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文学报一周文艺推荐。带去龙游之后读了前几章,发现居然是国共谍战题材的小说,基本可以脑补出之后的剧情,感觉上更像是电视剧剧本,完全没有耐心读下去。
拼将老骨媚公卿。
红色谍战叙事,大概一开始就做了影视化的准备
开篇很像电影场面,群像展现被特务破坏的现场。后面开始类似于罗生门式的逐一回忆,判断到底谁是内奸。在真相渐渐浮出水面,嫌疑人不断现身后,最终易君年也就是真名卢忠德就是最大反派男一号,他杀害了凌汶等党员,他和叶启年沆瀣一气,绞杀我党的千里江山图计划,不过还好,在陈千里的努力下,最后浩瀚同志等机关要员被安全转移,开篇提到的众人竟都为了该计划而全员被逮捕。文末我一度以为故事没有完结,可当我看到附件二的时候,发现那些人的结局,顿时心头一震!原来这是真事,原来陈千里货到了最后......他依然记忆了得,曾经的那些故事不该被忘却。哎,那是1933年,革命堪称最黯淡的时候了。
中宣部原副秘书长给我们集团培训时推荐的。我想了解,什么是中国好书,什么是当下前卫的小说写法。全书描写风格画面感很强,像是看了一部电影~全书的信念感也很强,不着笔墨,却大言希声~ 书中老方为掩护陈千里,向着特务冲了出去,对陈说了句“带着我儿子”。 陈带小方走时,小方听到打斗,向陈说了句“我去看看老头”扭头回去了。 陈上了楼,从窄梯上了房顶,翻了几家晒台,下楼穿过天井,从店铺出门。 【那个剃头铺的弄堂口围了很多人。陈千里没有马上就离开,他静静地在人群后站了一会 儿,听见有人说:“年轻的一塌糊涂,脸上都是血。老的那个当场被打死了。 陈在路上不时想起老方刚刚说的话:“带着我儿子。”】
失望!巨大的失望! 全书看到三分之二多的时候,我就已经忍不下去了。但是本着此书获得过第十六届“五个一工程奖”,我还是忍着看完了,一直到本书的最后一章,直到翻到最后一页前,我都希望作者会给我一个巨大的“惊喜”。事实上,什么都没有。 书中大量的景物衬托描写,在我看来,对书中的角色形象塑造一点作用都没有。甚至有些文字,真觉得就是东一笔西一笔的凑文字。男主人公陈千里,全书通读下来,一点也没有觉得这个人物有什么“生动的,鲜活的,让人眼前一亮的”肉体形象,更不用说塑造灵魂了。其他的人物更是不要提,读完之后,绝对不会有任何值得记住的“深刻记忆”。 除了正确,我不知道这本书是怎么能获奖的。
2023年的茅盾文学奖作品。又是一部zz正确的平庸之作,和《北上》一样,从文物资料入手,上海文联副主席写的一篇主旋律的命题作文,人物刻画稀烂,完全是剧情带动,从一个场景到另一个场景,人物出来又离开,好不忙乎,就像个谍战剧剧本初稿。个人评分:6.5分。 这一届茅盾文学奖,五本已读四本(剩下一部《雪山大地》豆瓣评分已让人毫无兴趣),这个奖已经成了各省作协/文联领导们(这届五之有四)的乐透奖了,抽到的开心,没抽到的等下届,反正亏不了,读者已完全不用考虑了。
地下党故事,还能咋滴
光看人名就昏了
不能说差,但是一般般。主要的缺点1、开场人物过多,非常劝退。2、几个叛徒和卧底揭露过于粗暴,前面铺垫那么久白铺垫了。3、最后转移浩瀚同志更是幼稚。4、最后为何要全员自投罗网?就为了渲染悲壮?当我们的同志都是二百五呀!
