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英国] 霍布斯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副标题: 英国内战起因及阴谋和奸计史
译者: 王军伟
出版年: 2022-4
页数: 288
定价: 49.00
装帧: 平装
丛书: 经典与解释·商务丛编
ISBN: 9787100208901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副标题: 英国内战起因及阴谋和奸计史
译者: 王军伟
出版年: 2022-4
页数: 288
定价: 49.00
装帧: 平装
丛书: 经典与解释·商务丛编
ISBN: 9787100208901
内容简介 · · · · · ·
《比希莫特》是霍布斯继《利维坦》之后的又一部政治哲学著作,写于1668—1670年,于作者逝世后出版。与水中怪兽利维坦相对,比希莫特是《圣经》中记载的一只陆上怪兽。本书以对话体写成,全书分为四场对话。对话人“甲”可能是英国内战的亲历者或见证人,对话人“乙”可能是“甲”的学生。“乙”很想知道彼时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垮台的原因,于是二人就以对话的形式开始了对英国内战的原因以及导致内战的阴谋和相关奸计的讨论。尽管以叙史为名,但书中的记述不乏失实之处。因此,与其说本书是一本关于英国内战的史书,毋宁说霍布斯托言叙史来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作为霍布斯最后一部政治哲学著作,《比希莫特》被视为其晚年思想的代表性作品。
比希莫特的创作者
· · · · · ·
-
霍布斯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托马斯•霍布斯(1588—1679),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现代政治哲学的奠基者之一。政治哲学著作有《利维坦》《论公民》等。
王军伟,1969年生,复旦大学哲学博士,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政治哲学以及先秦典籍研究。著有《霍布斯政治思想研究》,译有《“五月花号公约”签订始末》《霍布斯》。
目录 · · · · · ·
中译本导言 一出活生生的政治教育剧
关于版本和注释的说明
书商致读者
献给尊敬的阿灵顿男爵, 亨利•班尼特爵士
第一场对话
第二场对话
第三场对话
第四场对话
附录一 《比希莫特》之观众和对话政治学(沃翰)
附录二 “神的首造物”(西沃德)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关于版本和注释的说明
书商致读者
献给尊敬的阿灵顿男爵, 亨利•班尼特爵士
第一场对话
第二场对话
第三场对话
第四场对话
附录一 《比希莫特》之观众和对话政治学(沃翰)
附录二 “神的首造物”(西沃德)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译文根据威廉·莫利斯沃斯爵士(Sir William Molesworth)编辑、1840 年伦敦版《霍布斯英文文集》(English Works of Thomas Hobbes of Malmesbury)第六卷收录的《贝希摩斯:英国内战缘由史,以及1640—1660 年引发这些事件的商谈和诡计》(Behemoth: the history of the causes of the civil wars of England, and of the counsels and artifices by which they were carried on from the year 1640 to the year 1660)翻译,并参照保罗·西沃德(Paul Seaward)编辑、2010 年克拉伦登出版社出版的历史考订版《贝希摩斯或长期议会》(Behemoth or the Long Parliament)修订。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页 -
译者前言(李石) 爆发于1640 年的英国革命是世界现代历史的开端:宗教文化、政治体制、经济结构、意识形态……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现代化历程都可以追溯到这段交织着新旧教派、议会与国王、英伦三岛之间各种阴谋诡计和残酷斗争的历史。托马斯·霍布斯(1588—1679),作为现代政治学之父,亲身经历了这段让人惊心动魄的战乱。身为保王派的他不仅在战乱中被迫流亡,更为国王被议会派砍头而痛心疾首。正是在对这段动荡岁月的冷静反思之中,霍布斯创作了政治哲学的不朽巨著《利维坦》,开创了现代国家的基本论证框架。《贝希摩斯》是霍布斯晚年直接以英国内战为论述对象的政治史著作。作为重要作家对重要历史的亲历亲述,《贝希摩斯》既是一份宝贵的历史文献,也是人类政治思想的一部杰作。 托马斯·霍布斯一生著述颇丰,包括历史、伦理学、政治哲学、几何学等方面。他在政治思想上的成就最为卓著,包括《利维坦》《论公民》《法之原本》《贝希摩斯:英国内战缘由史》(以下简称《贝希摩斯》)等作品,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贝希摩斯》是霍布斯晚年最重要的政治学著作。书名以《圣经》中的陆地怪兽“贝希摩斯”命名,与以海上怪兽“利维坦”命名的《利维坦》一书遥相呼应。如果说《利维坦》讨论的是主权者“利维坦”的诞生,那么《贝希摩斯》展现的则是主权者“利维坦”死亡之后的景象。全书以英国1637 年至1660 年的政治动荡为背景,采用对话的形式讨论英国内战的原因,内战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以及霍布斯本人对内战的看法。 17 世纪中叶,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陷入深深的危机。1637 年苏格兰爆发起义,1640 年11 月3 日查理一世为筹集军费被迫重开议会,这届议会一直到1660 年才结束,在历史上被称作长期议会。这次议会的召开触发了议会派对查理一世的攻击,并最终导致内战的爆发。从1640 年长期议会召开到1660 年查理二世复辟这2...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经典与解释·商务丛编(共10册),
这套丛书还有
《论16世纪的英格兰政体》《作为悲剧的世界史》《奥古斯丁的解经学》《化学婚仪》《特勒马科斯纪》
等
。
喜欢读"比希莫特"的人也喜欢 · · · · · ·
比希莫特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转】李石:霍布斯论“代表”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霍布斯论“代表” 李 石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原载于《哲学动态》2013年第11期,是对《利维坦》和《贝希摩斯》进行比较研究的作品。) 关于“代表”的理论是西方政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思想史上对“代表”这一概念的系统分析可以追溯到古罗马的西塞罗。西塞... (展开)

