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国学大师启功人生主题散文集,讲述从孤儿到一代宗师的成长之路。
启功被誉为“当代书圣”,点校过《清史稿》,注释过《红楼梦》。而他的人生比他的学问更精彩。他是雍正帝九代孙,也是乱世孤儿。他只读过中学,却在大学当教授。他立志当画家,拜师齐白石,却以书法名世。他受班禅灌顶,拜师雍和宫白普仁上师,却闭口不谈。他和妻子是老式婚姻,却说几十年来从未后悔娶她……
本书中,启功谈古今,谈人间、谈艺术。自己为什么不愿意姓爱新觉罗?和亲王弘昼斗乾隆、同治帝皇后家族的悲剧、光绪死前喝的酸奶、恭亲王学唐诗、齐白石在院里放棺材、溥心畬和张大千合作画画、弘一大师为什么出家、扬州盐商与文化的关系……听大师讲人生经历、学问奥秘,学大师的为人处世,开启自己的智慧人生。
作者简介 · · · · · ·
启功(1912-2005):字元白,又作元伯,北京人,满族。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诗人、教育家。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曾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故宫博物院顾问、国家博物馆顾问、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西泠印社社长等。有《启功全集》行世。
目录 · · · · · ·
壹 旧时月色:人间是值得赞美的
我生于民国元年农历六月十三日,即公元1912年7月26日。这是一个风云巨变的年代。我虽“贵”为帝胄,但从来没做过一天大清王朝的子民,生下来就是民国的国民。和“国”的命运紧紧相连,我的“家”也在经历着多事之秋。
我叫启功 3
我的家世 6
兄弟君臣 13
多事之秋 17
· · · · · · (更多)
我生于民国元年农历六月十三日,即公元1912年7月26日。这是一个风云巨变的年代。我虽“贵”为帝胄,但从来没做过一天大清王朝的子民,生下来就是民国的国民。和“国”的命运紧紧相连,我的“家”也在经历着多事之秋。
我叫启功 3
我的家世 6
兄弟君臣 13
多事之秋 17
· · · · · · (更多)
壹 旧时月色:人间是值得赞美的
我生于民国元年农历六月十三日,即公元1912年7月26日。这是一个风云巨变的年代。我虽“贵”为帝胄,但从来没做过一天大清王朝的子民,生下来就是民国的国民。和“国”的命运紧紧相连,我的“家”也在经历着多事之秋。
我叫启功 3
我的家世 6
兄弟君臣 13
多事之秋 17
遗事堪悲 20
贰 流水今世:我从不温习烦恼
我从不温习烦恼。人的一生,分为过去、现在、将来。过去的已经过去了,现在很短暂,很快也会过去,只有将来是有希望的。
“上大学” 25
记我的几位恩师 29
辅仁大学逸事 31
翻手为云覆手雨 36
相伴四十年 39
我的书法缘 44
叁 山川故人:蘸着眼泪画笑容
依函丈卅九年,信有师生同父子;刊习作二三册,痛余文字答陶甄。
如果我的一篇文章发表了,老师每每提醒旁人去看,如果有人夸奖几句,其实很明显是夸奖给老师听的,那时老师的得意笑容,我至今都可以蘸着眼泪画出来!
记齐白石先生逸事
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艺术生涯 52
谈谈李叔同先生的为人与绘画 65
仁者永怀无尽意——回向赵朴初先生 70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陈垣先生诞生百年纪念 72
平生风义兼师友——怀龙坡翁 84
忆先师吴镜汀先生 86
朱季潢先生哀辞 87
肆 谈书说画:由人顶礼由人骂
某人著书立说,可称为“某说”,如千家注杜诗,有“仇(兆鳌)说”“钱(谦益)说”等。当年胡适曾套用之,自己戏称“胡说”。我是满族,满族在古代被泛称为“胡人”,因此我所讲所说可以称为“胡说”,而且是真正的胡说。我即故妄说之,诸位即故妄听之。
酒宴乐中之苦 88
学诗琐忆代序 89
玩物而不丧志 89
故宫古代书画给我的眼福 91
我和荣宝斋 97
我心目中的郑板桥 98
清代时政及扬州文化 101
附录:
追忆陪侍启先生\白化文
启功先生教我草与风\李强
· · · · · · (收起)
我生于民国元年农历六月十三日,即公元1912年7月26日。这是一个风云巨变的年代。我虽“贵”为帝胄,但从来没做过一天大清王朝的子民,生下来就是民国的国民。和“国”的命运紧紧相连,我的“家”也在经历着多事之秋。
我叫启功 3
我的家世 6
兄弟君臣 13
多事之秋 17
遗事堪悲 20
贰 流水今世:我从不温习烦恼
我从不温习烦恼。人的一生,分为过去、现在、将来。过去的已经过去了,现在很短暂,很快也会过去,只有将来是有希望的。
“上大学” 25
记我的几位恩师 29
辅仁大学逸事 31
翻手为云覆手雨 36
相伴四十年 39
我的书法缘 44
叁 山川故人:蘸着眼泪画笑容
依函丈卅九年,信有师生同父子;刊习作二三册,痛余文字答陶甄。
如果我的一篇文章发表了,老师每每提醒旁人去看,如果有人夸奖几句,其实很明显是夸奖给老师听的,那时老师的得意笑容,我至今都可以蘸着眼泪画出来!