你要说地下党,你不能光说不顾一切的牺牲,你得说说到底为什么?为什么就非得救头部领导?显然本书没说清楚。
属实不怎么样,显然是为冲击茅奖的针对性创作。情节疏离,文字平实,一些氛围渲染太刻意。至于所谓的“千里江山图”计划,一点没读出它的重要性,有些人牺牲得莫名其妙,这场行动似乎是作家笔下的闹剧,失真了。简而言之,读罢无感,这不是一部成功的类型小说。
千里江山承平,是因为有这些英雄。
整本书写得最好的是末尾的信,孙甘露还是擅长写那样的东西。
对于这样一部构思阔大周密、情节跌宕起伏、细部刻画入微的小说,读者怎么会有那么多挑剔?看网友评价,居然有不少人还没读完作品,只看到是谍战题材,就给了它两颗星的评价。这样的评价完全不符合作品所达到的艺术水准。作者对于情节的拿捏犹如在刀刃上起舞。故事中各种出乎意料的情节出现看似离奇,但经过推理,它们大都合情合理,且是特定情境下事态发展的必然结果。试问多少作家能做到这一点?如果说作品有明显缺陷,也出在立意上——以多人的牺牲换来一位领导同志的转移,不符合当今人们(自私自利)的思维模式——而这正是革命烈士不同于平庸民众之处。真搞不懂那些随意贬低这部作品的读者,是没仔细读,还是恶意诋毁?——路见不平,奋笔疾书
新时代新长篇。
被名字吸引,没想到居然是谍战小说,看过很多谍战剧,这部小说完成度很高,有悬疑,有精神,有转折,有情节,属于谍战小说精品,迟早会被拍成电视剧。
人或许是这样一种特殊的动物:他(她)会为了梦想,为了将来的生活而放弃此时此刻。《千里江山图》讲的是追梦的故事,很华美,很诱人,也很脆弱。
陈千里叶桃二人学生时代的交往辩论读起来很感动,无政府主义(想起巴金早年对安那其主义的信仰)布尔什维克的书与报刊、两条路之间的抉择,这些描述无疑显示了作家搜集与整理史实史料的功夫,也有利于展示那个风云诡谲年代的思想浪潮。《江山图》涌现了大量的人物,前三分之一的地方俺都挣扎着要把人-名对应清楚,一旦建立起大致印象之后,就会发现,每个人物或多或少都会评价同一件事并且从自己的观点对此进行补充,人物都有自己的个性想法(没有被作家操控),不少时刻人物的腹诽和吐槽会令读者会心一笑的。活着的算一个陈千里,死去的算一个龙冬,两人也太神了点。好喜欢女作家凌汶啊,要是出影视版了我必看!
三星半。原来以为是保护文物的谍战小说。是我狭隘了……细节刻画地很好,当年的风土人情历历在目。有好几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小高潮,留白也很震撼。最后的结局令人唏嘘。
> 千里江山图
45 有用 弥之 2022-11-23 19:32:07 浙江
文学报一周文艺推荐。带去龙游之后读了前几章,发现居然是国共谍战题材的小说,基本可以脑补出之后的剧情,感觉上更像是电视剧剧本,完全没有耐心读下去。
44 有用 王敬轩 2023-08-23 20:30:25 上海
拼将老骨媚公卿。
41 有用 陈闯闯 2022-12-01 20:16:49 广东
红色谍战叙事,大概一开始就做了影视化的准备
55 有用 小空大翼 2022-11-17 16:15:07 北京
开篇很像电影场面,群像展现被特务破坏的现场。后面开始类似于罗生门式的逐一回忆,判断到底谁是内奸。在真相渐渐浮出水面,嫌疑人不断现身后,最终易君年也就是真名卢忠德就是最大反派男一号,他杀害了凌汶等党员,他和叶启年沆瀣一气,绞杀我党的千里江山图计划,不过还好,在陈千里的努力下,最后浩瀚同志等机关要员被安全转移,开篇提到的众人竟都为了该计划而全员被逮捕。文末我一度以为故事没有完结,可当我看到附件二的时候,发现那些人的结局,顿时心头一震!原来这是真事,原来陈千里货到了最后......他依然记忆了得,曾经的那些故事不该被忘却。哎,那是1933年,革命堪称最黯淡的时候了。
63 有用 白雪鸦鸦 2022-11-19 00:43:00 山东
中宣部原副秘书长给我们集团培训时推荐的。我想了解,什么是中国好书,什么是当下前卫的小说写法。全书描写风格画面感很强,像是看了一部电影~全书的信念感也很强,不着笔墨,却大言希声~ 书中老方为掩护陈千里,向着特务冲了出去,对陈说了句“带着我儿子”。 陈带小方走时,小方听到打斗,向陈说了句“我去看看老头”扭头回去了。 陈上了楼,从窄梯上了房顶,翻了几家晒台,下楼穿过天井,从店铺出门。 【那个剃头铺的弄堂口围了很多人。陈千里没有马上就离开,他静静地在人群后站了一会 儿,听见有人说:“年轻的一塌糊涂,脸上都是血。老的那个当场被打死了。 陈在路上不时想起老方刚刚说的话:“带着我儿子。”】
15 有用 山墙印 2024-06-24 00:05:35 江苏
失望!巨大的失望! 全书看到三分之二多的时候,我就已经忍不下去了。但是本着此书获得过第十六届“五个一工程奖”,我还是忍着看完了,一直到本书的最后一章,直到翻到最后一页前,我都希望作者会给我一个巨大的“惊喜”。事实上,什么都没有。 书中大量的景物衬托描写,在我看来,对书中的角色形象塑造一点作用都没有。甚至有些文字,真觉得就是东一笔西一笔的凑文字。男主人公陈千里,全书通读下来,一点也没有觉得这个人物有什么“生动的,鲜活的,让人眼前一亮的”肉体形象,更不用说塑造灵魂了。其他的人物更是不要提,读完之后,绝对不会有任何值得记住的“深刻记忆”。 除了正确,我不知道这本书是怎么能获奖的。
14 有用 凉秋 2024-04-24 17:08:28 上海
2023年的茅盾文学奖作品。又是一部zz正确的平庸之作,和《北上》一样,从文物资料入手,上海文联副主席写的一篇主旋律的命题作文,人物刻画稀烂,完全是剧情带动,从一个场景到另一个场景,人物出来又离开,好不忙乎,就像个谍战剧剧本初稿。个人评分:6.5分。 这一届茅盾文学奖,五本已读四本(剩下一部《雪山大地》豆瓣评分已让人毫无兴趣),这个奖已经成了各省作协/文联领导们(这届五之有四)的乐透奖了,抽到的开心,没抽到的等下届,反正亏不了,读者已完全不用考虑了。
12 有用 Madlife 2022-11-26 21:51:06 上海
地下党故事,还能咋滴
68 有用 时光机器 2022-11-20 10:41:55 湖北
光看人名就昏了
13 有用 lonlywlaker 2024-04-25 15:55:26 江苏
不能说差,但是一般般。主要的缺点1、开场人物过多,非常劝退。2、几个叛徒和卧底揭露过于粗暴,前面铺垫那么久白铺垫了。3、最后转移浩瀚同志更是幼稚。4、最后为何要全员自投罗网?就为了渲染悲壮?当我们的同志都是二百五呀!