【转】郭小雨:告别内战 ——以“内战”为线索论霍布斯从自然国家到契约国家的规范性重构
摘要:内战不仅是伴随霍布斯政治理论写作的真实外部背景,也是从理论内部推动其规范性建国道路演进的关键力量之一。在这个意义上,文章尝试结合“自然状态”和“自然国家”两个霍布斯的理论要素分析内战,并强调后者在秩序结构方面与内战的关联,以及因此用契约国家代替自然国...
(展开)

【转】孔新峰 :《比希莫特》与霍布斯的政治教育
本文作者为孔新峰教授,山东曲阜人。1998-2009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政治学博士;曾赴英国伦敦政经学院(LSE)研修。现任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齐鲁青年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从自然之人到公民:霍布斯思想新诠》(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 一、导言 “人是...
(展开)

《比希莫斯》读书笔记
霍布斯:《比希莫特:论长期国会》,梁雨寒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Thomas Hobbes/Tönnies (ed.), Behemoth: Or, the Long Parliament ,1889 霍布斯:《贝希摩斯:英国内战缘由史》,李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Thomas Hobbes/Sir William Molesworth (ed.), Behem...
(展开)

【转】贝希摩斯:利维坦的病死与重造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作为17世纪英国重要的理论家,托马斯·霍布斯在《利维坦》中设计了一个上帝的替代物,赋予它无限的权威。尽管如此,霍布斯却亲眼目睹1640—1660年间的“魔鬼之山”(霍布斯,《贝希摩斯:英国内战缘由史》,李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3页),亲身经历王权坠地的时代。《... (展开)
【转】张正萍:“魔鬼之山”:主权者“利维坦”的破碎 ——评霍布斯的《贝希摩斯:英国内战缘由史》
《旧约·约伯记》第四十章中记载:“它在神所造的物中为首,创造它的给它刀剑。诸山给它出食物,也是百兽游玩之处。它伏在莲叶之下,卧在芦苇隐密处和水洼子里。莲叶的阴凉遮蔽它;溪旁的柳树环绕它。河水泛滥,它不发战,就是约但河的水涨到它口边,也是安然。在它防备的时候...
(展开)


> 更多书评 1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9)8.4分 459人读过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2010)暂无评分 4人读过
-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9)7.8分 21人读过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0)暂无评分 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作品集370年 (燭照)
- 国外军事政治文化史 (小毛叔)
- 没看的书 (人间烟火吃吐了)
- 国内引进外文新书与外文原版(2022-04) (拾捡书籍的小孩)
- 英吉利史 (安迪合罕大皇帝)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8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比希莫特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cinder 2023-06-06 13:46:17 陕西
基本上是用《利维坦》里已经确定的原则去评述、加工和篡改英国内战的历史,重点针对了作为主权者妨害的教会,其实没有什么新意,而且和霍布斯的其他文本一样呈现出一种机械性的单调,也就是一些牵扯到时人观念的细节有一定史料价值。
0 有用 极度蓝旋风 2022-09-03 11:29:57 上海
其中的几处离题话颇有意思
0 有用 La Mandragore 2024-06-07 14:25:23 广东
除了震撼还是震撼,霍布斯给了全新的内战视野,究竟弥尔顿和霍布斯谁更接近真实?
0 有用 浅小夕 2024-10-16 11:10:42 北京
霍布斯确实不愧是被视为现代政治开端式的政治思想家,虽然他既不代表进步也不代表自由。对于内战的分析被还原为一场心理层面的分析:世界被划分为dupes and cynics。当然,对于天才的政治著作往往需要很多脚手架搭建,才能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