记齐白石先生逸事
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艺术生涯 52
谈谈李叔同先生的为人与绘画 65
仁者永怀无尽意——回向赵朴初先生 70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陈垣先生诞生百年纪念 72
平生风义兼师友——怀龙坡翁 84
忆先师吴镜汀先生 86
朱季潢先生哀辞 87
肆 谈书说画:由人顶礼由人骂
某人著书立说,可称为“某说”,如千家注杜诗,有“仇(兆鳌)说”“钱(谦益)说”等。当年胡适曾套用之,自己戏称“胡说”。我是满族,满族在古代被泛称为“胡人”,因此我所讲所说可以称为“胡说”,而且是真正的胡说。我即故妄说之,诸位即故妄听之。
酒宴乐中之苦 88
学诗琐忆代序 89
玩物而不丧志 89
故宫古代书画给我的眼福 91
我和荣宝斋 97
我心目中的郑板桥 98
清代时政及扬州文化 101
附录:
追忆陪侍启先生\白化文
启功先生教我草与风\李强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既然叫启功,当然就是姓启名功。有的人说:您不是姓爱新觉罗名启功吗?很多人给我写信都这样写我的名和姓,有的还用新式标点,在爱新觉罗和启功中间加一点。还有人叫我“金启功”。对此,我要正名一下。“爱新”是女真语,作为姓,自金朝就有了,按意译就是“金”,但那时没有“觉罗”这两个字。“觉罗”是满语gioro的音译。它原来有“独自”的意思。按清制:称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为大宗,他的直系子孙为“宗室”,束金黄带,俗称“黄带子”,塔克世的父亲觉昌安兄弟共六人,俗称“六祖”;对这些非塔克世努尔哈赤“大宗”的伯、叔、兄、弟的后裔称“觉罗”,束红带,俗称“红带子”,族籍也由宗人府掌管,在政治经济上也享有特权,直到清亡后才废除。清朝时,把这个“觉罗”当作语尾,加到某一姓上,如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原来姓“舒舒”氏,后来加上“觉罗”,就叫“舒舒觉罗”,而老舍又从“舒舒”中取第一个“舒”字做自己的姓,又把第二个舒字拆成“舍”字和“予”字,做自己的字,就叫舒舍予。同样,也把“觉罗”这个语尾,加到“爱新”后面,变成了“爱新觉罗”,作为这一氏族的姓。也就是说,本没有“爱新觉罗”这个姓,它是后人加改而成的。再说,“觉罗”带有宗室的意思,只不过是“大宗”之外的宗室而已,在清朝灭亡之后,再强调这个“觉罗”,就没有意义了。这是从姓氏本身的产生与演变上来看,我不愿意以“爱新觉罗”为姓的原因。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我叫启功 3 -
我曾祖遇到的最值得一提的是这样一件事:他在任礼部尚书时正赶上西太后(慈禧)和光绪皇帝先后“驾崩”。作为主管礼仪、祭祀之事的最高官员,在西太后临终前,我曾祖要昼夜守候在她下榻的乐寿堂(据史料记载当作仪鸾殿)外。其他在京的、够级别的大臣也不例外。就连光绪的皇后隆裕(她是慈禧那条线上的人)也得在这边整天伺候着,连梳洗打扮都顾不上,进进出出时,大臣们也来不及向她请安,都惶惶不可终日,就等着屋里一哭,外边好举哀发丧。西太后得的是痢疾,所以从病危到弥留的时间拉得比较长。候的时间一长,大臣们都有些体力不支,便纷纷坐在台阶上,情景非常狼狈。就在西太后临死前,我曾祖父看见一个太监端着一个盖碗从乐寿堂出来,出于职责,就问这个太监端的是什么,太监答道:“是老佛爷赏给万岁爷的塌喇。”(“塌喇”在满语中是酸奶的意思)当时光绪被软禁在中南海的瀛台,之前也从没听说过他有什么急症大病,隆裕皇后也始终在慈禧这边忙活。但在酸奶送过去后不久,就由隆裕皇后的太监小德张(张兰德)向太医院正堂宣布光绪皇帝驾崩了。接着这边屋里才哭了起来,表明太后已死,整个乐寿堂跟着哭成一片,在我曾祖父参与主持下举行哀礼。其实,谁也说不清西太后到底是什么时候死的,也许她真的挺到了光绪死后,也许早就死了,只是秘不发丧,等到宣布光绪死后才发丧。