9 有用 净泊林 2024-05-17 21:43:22 浙江
你要说地下党,你不能光说不顾一切的牺牲,你得说说到底为什么?为什么就非得救头部领导?显然本书没说清楚。
48 有用 度外 2022-11-21 15:08:04 北京
属实不怎么样,显然是为冲击茅奖的针对性创作。情节疏离,文字平实,一些氛围渲染太刻意。至于所谓的“千里江山图”计划,一点没读出它的重要性,有些人牺牲得莫名其妙,这场行动似乎是作家笔下的闹剧,失真了。简而言之,读罢无感,这不是一部成功的类型小说。
36 有用 天色已晚 2022-11-09 20:11:55 四川
千里江山承平,是因为有这些英雄。
12 有用 momo 2023-08-22 02:03:16 广东
整本书写得最好的是末尾的信,孙甘露还是擅长写那样的东西。
4 有用 尚羽 2024-05-03 02:09:35 广东
对于这样一部构思阔大周密、情节跌宕起伏、细部刻画入微的小说,读者怎么会有那么多挑剔?看网友评价,居然有不少人还没读完作品,只看到是谍战题材,就给了它两颗星的评价。这样的评价完全不符合作品所达到的艺术水准。作者对于情节的拿捏犹如在刀刃上起舞。故事中各种出乎意料的情节出现看似离奇,但经过推理,它们大都合情合理,且是特定情境下事态发展的必然结果。试问多少作家能做到这一点?如果说作品有明显缺陷,也出在立意上——以多人的牺牲换来一位领导同志的转移,不符合当今人们(自私自利)的思维模式——而这正是革命烈士不同于平庸民众之处。真搞不懂那些随意贬低这部作品的读者,是没仔细读,还是恶意诋毁?——路见不平,奋笔疾书
7 有用 陶北 2023-04-16 22:07:56 山东
新时代新长篇。
5 有用 momo 2022-11-05 09:47:31 河南
被名字吸引,没想到居然是谍战小说,看过很多谍战剧,这部小说完成度很高,有悬疑,有精神,有转折,有情节,属于谍战小说精品,迟早会被拍成电视剧。
5 有用 别的猫 2022-11-04 20:57:44 上海
人或许是这样一种特殊的动物:他(她)会为了梦想,为了将来的生活而放弃此时此刻。《千里江山图》讲的是追梦的故事,很华美,很诱人,也很脆弱。
8 有用 鹈鹕饼 2023-03-14 16:47:23 湖北
陈千里叶桃二人学生时代的交往辩论读起来很感动,无政府主义(想起巴金早年对安那其主义的信仰)布尔什维克的书与报刊、两条路之间的抉择,这些描述无疑显示了作家搜集与整理史实史料的功夫,也有利于展示那个风云诡谲年代的思想浪潮。《江山图》涌现了大量的人物,前三分之一的地方俺都挣扎着要把人-名对应清楚,一旦建立起大致印象之后,就会发现,每个人物或多或少都会评价同一件事并且从自己的观点对此进行补充,人物都有自己的个性想法(没有被作家操控),不少时刻人物的腹诽和吐槽会令读者会心一笑的。活着的算一个陈千里,死去的算一个龙冬,两人也太神了点。好喜欢女作家凌汶啊,要是出影视版了我必看!
5 有用 取次花丛懒回顾§不想说话 2023-03-12 23:38:26 福建
三星半。原来以为是保护文物的谍战小说。是我狭隘了……细节刻画地很好,当年的风土人情历历在目。有好几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小高潮,留白也很震撼。最后的结局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