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 豆瓣
  • 读书
  • 电影
  • 音乐
  • 播客
  • 同城
  • 小组
  • 阅读
  • FM
  • 时间
  • 豆品
豆瓣读书
搜索:
  • 购书单
  • 电子图书
  • 2024年度榜单
  • 2024年度报告

21天共读计划

一束光mys 2022-07-28 11:20:15

计划开启21天共读计划(时间8月3日-23日,每天导读),有人加入吗?


赞
转发
回应 只看楼主
一束光mys
2022-08-03 15:17:29 一束光mys (最好的时光)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第8版
共读计划【DAY1】

心理学首先是一门科学。现在的很多人谈到科学首先想到的是正确,大凡看到科学的方法就认为是正确的方法,科学的结论就认为是正确的结论。然而很不幸,有很多科学结论其实并不正确,至少是不完备的。所以看到“科学的”一词首先就要质疑,就要弄清楚他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研究方法是什么,用了哪些数据处理,最后得到了什么结论。也就是今天阅读部分的最后一点,科学方法的四个步骤。只有搞清楚科学的并非是正确的,我们才能更加清晰地认识科学,才能有自己的思想余裕空间,而非全盘接受。而对于共读的本书,希望大家也要怀着科学的心态来对待,有怀疑,有自己的分析,并能加以验证得出最后的结论。

回到共读内容,今天的任务是要认识心理学,明白其含义,知道其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有很多划分方法,但是无论怎么划分,心理学都是要用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过程。既然是科学,就一定会有对立面——伪科学。本书也归纳了六个问题点作为如何判断一个结论是心理学结论还是伪科学结论。其中的多元化视角也是第二个核心概念:心理学的主要视角。现代心理学的六个主要视角需要了解一下,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从多个视角进行分析判断。那么在进行文中的小问题:如何设计一场实验来检验糖会使儿童兴奋,也最好从这些方面进行考虑。大家如果有什么特别有趣的实验设计思路也可以写在打卡内容里作为感想输出,试试心理学和臆想的判断题做对多少?

今天的主要内容都是概念类,在后面的阅读中时刻要提醒自己这些概念,时候保持多元化视角和批判性分析。

祝大家今日份阅读愉快!

+
赞(1)
>
一束光mys
2022-08-05 09:57:52 一束光mys (最好的时光)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第8版
共读计划【DAY2】

今天共读的主要内容就是开始认识我们自己。我们自己的行为是怎么产生,外界环境是如何影响我们乃至我们的后代。今天重要的核心概念——进化是塑造心理过程的根本;身体的两大通信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受到脑的调节。

进化论,达尔文主义和新达尔文主义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被严复先生翻译引进后已经是深入人心。但是请注意,除了达尔文主义的适者生存以外,还有拉马克主义和新拉马克主义主张的用进废退。为什么会有用进废退的理论出现?很大原因就是分子生物学出现之前,人们无法解释表观遗传现象。DNA和RNA的运作机制已经表明遗传物质只能单向复制,为什么还会出现一些父死子继的遗传现象?表观遗传学正可以解释,这也是达尔文进化论的重要发现。但时至今日拉马克主义的拥趸和铁粉依然不少。他们或许也需要共读这本普通心理学。
基因决定脑,脑又如何影响和控制人类的身体?从迎面会车的思想实验上,引出了身体的两大通信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今天我们共读推荐的进度刚好截止到神经系统,内分泌留待明天讨论。神经系统让我们感受寒来暑往,苦辣酸甜。如果把大脑比喻成微机主板,那么遍布其上的处理单元就是神经元。在这部分我们要学习到树突、动作电位、突触传递和神经递质等概念,明确他们的作用和运作机理,以及对我们身体产生影响的机理。特别是色情内容对身体的影响,也因此要特别注意这些内容对青少年产生的不良后果。理解了神经元的传递原理,那么神经系统也就很好理解,书中的图2-6一目了然,结构清楚,非常容易理解。

如果是焦虑不知道该写什么,那么可以尝试完成书中的写一写环节。本次写一写共有两个——用进化心理学来分析一下八种行为可能具有的适应性以及会给后代选择何种基因。也可以写一写可能的话,给自己选择何种基因上的改变?我们或许可以看到自己的选择是独一份,或者是大众化,这又说明什么?

P.S. 如果可以,我选择绿色的瞳孔,更优异的逻辑和记忆能力以及更强的运动能力。

祝大家今日份阅读愉快。

赞(1)
>
一束光mys
2022-08-05 18:27:45 一束光mys (最好的时光)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第8版
共读计划【DAY3】

今天共读的这部分很像解剖学,我们将分层次分区域来认识脑,这个决定了我们意识行为各种习惯的最重要的器官。

这一章节也是基础章节,如果不是那么在意过程的书友可以直接快进到后面的小结,记住结论,大脑的三层组织结构:脑干、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层。左右半脑的特长分工以及中间作为重要连接的胼胝体。当然如果喜欢探究细节的话,仔细研究每个小节,都会有比较有趣的发现。虽然很有趣,但是昨晚在阅读这部分的时候,我依然在痛苦地和脑干做斗争,避免自己陷入中学学生时代经常同脑干妥协的后果。但是早上起来再次阅读的时候就感觉特别神清气爽,思路敏捷。所以也想提醒各位,阅读宜早不宜迟,拖到最后还是折磨自己。

再说个题外话,也是和大脑卓越的计算能力有关。我们都知道人眼的结构,瞳孔就像是小孔成像,那么所有物体在我们眼中呈现的都是倒像,但是我们眼睛看到的世界和闭上眼睛摸到的真实物体是一一对应的,迎面走过来的人实际并没有倒立拿着大顶。为什么?这都多亏了大脑的计算整合能力。所以,我们眼看的真的是实际的世界吗?应该说是我们眼看的实际已经是大脑自行处理过并加入了大脑自己的理解的各种呈现,非常不可思议,是不是?

再次提醒,大脑的结构和各部分功能将在后面各章不断出现,多做了解就好,不用非要记得一清二楚明明白白。

关于大脑如何加工我们通过各种血肉传感器(眼鼻耳口皮肤等)传递来的信号(颜色气味声音味道压力等),第三章开始就要分小结逐一介绍。我们感知到的世界是否和他人相同?这不仅是个哲学认知,同样是个物理层面的问题。或者说,通过思想实验就可以得到答案。同一道菜,自己觉得已经咸到不行的时候,桌对面的人还在若无其事地往里加着盐,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份差异,是他的整蛊还是自己的味觉系统出了问题?让我们带着兴趣开始进入第三章。

祝大家今日份阅读愉快。

赞(1)
>
睡熊
2024-03-27 07:44:46 睡熊 (呼啦啦)

楼主计划完成了吗?可否写一篇读后感?

赞
>

> 我来回应

> 去津巴多普通心理学 (第8版)的论坛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我是真没想到这第8版的翻译会烂到这种程度(XiongPa)

大家黄底白字能看清吗?正版是这样的吗?(班布布)

与上一版有何区别(乔瑟夫)

神经元到底能不能再生?(Herric)

这本与社会心理学有啥区别,应该先看哪本?(ratdxh)

刚刷完(Eric)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图书馆合作 · 移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