这已成了千古疑案,查太医院的任何档案也不会有真实的记载。但光绪帝在死之前,西太后曾亲赐他一碗“塌喇”,确是我曾祖亲见亲问过的。这显然是一碗毒药。而那位太医院正堂姓张,后来我们家人有病还常请他来看,我们管他叫张大人。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我的家世 6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无所畏 无所忧"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无所畏 无所忧"的人也喜欢 · · · · · ·
-
- 玉见 9.4
-
- 李清照 7.8
-
- 武则天及其时代 6.9
-
- 苏东坡 8.3
-
- 民族魂:鲁迅传 7.6
-
-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 8.6
-
- 发现东极 9.1
-
- 我的前半生:权威版全本 8.1
-
- 艺术启蒙 懂名画的孩子有气质 9.7
-
- 角谷的藏书架 7.0
无所畏 无所忧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4 条 )
> 更多书评 34篇
论坛 · · · · · ·
启老当年为何为夜雨楼背书? | 来自阿发9527 | 2022-09-12 23:53:46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单|2022年 1.2.3.4季度新出版的书 (如峻峰)
- 书 (鹿鹿)
- 推荐⭐⭐⭐ (陆吴双)
- 没时间看第二遍但觉得很赞的书 (无明)
- 2025 不求甚解 (树犹如此)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6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无所畏 无所忧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夏。伴年 2023-12-28 15:10:03 北京
启功带着爱新觉罗的姓出生,没有荣耀反而是坎坷
0 有用 Ehdn~ 2022-10-30 17:16:49 内蒙古
启功先生的随笔,恰好看到前段时间抽奖才发现这本书,不过,还是没抽到…也许因为没抽到,才能第一时间就读完了,要不又错过了…
0 有用 㺯春公子 2023-06-13 11:23:11 江苏
为启功先生自述及若干小文所缀,启先生为人为事的幽默豁达,而又天真执拗皆在其中,第三部分怀念齐白石、溥心畬几则写旧文人之学品相亲最是精彩
0 有用 无明 2023-06-22 08:29:00 上海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0 有用 Eintagsfliegen 2023-07-25 02:53:06 湖北
记得我二十多岁时,曾祖母有病,让我到雍和宫找“喇嘛爷”求药。当时正是夜里,一个人去,本来会很害怕,但我看到一座座庄严的庙宇静静地矗立在月光之下,清风徐来,树影婆娑,不知怎的,忽然想起《西厢记》张生的两句唱词:“梵王宫殿月轮高,碧琉璃瑞烟笼罩。”眼前的景色,周围的世界,确实如此,既庄严神秘,又温馨清爽,人间是值得赞美的,生活应加以珍惜。我心里不但一点儿不害怕,而且充满了禅悟后难以名状的愉悦感,这种感... 记得我二十多岁时,曾祖母有病,让我到雍和宫找“喇嘛爷”求药。当时正是夜里,一个人去,本来会很害怕,但我看到一座座庄严的庙宇静静地矗立在月光之下,清风徐来,树影婆娑,不知怎的,忽然想起《西厢记》张生的两句唱词:“梵王宫殿月轮高,碧琉璃瑞烟笼罩。”眼前的景色,周围的世界,确实如此,既庄严神秘,又温馨清爽,人间是值得赞美的,生活应加以珍惜。我心里不但一点儿不害怕,而且充满了禅悟后难以名状的愉悦感,这种感觉只会产生于对宗教的体验。 (展开)