刻影响了英国社会的杰出人物,每周一次相约在伦敦杰拉德街的土耳其人头酒馆,畅饮聚食,高谈阔论。描述这些人物的分分合合、起起伏伏,就是作者找到的珠线了。

  • 6 杜君立 2022-05-23 11:47:34

    本书可以说是《月光社》一书的另一半,《月光社》讲瓦特等一群技术革新家和企业家,本书则讲一群思想家。英国之为英国,不仅因为莎士比亚,更因为塞缪尔·约翰逊、亚当·斯密、埃德蒙·柏克、爱德华·吉本……他们组成的俱乐部,是历史的夜空中至为耀眼的“星丛”之一。没有他们在各自领域立法者般的成就,英国会是一个只听得到机器声的“世界工场”。

  • 4 铁骨铮铮墙头草 2022-05-30 16:13:51

    作者以约翰逊与鲍斯威尔的亲密关系作为主轴,于二人的生死之间逐一点亮这个时代的璀璨群星,完成了这本独属于智行者的传记。鲍斯威尔不仅仅是《约翰逊传》的作者,同样是俱乐部的忠实记录者,他在书中无处不在,尽管某些品行值得商榷,但是他的诙谐幽默以及对友人的至高忠诚无疑成为了这群人的最佳粘合剂。他的诉说让人捧腹,他的笨拙让人唏嘘,他的身上有些太多普通人的性情,他像是约翰逊的忠实仆人,亦步亦趋地如实记录着后者的一言一行,这种与他本性相违和的行为正是人性的最好注笔。 出乎意料,这本书并没有过多晦涩的时代厚重,更偏向于突出人物之间关系的群像描绘,这种风格显然与“俱乐部”的本意十分契合。而俱乐部最让人神往的无疑是那份独一无二的头脑风暴,经历的讨论越多,我们就越会发现一场交织着智性和理性的纯粹之旅是如此弥足金贵。

  • 5 优雅骑士 2022-05-30 22:05:53

    原著主标题为The Club,中文版为重返昨日世界,前者点出了本书的重要线索,即18世纪的伦敦由一群在政治、文学、历史、经济以及艺术等各个领域才华横溢、卓绝群伦的人物所组成的以伦敦一家普通小酒馆为活动中心的团体。后者则揭示了本书的主旨,即借助俱乐部成员自1764年开始20年间相互交集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友好往来、竞争关系和事业发展,呈现18世纪伦敦那个拥挤、嘈杂、矛盾重重、暴力频发的世界。其中既有对当时英国政治与文化思想的深刻分析,又包含了大量生活细节的描摹,从底层平民聚集的小酒馆、妓院和剧场到上层人士与富豪出入的议会、庄园与宴会,从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和柴米油盐,到政权运作、两党之争、宗教与民族矛盾以及世界局势的变化,均能毫无违和感的在书中共同呈现出来,也进一步激发读者去阅读斯密等人的原著

  • 4 乙左左 2022-05-31 10:47:15

    几乎每页都很有趣,一群才华横溢的天才们。有别于其他传记类读物的单调和偶像化,开头以约翰逊和鲍斯威尔相遇之前各自的生活经历为切入点,毫不忌讳他们私生活的混乱,言行的出格,甚至各自的精神问题,也因此最大程度地还原了历史人物。其中得益于鲍斯威尔大量以真实对话形式记录的日记。后来俱乐部的其他成员,亚当斯密、吉本、雷诺兹、柏克、加里克等人的故事则形成一个巨大的辐射圈,不少材料都围绕着约翰逊展开,俱乐部之外的卢梭、休谟等人也纷纷登场,一整个时代的图景描摹。约翰逊也许对一些人或事有偏见,但在反战、宣扬人生而平等自由等方面则观点明确,这是他称得上伟大的根基所在。一部来自昨日世界的群星闪耀的集体传记。

  • 3 Cheer.S 2022-06-02 16:00:46

    可以视作18世纪伦敦版本的“人类群星闪耀时”,有幸通过这本书了解到这样一群隔着遥远时空距离的闪耀着智识的文化名人们。以约翰逊和鲍斯威尔的关系为轴心蔓延,串联起同代对时代发展有着影响力的不同领域的人物。他们是才华横溢充满智慧的,因某种因缘际会产生交集,或心心相惜或看不上眼,相互辩论擦出火花,闹闹哄哄,精彩纷呈。他们的生平并不一帆风顺,也并不总是星光熠熠,甚至饱受精神疾病的困扰,然而重重阻碍与矛盾也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他们。会不自觉地带着主观感受,发现他们身上并不招人喜爱的部分,但是这些偏见并不能埋没他们为当时与后世留下的深刻的思想与著作,同时也让读者看到了人性的真实。贯穿其中关于生活细节和时代局势的描写也很有趣。回望这段潮思奔涌,彼此交锋和而不同的时期,确是历史上宝贵的篇章,精神永不落幕。

  • 2 寂照 2022-06-03 14:53:30

    大概任何对思想交流和灵魂撞击有渴求的人,都会向往和怀念书中那个群星璀璨的时代吧,天才们携带着不同领域的学识背景而来,共同创造一个能够畅所欲言交流思想的舞台,轮番上演精妙绝伦的辩论,再带着崭新的自己回归社会生活,开创未来。本书视角偏温和,语言也克制,如实地向我们呈现“俱乐部”成员充满了痛苦、荣耀、梦想与喜怒哀乐的交叠人生,以及最终的“曲终人不见”。最令我感动落泪的,并非他们如何相遇如何相知如何争论如何携手,而是他们最终的必然分离与散场,空旷的舞台在如血残阳的照耀下缓缓退向时间深处,在时间之门关闭之前投出一束能射向遥远未来的金色光芒。世界与生活,如约翰逊内心所感受到的,“是一条裹挟着我们向前的难以抗拒的河流。”而他们向我们证明了一条确凿无疑的真理----“我们会被征服,但不会投降。”

  • 10 Fleurs.哼哼 2022-06-02 14:56:05

    旧日不是瞬间降落,新世界也不是轰然打开,总可以在恢宏的历史事件前窥见一群乖张的天才在颓圮的高墙上寻找裂缝。 我们自古不缺天才,也不缺团体,大概从魏晋风流竹林七贤之后,我们的文化中就丧失了那种和而不同的精神,徒留一地党同伐异

  • 3 维参 2022-05-28 16:43:10

    一部以“俱乐部”(The Club)为中心的群像传记,主线是塞缪尔·约翰逊和詹姆斯·鲍斯威尔这对基友生命历程中的分合纠葛。“俱乐部”之所以闻名英伦,是因为它聚集了一大批18世纪的有识之士,不仅有约翰逊、亚当·斯密、埃德蒙·柏克、爱德华·吉本这些流芳百世的人物,也有约书亚·雷诺兹、大卫·加里克、哥尔德斯密斯、理查德·谢里丹之类名动一时的小伙伴。很难说俱乐部对他们的功成名就起了多大作用,但毫无疑问的是,在一个氛围良好的俱乐部里畅所欲言、交换知识,本就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在乡野小镇中长大的人们为了爵位、声名、财富和梦想而汇聚于大英帝国的中心伦敦,一幅18世纪英国的风俗画便随着他们的喜怒哀乐缓缓展开。

  • 7 东曹掾 2022-05-21 00:03:56

    不得不说,一頁的选题可以。 约翰逊是如此矛盾的人,就像傅斯年先生所说的“一团矛盾”。他是“被弃者,朝圣者,无望的探寻者”。他与自己做争斗,父亲去世后,他光头站在父亲当年在时摆摊的地方很久很久,母亲生前他虽说一直去看她,可是到她离开,也没有去,但是在母亲死后,他又如此频繁的回到利奇菲尔德,妻子特蒂死后,他又沉浸在那种排山倒海的情绪中,约翰逊真是一个蛮别扭的人 伦诺克斯作为一名优秀的女性主义者,将这一份薪火传给了奥斯丁,前者留下了《女堂吉诃德》,后者则受其启发,留下了《诺桑觉寺》,多么美好啊! 从未成功克制过强烈激情的鲍斯威尔和总是能克制排山倒海般激情的塞缪尔相比,可见一斑。 书最后的“俱乐部”的会员范围的选取就如门阀通婚一样令人唏嘘。

  • 0 提灯看浮云 2022-11-14 10:51:47 四川

    主要想看亚当·斯密,却寥寥几笔几页带过。与游荡、集会的俱乐部会员相比,隐居的卢梭都有点可爱了。

  • 0 叶童飞 2022-11-14 00:45:07 广东

    这本书跟亚当斯密没有什么关系,题目翻译得不好,跑偏了,内容就是一战前的奥地利知识分子一群人交往的黄金时代。

  • 1 阿梦 2022-11-17 10:16:33 湖北

    以俱乐部为平台构建天才群像或许是个很好的点子,但是从完成情况来说不及个人传记与名人八卦的合辑。同样写一群人,作者面对读者对于被写对象有所了解、并感兴趣,或者无甚了解、不感兴趣,写作的重点与策略是截然不同的。如果从人物传记的角度来说,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被岔开的对于名人人生经历的注意力难以说这是本好书。但是分散的注意力被打入了时代宗教、政治、思想、女性生存现状的回音里,又叫人不得不承认这是本好书。叫人觉得回味的是一些一言带过的人与事,比如突破世俗束缚勇敢追求爱情的赫斯特。【你有了痛风,而我有了白发丝,在我们结婚二十周年纪念日,这不足为怪;朋友们一定会聚议:“啊,这是他们结婚二十周年纪念日。”】

  • 1 那希索斯 2022-09-20 11:13:09 安徽

    精彩的群像传记。书的原名是THE CLUB,写的即club的诸人,中文翻译用到“昨日世界”,大概是要与茨威格“昨日的世界”挂上钩。书的大篇幅是鲍斯威尔与约翰逊的交往,其他章节是较为重要的club成员,另外白描了几位富有魅力的女性。最后一章中,约翰逊去世,鲍斯威尔为他写传,“有时为了确定一个日期,我不得不跑遍半个伦敦;我心里很清楚,即使把日期搞定了,这也不会赢得什么赞誉,但如果搞错了,这必会败坏我的名声。”——书中鲍斯威尔向故纸堆发起挑战,书外,本书作者为每位传主都援引了旁人评价,与本书内容的契合程度让人想要拍桌赞叹。鲍斯威尔将自己的写传工程比作“一座埃及金字塔,里面陈列着文学君王约翰逊的一副完成木乃伊”,这本THE CLUB也当得起“金字塔”的譬喻。

  • 0 麦田守望者 2022-09-22 13:30:12 上海

    比起布卢姆斯伯里朋友圈,这个要无趣很多。书中多是轶事,但不怎么有趣

  • 0 Sia. 2022-09-27 12:34:31 美国

    2022-Sep//

  • 0 sumooo 2022-10-07 16:13:02 江西

    基本讲的是约翰逊和鲍思威尔的故事,穿插其他俱乐部成员的生平。英美人为啥这么喜欢搞这种俱乐部啊。

  • 0 西窗随笔 2022-11-03 14:47:54 吉林

    天才群像,这是一个拥有约翰逊博士,鲍斯威尔,吉本,亚当斯密,柏克,雷诺兹的俱乐部……

  • 0 五花王 2022-10-15 16:41:31 北京

    群像传记,从七年战争到法国大革命的不列颠文化史,爱尔兰、苏格兰和英格兰之间精神上的融合与互斥,多重性是人的互动所塑造的。

  • 0 雾凇 2022-10-20 17:18:58 北京

    拖拖拉拉几个月用中午午休时间看完。最初看介绍以为会重点讲“俱乐部”活动和精彩讨论,实际讲的是一群曾经组织和参与“俱乐部”聚会活动的人物群像,并且以约翰逊和鲍斯威尔两人为主线,对约翰逊和鲍斯威尔二人之间形成的亦师亦友、略有些类似父子的关系,尤其对鲍斯威尔矛盾别扭的性格特征,讲解挺详尽的,穿插讲了一些其他人,只提到少量俱乐部中的对话。 挺喜欢坚持写作的范妮、坚定再婚的赫斯特两位女性。哪怕被以往的友人强烈反对并断交,赫斯特仍然有尊严地坚持了自己的婚姻选择,难得。两位有思想、有主见的女性。 书里配了不少彩图和黑白图,多数是人物画像,还有住所、聚会地点、书信手稿等,还原这些人物和他们的生活环境。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